清代交通状况对鞍山城市聚落群形态的影响

2019-07-08 05:25周肆达
学理论·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鞍山清代交通

周肆达

摘 要:清代鞍山地区经历了从驿站交通到铁路交通的转变。这种转变使得鞍山地区聚落形态从驿站交通时代的线状分布到航运交通时代的点状分布,再到铁路交通时代的带状分布。不断扩大的聚落群使得政府在此地建立县署,当时的衙署多位于航运枢纽地区。但随着清末沈大铁路的建设,陆路及航运交通迅速衰落。加之鞍山附近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铁路被设计从山区附近穿过便于运输,使得辽东地区构成了新的铁海联运。这种方式对今天鞍山市区的城市聚落形态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清前中期的交通为今天鞍山辽河平原城市聚落群的形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清代;交通;鞍山;聚落形态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3-0113-03

鞍山市①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是辽中南地区的核心城市、是沈阳至大连一线的重要支点城市。今天的鞍山能取得重要的成就离不开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更离不开发达的交通体系。今天的鞍山地区在清代时仍属辽阳、海城、锦州府分辖,但随着交通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辽中地区形成了巨大的聚落群,为了加强此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清末民初时在今天鞍山地区建立县署。随着新式交通的发展,工矿产业的崛起原来的县署无法满足需要,因而产生了今天鞍山市区的所处形态。辽河平原为工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其他的支撑,因而形成鞍山地区聚落城市群。清代交通的发展为今天鞍山聚落城市群奠定基础,分析历史时期的交通状况可以为今天的发展提供经验教训。

一、清前期驿站交通与鞍山地区聚落的形成

明朝控制辽东后在洪武年间建立卫所制度,“今鞍山市境域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定辽中卫、海州卫、广宁卫。”[1]17由于辽东地区情况复杂,明朝建立了以辽阳老城为中心的具有单一军事功能的驿站和台站。一条线据《寰宇通志》记载辽阳以此向南经“海、盖、复、金等十二站”[2],到达今天的旅顺口地区,其中海州卫所在地是今天鞍山市的辖区。在此区间又“三十里沙河铺……三十里鞍山驿”[3]543,其中“鞍山驿,明时设驿于此”[4],并在今天鞍山市区境内。以海州卫为中心“向西北四十五里设牛庄驿”[4]又“西北九十里设沙岭驿”[4]又海州卫“西北设东昌堡②”[4],这条线一路向西直达广宁卫。另一条线是以辽阳城向西沿辽东边墙设立“黄泥洼、长定堡、长宁堡、东胜堡、东昌堡”[4]。通过上述史料我们发现明代辽东卫所以驿站、站台连接总体呈线状分布,尚未有太多驿站之间互通的现象。因而明代鞍山境内驿站线路单一,而且驿站稀少,就目前史料看,今天鞍山境内的鞍山驿、海州卫、牛庄、东昌堡、东胜堡构成了当时分散、狭小、单一的聚落点。由于辽东复杂的情况使得这些驿站终明一代也未形成较大的聚落群。加之连年的明清战争“诸堡军民尽窜,数百里无人烟,人口锐减,熟地复为荒地”[5]。应该说明代鞍山地区只是形成了聚落的雏形。

努尔哈赤时期由于后金政权组织的落后性,八旗在攻占一座城池后往往会将人口及财物迁往赫图阿拉并毁掉这些城池。努尔哈赤后期,发展辽东将其变成入对抗明朝的后方基地成为战略目标,同时继承明在辽东地区原有的行政区划,为此天命六年(1621年)九月迁一万女真军丁入辽东,安置在“东起鞍山、西至海州、牛庄一线的各城堡中”[6],这算得上是清朝真正经营辽东的开始。这里所说的各城多为今天鞍山辖区内的聚落,当的时鞍山地区重新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天命八年(1623年)六月迁汉人去往“耀州、海州、牛庄、鞍山、穆家堡以西,授田安置。”[7]清初入关前利用这种方式强行向辽东迁入人口,虽然造成了辽东人民诸多的苦难,但是客观上也促进了今天辽东地区的发展,特别是鞍山地区聚落的形成。

顺治至康熙中期是鞍山地区聚落形成的重要时期。顺治十年(1649年)颁布“辽东招民开垦至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总。五十名以上,文授县丞、主薄,武授百总。招民数多者,每百名加一级。所招民每名给月粮一斗。每地一垧给种六升。每百名给牛二十只”[3]633首先清廷以法令的形式肯定了移民开垦,从而便于大量人口进入辽河流域进行垦荒。顺治至康熙中期虽然移民开垦计划发展相对缓慢,但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还是有所发展的,据《盛京通志》载“辽阳州……北路在城■一名三十五里烂泥■……二十五里十里河■……南路三十里沙河■……三十里鞍山驿■与海城县……北路三十里甘泉……三十里鞍山驿■……南路三十里塔山■……三十里耀州■与■平县……。”[8]这是清入关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之前的盛京地区的情况,这些史料一方面说明了《辽东招民开垦例》颁布之后效果不甚明显,但是相比较入关的大迁徙而言说明辽东人口也在逐渐恢复的事实,一些旧有的驿站得到恢复,同时增加了个别的站点,例如烂泥铺、沙河铺、甘泉堡等,这些站点也比明朝是距离有所缩短,这也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聚落将会连接在一起。

在分析此时鞍山境内聚落形成缓慢的原因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首先,辽东作为“龙兴之地”是清朝的后方基地,对于汉人他们仍有较大戒心。其次,当时清在全国的统一战争尚未结束,社会不稳定因素太多。最后,东北毕竟地处边疆气候等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移民的吸引力不足。

二、清中期航运交通与鞍山地区聚落群的产生

康熙中期至雍正年间是鞍山辽河平原区聚落群的产生时期。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东部沿海地区社会趋于稳定,清廷有能力去解决中俄之间的问题。康熙决定在雅克萨对沙俄发动一次较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由于雅克萨地处偏远,如果军队与粮草用陆路投送时间长且靡费严重。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东巡实地调查东北的情况,决定先增加驿站和驻军屯田在东北建立军事和粮食基地。但是这是长远的战略打算不能解决燃眉之急,因而陆海河联运计划应运而生。而这两个决定又互为表里,驿站大多建立在联运计划的路线上,从而保证各方后勤的需要。据金毓黻先生在《奉天通志》所载19世纪以前辽河干流及各支流均可通船,可见今天鞍山境内的辽河、太子河、浑河成为联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来联运成为鞍山聚落群形成的重要条件。康熙二十二(1683年)年御令在“辽河渡船二十二只,在承德县西额设水手五十七名,十方寺渡船一只即辽河承德铁岭交界处额设水手十二名,浑河渡船二只,在承德县南额设水手四十名,范河槽船二只,在铁岭县界额设水手二十名……太子河渡船二只,在辽阳州城东额设水手二十名……三河渡船二只,在海城县西额设水手二十名。”又專门建造“辽河运粮船一百只,康熙二十二年造易屯河运粮船一百只,康熙二十二年造混同江运粮大船八十只”,同时“命盛京刑部侍郎噶尔图、防守■领殷达浑,相视可达混同河道绘图进呈,复遣图等乘小舟自辽河遣乌喇副都统瓦力虎等,自易屯口测其水道浅深”并“设仓四处内地设於巨流河之开城边外,设於邓子村乌喇设於易屯门及易屯口农隙之时运米贮於开城仓内,以春秋二季舟运至邓子村交卸,自邓子村至易屯门百里无水路车运至易屯门仓内,由易屯河舟运出易屯口竟达混同江”[8],联运体系在辽河流域平原区得以建立,军队和驿站不断增加为此地聚落郡的形成奠定基础。聚落群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关内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导致土地紧张,使得百姓不得不前往辽东开垦。辽河平原区位置相对优越,土地平坦肥沃成为首要选择,因而移民较多,通过清末以来这些村镇的地名就可知一二。再就是“清廷驱逐俄国入侵势力之后,为充实“龙兴之地”,对东北地区继续实行官为保护的单向海运粮米接济政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康熙末年。”[9]这种政策使得辽东有机会休养生息。到了“雍正年间奉天州县建设,虽增设不多,但与顺康年间一个很大的不同是,新设州县之地均因户口繁多,不得不进行设置。”[10]1351宁海县就是当时新设州县,此处归海城管辖可见当此地人口逐渐增加的趋势。

乾、嘉、道年间是鞍山辽河平原区聚落群的发展时期。乾隆六年(1741年)为解决八旗生计问题,派大臣前往奉天地区清查土地,经过清查发现“尚存未恳之荒地九十四万九千余垧”[11]但是他们认为这些土地过于零散不利于众多的京旗开垦,根据当时盛京地区的人口,他们认为本地人就可以开垦完。这从侧面说明辽河平原区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辽河平原区已经存在诸多聚落。从乾隆朝开始辽河平原区粮食产量迅速提高,国家多次从辽河流域利用海河联运的方式调拨粮食前往内地。由于调运资料繁多尚举一例“盛京户部侍郎瓦尔达奏:臣部所属庄头每年秋收后应交黑豆四千八百八十五石,入臣部内仓收贮,又于内仓地粮项下拨出黑豆二千三百四石,共豆七千一百八十九石于来年春夏之交,派员由内仓运至牛庄暂贮,由牛庄运到海口上船递运至通州交纳,每年共用脚价银二千二百余两,查庄头等多住居辽阳。其余散处于盛京牛庄界等处……其庄头等应交豆四千八百八十五石。秋收后毋庸运至盛京内仓即径赴牛庄旗仓内交纳俟明春起运时。计程不过三十里即可运至海口上船脚费无多较为便捷。得旨著照所请行”[12],说明当时辽河平原区散布着众多的田庄,庄头负责在各处征收粮食,通过河运运往海口即减少时间,又可避免运输的折损和靡费。证明“辽河纵贯本区中部……牛船可一直上溯通江口……驿路纵贯四方,主要城镇之间息息相通。”[10]1716另据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修撰的《盛京通志》记载辽阳县属“黄泥洼堡、烂泥铺堡、八里庄堡、首山堡、沙河堡、长店铺堡、唐马寨堡、烟狼寨”,海城县属“牛庄城、耀州城、夜深堡、三河堡、甘泉堡、太平堡、大官堡、新开河堡、独石堡”,熊岳城属“顶山堡、归州堡、铁岭屯堡、白家寨堡、汤池堡”[3]543-545

在这些城堡中位于今天鞍山境内的达到半数,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所示这些城堡呈点状分布在辽河、太子河、浑河两岸,甚至部分地名仍保留至今。这一时期航运对聚落分布影响重大,市镇多以海城、台安这种河口或河岸为中心。据《奉天通志》记载清末至民初辽阳、海城、辽中、台安等地共有村镇3 168个。另根《中国人口史·清代卷》嘉庆二十五年的奉天府人口在131万左右,《中国人口史·民国卷》宣统年间奉天省人口已达1 100万人。可以想见这近一百年中辽宁地区人口迅速增加,交通的发无疑展是这些乡村与城市聚落群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清末铁路交通对今天鞍山市区形态的影响

清末列强看到东北丰富的资源,迫使清政府逐步开放东北地区。营口港是东北开放最早的港口,列强从此处攫取了大量利益。为了加强海防同时与洋人挣海上之利,清廷于1882年开始修建旅顺港。可惜这个重要的近代化码头使用后不久就被列强所占领。这实际说明了列强的野心与眼光,当时列强普遍在中国修建铁路,占领旅顺港加后就可以从东北腹地修建一条至旅顺的铁路,通过铁海联运掠夺东北的资源。1898年中东铁路分八个工段正式开工,在1903年正式通车。其中“南满支线战略位置重要,是整个工程的重点”[13],这个工段包涵今天辽阳、鞍山、海城、旅顺等重要城市。鞍山市最早的建制是明时设立的军事城堡鞍山驿,“清代改为交通驿站,由于商旅往来频繁,形成有客栈、商铺和作坊的小镇,成为一方经济活动的中心。清咸丰年间贡生魏燮钧在《鞍山小憩》一诗中写道:“行旅通车马,居民起市廛。停骖且膏秣,又费买春钱”,反映了当时鞍山驿的商镇景象。”[1]2同时鞍山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古代就得到一定的开发,明清时却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了开发。但是这里却被列强视为宝地,南满铁路为何从辽河平原与辽东丘陵之间的地带穿过,显然资源是他们选址的重要因素。“满铁派人对鞍山地区进行非法的秘密探矿,先后调查了铁石山、西鞍山、东鞍山、大孤山、樱桃园、关门山、小岭子、弓长岭等10余座铁矿山,并发现了大石桥菱镁矿、烟台粘土矿等资源,为在鞍山地区开矿建厂冶炼钢铁作准备。”[1]9同时在“鞍山驿北邻的旧堡设立鞍山站,鞍山驿的商铺转移到旧堡。”“日俄战争结束后,东清铁路南满支线归属日本,日本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并通过“满铁”扩张殖民势力。”[1]2清末政府以及列强们在鞍山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发,使得民初至新中国成立后鞍山地区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随着沈大线开通,鞍山站及铁矿资源的开发,辽河航运走向衰落。原来海城、牛庄等辽河航运枢纽城市失去了往昔的繁盛。

四、結语

综上所述,聚落形态的研究中交通因素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简单地认为鞍山市作为一座能源型城市,他的城市形态不同于那些历史悠久的古城,那我们的想法则是片面的。任何一座城市想要长久发展就不能让自己陷入孤立的位置,鞍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城市。对于这座城市来说它是年轻的,但是对于鞍山辽河平原城市聚落群来说它是悠久的。明代在辽河平原建立驿站,清代则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从而达到顶峰。清代东北地区的驿站交通奠定了今天东北公路和铁路交通网的基础。随着驿站交通体系的完善以及人口的增加辽河平原产生诸多村庄,此时聚落仍按点状分布但是彼此间的距离更为紧密。进入航运时代辽河平原进入大发展时期,牛庄、海城等市镇因水运而兴起,辽河优越的通航能力使得沿河两岸建立起大片的聚落村庄和城镇。据《奉天通志》记载鼎盛时辽河平原村与村的间距不足十里,在古代开发较晚的边疆地区有这样的村镇密度说明其成就。到了清末铁路成为陆路交通中最为经济的方式,航运之盛终因铁路而变成过去式。鞍山市就是在这时因丰富的资源加之强大的铁路运输在辽东丘陵边缘迅速崛起。作为现代化的能源城市,首先它的城市形态是分散型的,其次它的城市功能是单一的,这样的城市类型不利于它的长远发展。所以台安、海城与鞍山市组成辽河平原城市群(分散组合型城市群)能够弥补彼此的不足,这里有发达的农业,充足的劳动力配合鞍山市发达的工业体系。今天国家进行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型城市终会因环境与资源枯竭等问题而走向衰落。鞍山位于辽河平原城市群拥有发达的交通体系,未来应继续发展交通同时加强与环渤海及辽东半岛的联系,紧密港口与腹地的关系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陈正斌.鞍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鞍山市志·综合卷,商业卷,鞍钢卷,商业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

[2]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寰宇通志·卷77[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

[3][清]阿桂,等,纂修.盛京通志·卷33,关梁·卷35,户口一.乾隆武英殿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辽宁府县志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4]金毓黻,编.辽海丛书、辽东志·卷2、全辽志·卷1、全辽志·卷2[M].沈阳:辽沈书社,1985.

[5][明]张惟贤,叶向高,等纂修.黄彰健,校.明神宗实录·卷47[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满文老档·卷27[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曹树基.中国移民史·卷6(清、民国时期)[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25-26.

[8][清]董秉忠,等.盛京通志·卷12、11[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5.

[9]刁书仁.略论清代东北与内地的粮米海运贸易[J].清史研究,1993(4).

[10]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卷4[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11]魏影.清代京旗回屯问题研究军机处汉文录副奏折156卷,胶片号395-397[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45.

[12][清]清高宗实录·卷795[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741.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卷4(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86.

猜你喜欢
鞍山清代交通
鞍山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教学纪实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图说交通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