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并非那么可怕

2019-07-08 05:34钟幸双跃荣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9年6期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细胞

钟幸 双跃荣

2019年5月1日,蚂蚁金服总裁助理毛军华因淋巴瘤离世,年仅41岁。淋巴瘤因此再次成为网络上的热搜词之一。人生本可以更加精彩,无限的期待却止于身患绝症,天妒英才。然而,是淋巴瘤真的可怕,还是因为我们对其不甚了解?接下来,我们从六个方面了解淋巴瘤的真面目。

淋巴瘤是什么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也被称为淋巴癌。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其中,霍奇金淋巴瘤约占总体淋巴瘤的10%,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90%。霍奇金淋巴瘤各年龄段皆可发病,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常见,病程进展慢,治疗效果好,治愈率在85%以上。非霍奇金淋巴瘤也是各年龄段皆有发病,但以老年患者常见,病程发病快,容易扩散,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淋巴瘤早期最典型的症状包括浅表部位的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以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腋窝、腹股沟淋巴结次之。

淋巴瘤也可以侵及淋巴系统以外的器官,如胃肠道、肺、脑、骨骼、乳腺、皮肤、睾丸等。原发部位不同,其症状也各异,如胃肠道淋巴瘤患者可出现腹痛,胃肠道溃疡、出血、梗阻等;脑淋巴瘤患者可表现为头痛、呕吐、神经麻痹等;皮肤淋巴瘤可被误诊为银屑病、湿疹、皮炎等。但从临床症状上,不能区分淋巴瘤与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确诊淋巴瘤必须依靠组织病理检查。

由于淋巴瘤是全身性的疾病,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皮疹、瘙痒、贫血等症状。

病因可能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

淋巴瘤的病因并不明确,与病毒或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作息不规律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EBV病毒(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中的一种病毒)感染一般与NKT细胞(自然杀手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相关的淋巴瘤有关。淋巴瘤发病与患者职业无明显关联性,无传染性、遗传性以及家族聚集性。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淋巴瘤

淋巴结肿大并不一定是淋巴瘤。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正常人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发生反应性增生,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可有效杀灭病原体。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过程,即淋巴结肿大。这属于良性淋巴结肿大。只有当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发生癌变,结构遭到破坏,才可能发展为恶性淋巴结肿大,也就是淋巴瘤。因此,淋巴结肿大是人体的烽火台,是一个报警装置,淋巴结肿大是很正常的良性反应,无须一摸到淋巴结肿大就惊慌失措。

疑似患者,尽早到正规医院确诊

尽管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诊疗过程复杂,但幸运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淋巴瘤为一种可治愈的疾病,也就是说,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大多数淋巴瘤是可以治愈的。我国一些大医院接诊的患者,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了70%左右,甚至可以与欧美国家的医治水平相媲美。所以,当你怀疑自己患淋巴瘤时,不要沮丧、慌张。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患者必须经过科学、规范治疗,才能获得治愈机会,选择正规、正确的医疗机构至关重要。

由于淋巴瘤发病率不高,临床特征也不典型,病情变化快,存在诊断困难的可能性,建议选择到大型三甲医疗机构或淋巴瘤专科诊疗中心求诊,以做到尽早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确诊及治疗淋巴瘤的方法

病理诊断被认为是淋巴瘤诊断的黄金标准。病理检查一般包括病理形态学检查、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技术等。

获取足够的高质量的肿瘤组织是病理诊断的前提。若获取的病理材料不够理想,则可能需要再次活检。更有少数情况甚至需要多次活检。做活检虽然比较麻烦,甚至有风险,但是为了确诊淋巴瘤,必须得做。

疑似淋巴瘤复发时,患者也要尽量再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明确淋巴瘤是否复发,另一方面是为了查看某些淋巴瘤类型是否发生病理转化。

相对于其他肿瘤,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及分型十分困难。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百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和预后差别非常显著。因此,对有疑问的病例,可能需要多位经验丰富的病理专家会诊。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周时间,但是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这是必需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耐心。

此外,淋巴瘤诊断明确后,应进行全面检查,以尽可能准确分期,并留存起病初期的基础数据,便于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患者可以放心的是,除少数症状严重的淋巴瘤或伯基特淋巴瘤(一种高度恶性的淋巴瘤)患者需尽快治疗外,绝大多数患者等待1~2周时间进行全面检查,是不会影响治疗效果的,是安全的。

除少数早期惰性淋巴瘤外,大部分淋巴瘤需要尽早、积极、规范地治疗。治疗方法包括靶向治疗、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疗法等。

淋巴瘤患者饮食需要忌口吗

淋巴瘤患者需绝对忌烟、酒。少食多餐,适当增加高蛋白食物(肉类、鱼类等),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但也不要一味乱补,应均衡饮食。

人们对淋巴瘤感到可怕是源于不曾了解,从实业家霍英东到演员高仓健,从播音员罗京到人生导师李开复,从电影《滾蛋吧,肿瘤君》到新书《向死而生》,我们关注淋巴瘤,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名人,更希望能帮助身边正需要的普通人。

猜你喜欢
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细胞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HBsAg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抗HBV治疗期间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分析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CCL22、IL-10和FOXP3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血清LDH、TPS、CEA和β2-MG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