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勇
颈椎骨质增生是骨质增生症的一种,绝大多数是生理性退行性改变,是人体衰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骨质形态的改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颈椎骨质增生病情进展缓慢,早期症状轻微,仅表现为颈部酸痛,时轻时重,尤以低头伏案、劳累后或晨起时疼痛明显,适当颈部活动或休息后减轻。因此,早期常不被患者重视。
当颈椎骨质增生致椎体变形,相邻椎体间松弛不稳,活动时就会自觉颈部僵硬,疼痛无力。当颈部受到骨赘刺激,就会颈部僵硬感明显,休息时重,稍事活动后减轻,过劳则加剧。
一旦颈椎骨质增生使脊神经受压,就会引起颈肩酸痛,手指麻木。若椎体的后缘增生而导致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就会出现下肢麻木,行走欠稳。椎体前缘增生及侧方增生时,会压迫刺激附近的椎动脉及植物神经,产生颈性眩晕、头痛、心动过速、心前区痛等一系列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本病患者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伴有颈部僵硬、疼痛,头晕,上肢麻木等症状,查体可见部分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异常,颈椎两侧肌肉有压痛。
拍摄颈椎X线片可发现如下改变(正位、侧位、左右斜位),如患者有颈椎曲度异常、颈椎椎体间隙变窄、颈椎椎体及小关节突增生、颈椎失稳或滑脱、椎间孔变窄等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应将颈椎骨质增生所产生的各种症状与多种颈椎疾病相鉴别,不能将颈椎间盘突出症、椎体发育畸形、椎体肿瘤、颈椎结核当作颈椎骨质增生。
一般的骨质增生治疗有多种方法,如中药内服、针灸、拔罐、针刀、理疗等,关键在于消除骨质增生部位的软组织反应性、创伤性炎症,而不针对骨质增生本身。为此,我们在临床上采用针刺“颈三针”配合中药“二白剂”热离子导入法治疗颈椎骨质增生,取得不错的疗效。
是指针刺崇骨、陶道、大椎三个穴位,三个穴位依次位于C6、C7、T1棘突下凹陷中。选用“颈三针”,易使针感直趋病所,有利于消除部位组织炎症及水肿,改善神经的受压状况,故效果显著。同时,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之会穴,针刺大椎可以振奋人体阳气,增强机体抗御风寒湿邪的能力。
三穴均位于督脉之上,针刺三穴可发挥协同作用,如可以补益精髓、疏通清窍,起到加强通经活络、化瘀止痛的作用。所以,用“颈三针”治疗颈椎病,是一种振奋阳气、蠲痹祛邪、标本兼治的方法。
是指白术50克、白芍40克、甘草10克。上药加水1000毫升,煎煮后取汁150毫升,装入袋内冷藏备用。中药白术、白芍、甘草具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的作用。一方面,肾主骨生髓,肾在五行属水,按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培土抑水,补脾益气以抑制肾水的流失,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治疗骨质增生。另一方面,缓急止痛可以较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
从临床实践中感觉到,在治疗本病症时,局部用“二白剂”外治较口服药物收效快。通过局部治疗,可消除增生部位的炎症、水肿。在改善微循环后,能使疼痛症状减轻消失,令颈椎活动恢复自如。尤其外部用药结合热离子透入法,使药物离子通过皮肤较多地进入机体,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效果更佳。
我们在远期疗效的观察中,发现“颈三针”配合中药“二白剂”热离子导入法能够增加颈部筋膜、肌腱的舒缩功能,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消除反应性、创伤性炎症,加速新陈代谢,使血肿尽快吸收,临床疗效好。
(摘自《针灸人生医案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