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桂霞
近两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变革:从统编教材的使用,到语文教学思想的变化,再到教学方法的更新,可以说语文的改革无时无地不讓教师感觉语文的教和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在实地的操作和实践过程中,150分的中考分值并没有带来学生学习语文的高涨热情。语文的学习空间仍然有限。究其原因无非就是:
一、语文老师干吆喝
从上到下虽然意识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没有一个创设语文学习外展环境的措施。在学校形成了语文老师高唱独角戏的局面。
二、重理轻文的传统不好破
几所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语文在学生科目中的地位,多数是排在数学、英语、理化之后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名言犹在耳边回响,几十年来建立起的英语学习的热情,也不会因为语文分值的提高而突然下降。家长对数理化的担心,对英语学习的重视不会一朝改变。这本无可厚非,毕竟语文学习不能以牺牲别的学科为代价换来。但是孰重孰轻的观念一旦形成气候,便会恶化语文学习的环境,冲击语文教学。
三、语文学科与“众”不同,难以短期见效
语文中考改革以来,外部环境的变化,促使学生对语文的认识有所改变,心里是重视的,行动是迟缓的。对于对语文学习兴趣不够高涨的学生来说,没有内心驱动,即使很努力,也很难在短期见效,对语文的学习如果不得方法。
当然,语文学习见效差,也不只是如此。教师语文素养不高,授课缺少趣味等也是因素之一。学生情感上与语文很想亲热,却难以亲热起来,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苦恼的现实。鉴于此,争夺学生学习语文的心里空间,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成为语文教学的关键。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课堂为阵地,占领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空间,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教师要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学习语文的心弦。列宁说:“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科目趣味盎然,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如何使学生具有语文学习的热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自身魅力和课堂教学艺术。因此教师要有丰厚的语文修养,用生动活泼的形式,风趣幽默的语言,热情诚恳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方法,去感染学生,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发学生探求的热情。学习兴趣和热情是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与追求,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强烈欲望,从而对学习产生明显的动力作用。教师要不断变换教学内容和方法,促使学生兴趣的产生,可采用竞赛,讲故事、编演课本剧、演讲、讨论、拓展阅读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2.以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距离,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提倡新型的师生关系,那就是师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然而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我调控能力相对弱,所以存在实现上的难度,有的老师虽然有意培养这种关系,但不能持之以恒;有的讲究师道尊严,动不动就责罚学生,难以与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平等民主。学生对老师更多的是一种敬畏,造成与老师感情上的敬而远之。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喜欢一门课往往是从喜欢一个老师开始的,俗话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学生本身是一个个鲜活的丰富多彩的生命,他们需要老师的尊重和关爱,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喜欢老师乃至喜欢他所任教科目的桥梁,所以教师要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从教师的眼色、表情获得暗示、鼓励与启发,要创造条件,帮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上的成功,学生一旦体验到教师对他真诚的爱,心理上和教师有了亲近感,就会产生学习的信心,拉近学生与语文的心理距离。
我们坚信语文教学有着广阔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然而面对在夹缝中的现实,我们不是只有哀叹,而是最大可能的发挥语文自身的魅力和语文教师的风采,抢占学生的心理空间,这不仅需要教师把握课堂教学这一制高点,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更需要教师有较好的素质修养,高深的人格魅力,以此来影响学生,感化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又艰苦的工作,我们只有用不懈的努力去营造良好的语文环境,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