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颖
摘 要:沙盘游戏是一种在“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中,集中提炼身心能量的心理咨詢形式。沙盘中所呈现的系列意象,是来访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提及沙盘,人们更多地将目光集中于其治疗功效。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沙盘首先是一种游戏。沙盘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了有效表达和释放情绪的途径,在游戏过程中重构自己的意识或无意识认知,激活自身具有的健康与治愈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治愈功效。
关键词:沙盘游戏 人际 交友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4(b)-0235-02
小学阶段尤其是低中年级的孩子大部分难以用精准的语言表述或合适的行为方式宣泄自己内心的焦虑、压力与无助。如果孩子们的这些情绪无法被及时疏导,那么他们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情绪、行为或适应不佳等问题。而沙盘游戏恰恰为这些孩子提供了有效表达和释放情绪的途径——在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中,通过玩沙、玩水、玩沙具,孩子们松弛下来并充分“打开”自己,在释放身心中重构自己的意识或无意识认知,激活自身具有的健康与治愈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治愈功效。
从2013年开始,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小学尝试将沙盘游戏引入学校的心育工作,在心理课堂、课外活动、家长学校、教师减压等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并以此申报了两项课题《沙盘游戏治疗在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沙盘游戏对小学生“学困心理”调适的个案研究》。下面,笔者仅以数年来的某一次沙盘游戏与各位分享自己的感悟。
1 内在冲突的背后是一种无声的求助
摆盘:把以前的自己“埋了起来”。
在某次一对一沙盘游戏中,有一位男生小H选择了一个吐着舌头、手臂缠绕,肢体动作稍许夸张的人代表“一年级的自己”。他低垂着头,边在手中摆弄着这一沙具边说道:这个沙具代表一年级调皮不懂事的自己。一年级时,自己经常在班级中捣蛋、恶作剧,不分场合地戏弄同伴、老师。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很不好。H说完之后,把沙具放在沙盘中心偏左下角的位置,一点一点地用沙子把沙具掩埋起来,最后只露出沙具的头部。
思考:无声的求助,你听见了吗?
从班主任、任课老师及学校心理中心的学生档案中,笔者了解到:小H是一个有认读障碍、阅读障碍的11岁男孩,这些障碍导致他学业成绩发展不均衡,表现在语文及英语两门科目上成绩欠佳、数学学科成绩较好。
小H人际互动方面相对被动,有较强的自卑和不自信,不习惯主动和他人打交道,不太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一年级时,曾出现不知道如何与同伴交往、出现打同学或骂同学的行为。升入五年级,孩子开始表现得懂事,但经常表现出不自信和自卑感,难以和别人沟通分享信息。
埋,在字典中的解释为“用土、沙、雪、落叶等盖住或隐藏”,这一动作含有遮掩、掩饰的含义。结合小H的解释,他埋沙具的行为背后其实是对沙具所代表意向的不认可、不喜欢。根据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反馈:一年级入学时,小H就出现了不知道如何与同伴交往、习惯性地打同学或骂同学的行为。一年级是小学的起始阶段,也是孩子们离开幼儿园之后重新构建同伴、师生关系的初始阶段。受首因效应的影响,孩子们很容易将一年级时对伙伴形成的印象、评价迁移至今后的同伴交往中。因此,小H同学从一年级开始在班中就少有朋友。
从现任班主和任任课老师的反馈中,笔者发现H同学是有转变的。“孩子开始表现得懂事”体现了他在认知方面及人际沟通方面的提升。“但经常表现出不自信和自卑感,难以和别人沟通分享信息”透露出H因低中年级阶段同伴交友方面的不当表现而羞愧。他可能会因为这段不愉快的记忆而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进步。所以,他希望通过埋沙具来遮盖过去的自己给大家留下的不佳印象。“没有把整个沙具都埋起来而是露出了沙具的脑袋”透露出H觉得还有进步的希望且有改变交友方式的意愿。
在人际交往中,H习惯于被动模式。在沙盘游戏中,他以这种表达形式进行着无声的求助:迫切地想要改变,却无法通过言语表达;有积极、正向的意愿却在行动方面信心不足。这种内在的冲突令他苦闷。
2 解开心结的过程是一种自我的构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做。“困于心衡于虑”的H同学需要外在的支持帮助他迈出“做”的步伐。
回应:请重新“介绍”一下自己。
笔者邀请了H的现任班主任、任课老师一起商讨。综合对摆盘的分析与H同学的现况,我们初步商定从“老师”“同伴”“家长”3个层面对应开展“共引”“互赏”“共育”的工作。
2.1 老师共同引导,支招交友
(1)在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老师为盟友的阵营中给予“同伴交友”方面的指导。
以晨会、班队会、心理课为主阵地,结合课本、绘本、心理剧、辩论赛等形式,在班级中围绕“如何交友”开展各项活动。
(2)创设利于H进步的舆论导向。
所有任课老师达成一致:带着“放大镜”捕捉H在交友方面的积极变化并及时予以肯定。
2.2 同伴互相欣赏,增进友谊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同伴的影响举足轻重。习惯于被动交友模式的小H很难在短时期内主动融入班集体,所以需要召集班中小伙伴、充分激活伙伴互赏的功效。
(1)有心地观察,真诚地欣赏。
定期请小伙伴在班中反馈对H点滴积极变化的观察并记录,让H感受到其行为的积极改变逐步地获得了同伴的肯定及欣赏。以此,激励他进一步巩固、强化正向的变化。
(2)真心地迎接,温情地融入。
基于H现有的交友模式,在H重新构建与同桌、与小组,并与男生、与全班的关系中,引导他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期许,并让这份期许在班中“发声”,让同伴都能听到他的心声。在“行动—反馈—再行动”的模式中,以发现的眼光、共情的视角重新认识小H,迎接他的崭新回归,期待他的和谐融入。
2.3 家校共同教育,巩固效果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班主任联合任课老师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交友方面的积极变化,实现在校进步、在家保持,并请家长定期反馈孩子课后的交友情况。以家校沟通、互帮互助的形式,持续地关注小H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动态变化,强化正向性的部分,提升其交友效果。
3 曲折向上的前行是一种自我的审视
追踪:创造属于自己的小确信。
改观非一朝一夕,小H同学的故事还在继续。根据老师们的初步反馈,虽然偶尔有些不愉悦的小插曲,但总体效果令人欣慰。
成长中的烦恼、困惑、挫折等的确让孩子们感觉到了内在的不舒适,但这些不舒适并不能成为拒绝成长的理由。它们是一个个帮助孩子们发现自己、了解自己、改变自己、悦纳自己的信号。
触沙、灌水搅沙、把玩沙具、摆盘、扬沙……一方沙游,一片天地,故事几许。一方沙盘,笔者愿继续聆听你们的“心”意,呵护你们的成长,彼此成就越来越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 唐珍妮.沙盘游戏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31):41-44.
[2] 宋玉凤,张晶,周路路.沙盘游戏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智力发展的促进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180-181.
[3] 杨雪梅.沙世界,孩子成长的“心”世界[J].江西教育,2018(20):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