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李文刚 喻才正
【摘要】 目的:通過对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防护措施,以减少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护理人员上报登记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数据整理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共登记上报血源性职业暴露393例;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护理人员为职业暴露发生最集中人群(71.25%);职称为护士的护理人员最多(45.04%);职业暴露发生例数居前3位的科室为门急诊(含ICU)、手术室、儿科;职业暴露发生例数居前3位的操作环节为拔针时、采血/注射穿刺时、销毁/丢弃针头时;锐器伤(85.24%)是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因素;暴露源明确的为283例(72.01%),其中确定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源患者为195例(49.62%),暴露于1项或多项血源性传染病原体;经科学处理,最终未有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感染。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有利于确定高风险科室、人员、操作和流程,便于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关键词】 护理人员; 血源性传染病; 职业暴露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6.0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6-00-03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Hematogenous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 Nursing Staff/LIU Wei,LI Wengang,YU Caizhe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9,17(6):-66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for hematogenous occupational exposure by analyzing hematogenous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 nursing staff,and discuss protec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hematogenous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 nursing staff.Method:The blood occupational exposure data reported by hospital nurses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7 were analyzed.Result:There were 393 cases of hematogenous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 nursing staff.Nursing staff who worked for less than 5 years were the most exposed(71.25%),the maximum number of nursing staff with professional titles as nurses (45.04%),the top three department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wer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including ICU),operating room and pediatric department.The top three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occupational exposure were needle removal,blood collection/injection puncture,and needle destruction/disposal.Sharp instrument injuries(85.24%) were the main factors leading to hemogenic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 nursing staff,sources of exposure were detected and confirmed in 283 cases(72.01%),after testing,195 cases(49.62%) of infections were confirmed in the source patients with one or more hematogenous pathogens.Through the scientific treatments,no infection after hematogenous occupational exposure was detected in Nursing Staff.
Conclusion: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hematogenous occupational exposure in nursing staff can conducive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high-risk departments,personnel,operations and processes,and facilitate the adoption of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s.
【Key words】 Nursing Staff; Hematogenic infectious disease; Occupational exposure
First-authors address:Tongji Hospital,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30,China
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指医院或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接触病患含有传染性病原体(主要为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和艾滋病病毒等)的血液或体液而导致的暴露,主要分为黏膜暴露和经皮损伤暴露两类,其中主要以经皮损伤暴露为主(>80.00%)[1]。性护理人员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经常由于操作不当、患者不配合等原因成为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最高危群体。本研究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醫院保健科上报登记的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数据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保健科上报登记的393例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案例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护理人员在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经个人紧急处理后,在在笔者所在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并完善后续处理。发生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可自行在内网上下载打印或保健科现场填写医院职业暴露个案申报表,由科室负责人签字审核后纸质材料上报保健科。职业暴露申报表包括发生暴露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暴露部位、暴露源、暴露方式、暴露源情况、暴露经过、暴露后处理方案及相关检查结果等内容。保健科主要负责表格登记、收集整理资料、初步调查、提供咨询并按要求进行6个月随访等工作,特殊个案可提供长期随访。对登记的393例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数据,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用构成比进行描述下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15年护理人员上报登记血源性职业暴露为113例,2016年153例,2017年为127例,共计393例。其中仅1例为男性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护理人员最多,达到280例(71.25%);职称为护士的护理人员最多,达到177例(45.04%),见表1。
2.2 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科室分布
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例数居前3位的科室为门急诊(含ICU)64例(16.28%),手术室46例(11.70%),儿科27例(6.87%)。其中2015年共有27个科室发生了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登记,2016年最多,为32个科室,2017年有所下降,为29个科室。
2.3 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暴露时机
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例数居前3位的操作环节为拔针时107例(27.23%)、采血/注射穿刺时68例(17.30%)、销毁/丢弃针头时55例(13.09%),见表2。
2.4 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途径
393例血源性职业暴露中,锐器伤335例(85.24%),破损皮肤/黏膜暴露58例(14.76%)。引起锐器伤的器具主要为头皮钢针134例(34.10%)、采血针101例(25.70%)、一次性注射器空心针57例(14.50%)、静脉导管针43例(10.94%)、缝合针28例(7.12%)。
2.5 暴露源情况
393例血源性职业暴露中,暴露源不明确的职业暴露为110例(27.99%),暴露源明确的为283例(72.01%)。根据对暴露源患者的病历进行查询,确定源患者未有血性传染病的为88例(22.39%),确定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源患者为195例(49.62%),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病原体为乙肝病毒(HBV)、梅毒螺旋体(TPPA)、丙肝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中的1项或多项,见表3。
2.6 暴露后处理
393例护理人员在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均进行了局部紧急处理,遵循血源性职业暴露“一挤二冲三消毒”原则,先对暴露处皮肤进行挤压出血后,再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暴露处皮肤/黏膜,然后用碘酒/碘伏消毒后在感染科门诊就诊,由感染科医生评估职业暴露程度,并进行相应检查、治疗等处理方案。源患者为HIV的需进行紧急阻断药物治疗。根据评估结果,2015年1月-2017年12月对393例发生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进行了6个月的跟踪随访,未发现血源性职业暴露后感染情况。
3 讨论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理人员是医院中最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群体[2]。而近年来不断增多的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病患者,导致护理人员成为血源性传染病暴露的高危人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面临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危险。有研究发现,护理人员通过临床职业工作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5~18倍[3]。护理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是危害其健康安全的重要方面,也是医院职工保健和感染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本研究中,2015年上报113例,2016年上报153例,上升明显,而2017年上报127例,较2016年有所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发生职业暴露的科室也是2016年最多,2017年有所下降。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与近年来医院规模不断扩大,门诊量和住院量逐年增加,新入职的护理人员增加明显;另一方面,近年来医院监测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人数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医院保健科联合院感科加强了对职工的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尤其在护理部的大力配合下,进行了全院和分科室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加强对护理人员操作行为的控制,督导护理人员认真落实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管理措施,要求规范标准预防原则,落实标准预防措施,全面提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职业防护能力;因而出现了职业暴露人数先升后降的情况。同时在本研究中,暴露人员主要是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低年资(护士、护工)的护理人员,与国内其他研究一致[4-5],分析原因可能与低年资护理人员在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方面存在业务不熟或者疏忽大意等情况及个人防护意识不足有关;而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高年资(护师及以上)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人数最少,主要原因可能与其操作更熟练、流程更清楚,个人防护意识更高有关,同时可能也与这部分护理人员从事一线临床工作的比例下降有一定关系[6]。
在本研究中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科室前三位分别为门急诊(含ICU)、手术室、儿科;同时拔针时、采血/注射穿刺时和销毁/丢弃针头时是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三个时机;这二者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分析原因发生职业暴露的前三科室都是医院临床工作最繁忙或者患者相对比较特殊的科室,操作程度复杂或者患者配合度较差,因而其在承擔大量拔出动静脉针、采血、静脉输液、注射等临床操作的同时还要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接触锐器的概率更高,因而发生职业暴露的可能性最高。本研究中的职业暴露,锐器伤占比达到85.24%,为最主要的职业暴露途径,引起锐器伤的器具主要都是头皮钢针、采血针和空心针等针具,与职业暴露发生的操作环节相呼应;预防锐器伤发生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锐器使用,开发和选用安全器具是降低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最重要途径,可以减少70%~80%的职业暴露的发生[7]。但在目前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安全器具还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因此规范护理人员操作行为和操作流程对预防职业暴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本研究中职业暴露发生的科室、暴露时机及暴露途径来看,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主要与临床工作繁重,超负荷工作与高频率接触锐器有关,因此为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根据临床工作量,落实弹性排班,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均分工作负担;(2)提供不同型号锐器盒,根据工作需要改进并规范锐器盒的高度和位置,便于丢弃废弃锐器,节约操作时间和提高操作依从性;(3)根据需要合理设置锐器盒安放地点,方便锐器使用后及时处理,避免二次清理时导致锐器伤;(4)在手术室、操作间等建立“过渡区域”,改进锐器传递流程,多采用“免用手”传递技术;进而减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8-10]。
在临床上血源性传染病主要以HBV感染为主,据统计我国约有10%的人为乙肝病毒携带,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暴露源中HBV感染占到了28.50%,其次为TPPA和HCV感染。虽然所有护理人员经暴露后处理,最终没有出现感染情况,但是HBV、HCV和HIV的危险性都极其高,均需接受终身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帮助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流程,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11-12]。
综上所述,针对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预防职业暴露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是落实针对高风险科室、人员、操作和流程的职业暴露标准预防步骤和处理程序;同时针对新入职、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开展多形式的培训学习,并强化督导和反馈,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保障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维护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邓清兰,雷春芳.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8):179-181.
[2]郑步勇,朱国英.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及管理措施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94-396.
[3]吴晓燕,史世俊,李桂玲,等.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调查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6,11(11):1043-1044.
[4]张屹,贾婧,张莉.护理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及防控现状调查[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7,31(2):125-126.
[5]何旗群,曾灵芝,吴凤菊,等.护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策略[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3):177-179.
[6]姚红,黄顺,于晓莉,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OL].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7,11(3):310-312.
[7]崔晓娜.护士职业暴露状况及其相关因素,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7,15(6):678-680.
[8]陈敏珍.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158-2159.
[9]童书蓉,党桂宁.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现状分析与防护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1):45-46.
[10]钱云,袁素娥,李春辉,等.护理人员采血环节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监测[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13(8):490-492.
[11]唐燕,陈丽萍,孙睿,等.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J].华西医学,2016,31(12):2017-2020.
[12]张至英,程珂.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