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80例颅内小脑膜瘤的疗效分析

2019-07-06 07:05吴钦瑞刘加锋陈祥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锁孔脑膜瘤蛛网膜

吴钦瑞 刘加锋 陈祥涛

脑膜瘤是一种常见颅内肿瘤类型,其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随着近年来颅内脑膜瘤检出率的增加,如何对此类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颅内小脑膜瘤指的是直径在1~3 cm的颅内脑膜瘤,其肿瘤占位效应有限[1]。同大脑膜瘤(直径>3 cm)相比,对于小脑膜瘤患者应选取手术方案还是放疗方案尚存在一定争议[2]。随着近年来临床仪器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被逐渐应用于颅内肿瘤治疗中。本次研究以80例颅内小脑膜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旨在探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8月本院所收治颅内小脑膜瘤患者80例,34例男性,46例女性,年龄33~75岁,平均(54.8±10.7)岁。其中44例病灶位于大脑半球凸面,8例矢状窦旁,2例大脑镰旁,6例前颅底,5例小脑半球,3例中颅底,7例鞍区,5例桥小脑角。

1.2 入选标准

(1)病理检查确诊为脑膜瘤;(2)术前颅MRI检查明确病灶位置,且肿瘤直径1~3 cm;(3)为首次接受手术治疗。

1.3 排除标准[3]

(1)术前MRI检查提示患者肿瘤直径在3 cm以上;(2)脑膜瘤复发患者。

1.4 手术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头颅MRI检查和CT扫描,对肿瘤位置、性质进行明确。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锁孔入路方案,选择最佳手术通道,骨窗直径控制在3 cm以内。对于鞍区和前颅底病变者,行眶上锁孔入路。患者仰卧,对以眶上孔作为切口内缘边界,手术过程中注意对眶上神经和伴行动脉进行保护。沿眉毛走向作切口外缘,使额颧缝充分显露,切开额肌层和皮肤,在高于眉弓水平对腱膜下组织进行切开,并自颞线开始对颞肌进行剥离,使额颧缝关键孔充分暴露,在此位置使用气钻作骨孔,并以骨孔作为起点,使用铣刀作眉弓上额骨骨瓣。对于中颅底病变者行颞下锁孔入路,桥小脑角病变者行枕下乳突后锁孔入路。对于其他病变位置患者,在增强MRI导航辅助下对患者进行锁骨手术。术中根据导航定位对肿瘤体表投影进行确认,并以此为中心取左右直切口和骨窗。在完成开颅处理后,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并结合麻醉以降低颅压。在显微镜辅助下对术野周围脑池脑脊液进行释放,以进一步降低颅压。然后对肿瘤基底进行铲除,并切断肿瘤血供,并沿蛛网膜界面进行肿瘤分离,并将肿瘤完全切除。

1.5 肿瘤切除程度

按照Simpson切除标准[4]对80例患者肿瘤切除程度进行评估:(1)I级,肿瘤完全切除,并受累硬膜和颅骨均得到完全切除;(2)Ⅱ级,肿瘤完全切除,且使用电灼或激光对附着硬膜进行处理;(3)Ⅲ级,肿瘤完全切除,未对附着硬膜进行处理;(4)IV级,肿瘤部分切除;(5)V级,仅接受肿瘤活检或减压。

2 结果

80例患者均接受显微镜下锁孔入路手术,根据患者病变位置选择个性化入路方式。术后所有患者均达到I级切除,仅1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见表1。

3 讨论

相关资料显示,但部分脑膜瘤均为蛛网膜细胞病变所致,因此脑膜瘤可发生在任一存在蛛网膜成分位置[5]。当前临床对于颅内脑膜瘤患者主要采用保守观察、伽马刀治疗和手术切除方式进行治疗。其中,传统开颅手术由于创伤较大,并发症多,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随着影像学技术和医疗理论的进步,近年来大量报道均指出,对于微脑膜瘤(直径<1 cm)患者建议先行保守观察,在出现明显症状后再对患者进行干预[6]。而对于小脑膜瘤患者,鉴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且肿瘤占位效应较小,因此可对此类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以切除病灶并减少手术创伤。

颅内小脑膜瘤多边界清晰,肿瘤基底明确,且不存在丰富血供,因此采用微创手术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优势[7]。锁孔手术是在现代影像学技术和定位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神经外科微创技术,核心在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变位置和局部解剖学特点制定个性化入路方式,从而有效抵达病灶,并避免对正常脑部区域造成影响[8-9]。姚晓辉等[10]研究指出,采用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对颅内肿瘤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死亡率。Fahlbusch R等[11]研究显示,显微手术可提供清晰术野,且通过显微操作可有效避免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损伤。同时,本次研究采用显微镜下锁孔入路手术对80例颅内小脑膜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病灶均顺利切除,切除程度达到Simpson I级,仅1例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表明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是一种有效的颅内小脑膜瘤治疗方法。

表1 80例颅内小脑膜瘤患者手术方法及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小脑膜瘤时,重点在于术前通过颅MRI扫描对患者肿瘤进行清晰定位,明确病灶同周围组织解剖关系,从而选择最优化入路方式。在进行手术切除时,建议首先对肿瘤基底进行切除,再在显微镜辅助下沿蛛网膜界面谨慎分离,注意对肿瘤周围桥静脉和正常神经组织进行保护,以避免术后引发神经功能障碍。此外,颅内小脑膜瘤术后复发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既往研究指出,对此类患者进行Simpson I级切除可有效降低复发率[12]。本次研究由于随访时间有限,未对80例患者术后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建议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采用显微镜下锁孔入路手术治疗颅内小脑膜瘤,可有效切除病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对于促进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锁孔脑膜瘤蛛网膜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如何治疗脑膜瘤?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膜瘤分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脑膜瘤组织中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锁孔(外一首)
巧开锈锁
非典型性脑膜瘤及恶性脑膜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