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旦卓嘎 严 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小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面积概念的建立是学生空间观念形成过程中一次重要的飞跃,它标志着儿童在认识一维空间的基础上,开始认识二维空间。
本节课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教学中借助实例及学生已有的经验理解面积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感受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引导学生经历比较两个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化;并能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师:小狗和小鸭两个好朋友将要进行一场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赢。猜一下,谁能赢得这场比赛呢?为什么?(出示课件)
生:小狗赢定了,因为速度快。
生:我认为小鸭能赢,因为它涂色的纸张要小一点。
师:你真会观察,小鸭涂色的纸张小一点,因此小鸭会先涂完。
(1)摸一摸。
师:请大家拿出数学书,用手掌摸一下它的封面,有什么感觉?
生:它比我的手掌要大一点。
生:摸上去很光滑,平平的。
师:数学书除了封面以外,还有哪些面?你找到了吗?
师:原来数学书上的这些面有大小,有的大一点,有的小一点。
(2)找一找。
师:你能找到一些身边有面的物体吗?
生:桌子的面,黑板的面,凳子的面……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创设两只小动物涂色比赛的情境,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通过“摸一摸”“找一找”等操作活动,直观感知到物体上有“面”,并且感受到“面是有大小”的,为学生从经历“面的经验”到“面积的认知”这一过程积累和丰富活动经验。】
师: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些物体的表面,有的大、有的小,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面积”的知识。
师:我们刚才摸的数学书的封面比课桌的桌面小,就可以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课桌桌面的面积小。”谁能举出一些例子,像老师一样来说一说?
生:黑板的面积比桌面的面积要大;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我的手掌要大……
(1)课件依次出示平面图形。
师:老师请来了以前学过的图形朋友,看看分别是哪些图形?
让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长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
(2)感知面积。
师:现在我把这些围成的平面图形涂上颜色,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这样一个图,它有面积吗?
生:因为这个图形也是围起来的平面图形,所以它有面积。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完善面积的定义“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面积”。
师:我们发现物体的表面,或者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有大有小,有些我们直接用眼睛观察就能比出它们的大小。这种方法叫做观察法。下面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更大?同桌交流,说说各自的想法。(课件演示下图)
生:用米尺量长和宽。
生:可以用一块小木板去量。
生:可以把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比,谁多出来,谁就大。
生:可以在它们上面画小方格,谁的方格多,就知道谁大了。
师:你们真能干,想出来这么多好方法。的确,有时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叫做重叠法。刚才有同学提出可以在这两个图形上面画小方格,是这样吗?(出示课件)
师:现在谁能来说一说这两个图形的大小?
生:第一个长方形有18 个小方格,第二个长方形有20 个小方格,第二个面积大一点。
师:看样子,这样数格子的方法在这里比观察法和重叠法更加清楚。不仅可以比出两个图形的大小,我们还可以很清晰地知道每个图形到底有多大。
师:数格法虽好,但是用大小不一样的方格去量物体表面的大小,仍难以得出正确的答案。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生:必须统一规定方格的大小。
师:你们真聪明!国际上已经有了统一的标准, 那就是面积单位。我们学习了面积单位以后就可以用它去度量面积了。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物体表面、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丰富学生对面积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概念,形成面积概念的正确表象,同时为学生由形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搭建了桥梁。引导学生经历比较两个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化,在比较中初步感受到要精确刻画一个图形的面积,需要先确定一个标准,用这个标准去度量,而这个度量的结果就是这个图形的面积,在比较辨析中理解概念,从而实现概念的有效建构。】
课件出示:边长1 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 平方厘米。
学生观察1 平方厘米纸片的形状、大小。
师: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1 平方厘米?
师:看来大家都掌握了测量的方法, 那么下面请大家用1 平方厘米去量一下课桌面的面积是多少,你感觉怎么样?
生:太慢了。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1 平方厘米这个单位太小了,量起来要很多次,太麻烦。
生:有没有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生:可以用平方分米。
师:你能说说什么是1 平方分米吗?
生:是边长1 分米的正方形。
师:谁能像1 平方厘米这样,完整地说说什么是1 平方分米?
生:边长是1 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 平方分米。
师: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记住1平方分米呢?(让学生先自由说)
师:可以用手比划一下1 平方分米的大小;可以画一个1 平方分米;可以与同桌合作用1 平方分米量一下课桌的面积。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来记住1 平方分米的大小。
师:接下来,我们还要认识一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它是?
生:平方米。
师:了不起,的确是“平方米”。谁能来介绍一下平方米呢?
师:(出示1 平方米的海报)估计一下,黑板大约多少平方米?1 平方米上能站多少个同学?我们一起做一个试验。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三个面积单位,下面老师把它们放在一起。大家先看一看,再闭起眼睛想一想它们各有多大?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看一看、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站一站等丰富的体验活动,不仅引导学生要正确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更让学生建立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以帮助他们最终在头脑中形成这些面积单位的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数学课本长20(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铅笔盒长19( );一个学校的面积是500( );课桌高70( )。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安排了让学生填单位的练习,旨在引导学生不仅能认识面积单位,更能根据实际情况,学会合理选择面积单位。同时,在这个练习中引导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学会辨析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在比较辨析中更好地掌握概念的本质。】
师: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课末让学生说说学习后的收获及提出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学会及时反思、学会归纳,并能学会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这些能力都是学生后续进一步学习不可或缺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