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刘锁强
阿拉沟地形地貌
远古有多远?只有考古发现能回答这个问题。
说到考古发现,可以华美绝伦,闪耀巧夺天工的光芒,铭刻钟鸣鼎食的堂皇;也可以铅华洗尽,唤醒岁月尘封的记忆,留驻时光凝固的瞬息。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多是最不起眼的石块,却记录着遥远蛮荒的远古时代,更能改写人类“童年”的历史,磨刀山遗址的发现正是如此。
半个多世纪以来,广东地区历史年表的起始点一直停留在距今13万年左右。1958年6月,粤北曲江县马坝镇狮子岩洞穴内,当地村民挖岩泥时发现了早期智人头骨化石,被古人类学家命名为“马坝人”,根据伴生古脊椎动物化石铀系法测年,年代为距今12.9 万年。
广东旧石器时代遗存与相关线索分布(截至2010年)
之后数十年,封开垌中岩、云浮蟠龙洞等地点发现零星古人类化石,还有英德青塘、封开黄岩洞、阳春独石仔及英德牛栏洞等多个旧、新石器过渡阶段洞穴遗址,但可以明确认定为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材料与旷野遗址却鲜有发现,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存更是长期处于空白状态。
目前地球上考古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与石器材料已将人类历史追溯至三百多万年前。河北泥河湾盆地的马圈沟遗址年代在距今150万年或更早,广西百色盆地最早的遗存年代则在距今80万年左右。由此可见,“马坝人”化石与其他地区的旧石器早期遗存相比,无论年代还是进化阶段上都比较靠后。
从地理位置上看,岭南位于华南与东南亚连接地带,也是南亚热带与热带过渡地带的走廊,就远古人类迁徙与文化传播的路线而言,可能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从自然环境来看,广东地区也具备适宜古人类生存的资源环境。华南近邻地区如广西、湖南有大量旧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发现。综合上述因素,广东理应有年代较早、数量较多旧石器遗存的发现。
问题随之而来。
远古先民究竟最早何时踏足广东?何处能寻找到最早的“广东人”?最早的“广东人”是什么样的“人”?解答这些疑问,是广东史前考古一项至关重要的学术任务,也凝聚着几代广东考古人的期望与努力。
时间进入21世纪,中国考古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考古理念与技术手段推陈出新,为田野考古工作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机遇。
南江盆地地貌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决定重新启动有关本地人类历史起点的追问。2010年,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制定详细的调查工作计划。虽然起步晚、底子薄,但整个课题规划极为注重科学性与系统性。首先,积极响应国家文物局关于在基建考古中重视课题思想的指导方针,以基建项目为依托在省内开展旧石器考古专项调查,不同于以往以点带线的技术路线,而是更多采用区域系统调查方法;其次,课题规划的设置充分考虑阶段性和连续性,前期调查侧重于旧石器遗存的发现与确认,后期根据调查成果进行发掘与研究等后续工作,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确立远期课题目标。
军步湾顶部暴露的文化遗物
从2010年开始,配合基建项目对以往的旧石器遗址或遗存线索进行复查,尤其是针对出土古人类化石的洞穴进行复查,寻找与之相关的打制石器材料。这一阶段,调查重点是粤北、粤西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多处发现更新世残留堆积和古脊椎动物化石,但除了个别地点有零星石制品线索外,旧石器遗存方面始终未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初期调查工作无明显成效之后,借鉴邻省湖南、广西等地的成功经验成为不二之选,我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洞穴转向河流阶地。广东地区河流众多,除西江、北江及东江组成的珠江水系外,另有数量庞大的小型河流,发育阶地的河谷盆地不在少数。调查思路和方向的转换也是综合考虑岭南区域地理特征与旧石器遗址分布规律后的一种必然选择。
此后的调查工作方向开始侧重于河流阶地区域。尤其是自2012年下半年开始,在粤西的南江流域进行大规模区域系统调查。
南江位于广东西部,又名罗定江、泷江,为西江支流,发源于信宜、高州与阳春三地交界的鸡笼顶,由南往北流至郁南县南江口汇入珠江干流西江。南江流域境内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游郁南东南部与罗定中北部为南江盆地(又名罗定红盆地)。南江盆地构造上为断陷盆地,盆地内发育数级河流阶地,并有更新世地层堆积。
手斧
手镐
砍砸器
刮削器
尖状器
为何选择南江流域?其一,南江流域中游有规模相对较大的盆地,而盆地外围又有石灰岩洞穴,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地貌特征,皆具备发现旧石器遗址的条件;其二,本区域内如云浮蟠龙洞、罗定下山洞、饭甑山岩等遗址曾发现相关考古线索;其三,南江为西江支流,而广西百色旧石器遗址群所在的右江同属西江支流,以狩猎采集为生的远古人群完全有理由沿江流迁徙。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浮市博物馆、郁南县博物馆和罗定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成考古调查队,队伍中还有两名来自河北泥河湾的老技工,正是他们丰富的经验为这次调查提供了莫大助力。2012年11月,调查队走进南江流域,先从罗定境内的南江上游支流两岸开始撒网式调查,挨个山头逐条沟壑,仿佛在徒步丈量着河流的长度和山丘的坡度。
直至12月下旬,调查队来到南江中游,两岸台地的植被较为稀疏,大片红土暴露地表,并有个别地点采集到少量石制品,似乎有所转机。
12月21日,调查日志上特殊的一天。在罗定华石镇一个名为军步湾的小村后山顶上,调查队发现了20多件人工打制特征明显的石制品,这是南江流域可以确定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
南江旧石器地点群与磨刀山遗址位置示意
突破的帷幕正式拉开。
进入郁南河口镇,新发现接踵而至,几乎每日在南江两岸台地都有收获,手斧、手镐、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这些来自远古时代的原始工具被不断发现,到春节前第一阶段调查工作结束时,在南江盆地已经发现60多个旧石器地点。
最重要的发现是郁南河口镇和都村磨刀山。2013年1月16日上午,晴空万里,考古队员来到磨刀山东坡半山腰,扑入眼帘的是满山赤红,与山间松林的葱郁构成鲜明对比,红土、绿树、蓝天、白云,在此处相映成辉。红土中依稀可见长长短短的条纹,考古队员意识到这便是华南常见的网纹红土,是中更新世的地层堆积,也是华南旧石器遗存常见的埋藏地层。很快,在磨刀山的地表、断崖和冲沟中采集到手斧和手镐等石器,石器表面沁染的斑块证明它们长久在网纹红土里,它们经历的岁月足够久远。
图① 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
图② 调查队员在磨刀山合影
图③ 磨刀山遗址网纹红土堆积
图④ 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冲沟中暴露的石制品
面对漫漫红土与朴拙的石器,我们不禁感慨,这厚达二三十米的红土默默铭记了怎样的时光变幻、山川变移、人来人往和悲喜忧欢,这可是数十万年的风雨沧桑和寒来暑往的见证,这可是比双目所及的壮丽景观更为恢宏的无字史书!
在南江流域的调查发现无疑是突破性的,对磨刀山遗址的考古发掘随即开始。
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发掘区航拍
2014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云浮市博物馆、郁南县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建考古发掘队伍,对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进行考古发掘。本次发掘的学术目的一是确认石制品出土层位并开展年代学研究;二是了解遗存保存状况,为遗址保护提供依据;三是复原南江第四纪地貌演化及古气候环境背景;四是研究中更新世南江古人类行为与环境适应策略。
磨刀山遗址考古发掘的田野工作从4月24日持续到8月初。经过4个月的辛勤工作,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完成面积200平方米的发掘任务,取得突破性收获。在南江西岸第四级阶地原生网纹红土堆积中发现下、上两个包含石制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层,出土各类石制品近400件,确认早期人类在本遗址的主要活动区域远超1000平方米以上,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应是南江两岸古人类活动较为集中的一个中心营地。发现的石制品类别包括石料、石核、石片、石器、断块、碎屑及使用砾石等,涵盖从搬运石料、加工石器、使用石器到废弃石器的整个过程,反映出发掘区存在完整的石器生产操作链。
磨刀山遗址发掘现场
图① 发掘区探方局部及标本柱
图② 石片出土现场
手镐
手斧
砍砸器
综合地貌部位、出土层位及文化面貌等情况,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下、上文化层的整体年代可至中更新世偏早阶段,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应与本区第四级阶地形成的年代相当。磨刀山的发现意味着80万—60万年前远古先民就已经开始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磨刀山遗址是广东目前确认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
发掘出土的石器以大中型手镐、手斧及砍砸器为主,最具典型意义的石器类型为舌形刃手镐与两面加工的手斧,石器修理技术总体较为简单粗糙,原料与毛坯的选择较为随意,石器生产操作链表现出的是一种高损耗、低效率的石器生产方式,表现出明显的权宜性。磨刀山遗址与西邻的广西及东南亚地区的旧石器早期文化表现出更多的一致性,而与长江流域的湖南、安徽等地同时期遗存有一定差异。
如果说南江两岸近百处石器地点、三期旧石器文化描摹出一幅广东远古时代的历史长卷,磨刀山遗址则是这幅画卷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磨刀山,一座沉默了数十万年的小山,承载了广东最早的历史记忆。
磨刀山遗址的考古发现把广东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从距今约13万年前的马坝人时代提前至距今80万—60万年,这对于研究广东早期历史的意义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通过发掘获得的广东远古先祖在古南江河漫滩进行生产石器和生存活动等考古信息,全面地反映出亚洲东南部低纬度地区早期古人类独特的石器生产活动与环境适应策略。而出土具有西方“阿舍利”石器工艺风格的手斧等石器,进一步打破了西方史前考古学界的“莫维斯线”假说,为区域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以及东西方文化比较等诸多国际热点课题提供了重要新契机。
磨刀山遗址考古发现的“新”毋庸置疑,方法与技术上的“新”体现在将三维重建技术与常规田野考古方法有机结合。项目团队针对旧石器考古研究尤为注重地貌类型、埋藏环境、出土产状及空间分析等信息的特点,思考如何在田野考古学理念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三维技术弥补常规田野方法的不足。发掘过程中,通过多旋翼遥控飞机、固定翼无人机及手持数码相机等设备,从区域环境、发掘探方与出土遗物这三个层级进行三维数据采集与建模,提取、记录并重建从区域空间、发掘过程到文化遗物埋藏与出土状况以及遗存空间分布等各方面信息,实现发掘过程的重建和堆积过程的模拟。磨刀山遗址三维重建技术的运用是以常规发掘与记录方法为前提、三维数据采集与建模为手段、考古信息提取与复原为目标的田野考古发掘新方法的成功尝试。
三维数据采集
发掘区地形TIN三维模型
2015年4月,磨刀山遗址当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获得这一荣誉既是对磨刀山考古项目的肯定,更意味着新的征程扬帆起航。从2015年开始,南江流域后续的考古调查、磨刀山遗址文物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开始逐一进行……
广东的远古历史画卷还等待更多的考古工作来展开和解读。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更多的重要发现将会揭开面纱,更多的远古奥秘将被破译出来。
正如在编写广东地区旧石器考古工作计划时用以自勉的结尾语:我们相信,收获只会给予辛勤的耕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