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明珠高旻寺天中塔的前世今生

2019-07-06 03:10李智朱育林
大众考古 2019年1期
关键词:宝塔乾隆

文 图 /李智 朱育林

天中塔始建于清顺治八年,由吴惟华主持修建,用以镇锁运河、纾缓运河水患,为江北之万民祈求和平安定、风调雨顺等。天中塔建成后因塔而建塔庙,开启了清代高旻寺的建寺史,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创作灵感,留下了众多诗词歌赋。

乘船沿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蜿蜒南下,至扬州城南十多里处,一座高耸入云的佛塔便映入眼帘,这座佛塔叫做天中塔。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时都多次登临过这座宝塔,天中塔所在的高旻寺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旻寺是全国重点寺观之一,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合称为我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这座天中塔,也见证了高旻寺的兴衰。

现代的高旻寺

修建者和兴建时间

天中塔何人所建?何时建成?可以从吴惟华所写的《天中塔记》中找到答案,这篇《天中塔记》写于天中塔首次建成竣工的1655年农历二月,记述了吴惟华捐资建塔的经过:“弟子华(吴惟华)不虑世途有阻,宁肯鞍掌相羁,于辛卯之春在维扬之境特购地亩,欲建浮屠……周四年而功毕。”这其中“弟子华”是时任清代江南河道总督吴惟华的自称,1651年的春天(辛卯之春),他来到扬州城南的三汊河口,买下一块地,组织建造了天中塔,这座佛塔从顺治八年(1651)辛卯之春开始建设,“周四年而功毕”,即顺治乙未年(1655)春建成宝塔。吴惟华买地建塔一事,在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高旻寺僧人昭月写的《天中塔记》中也有记载:“恭顺侯漕台大人吴公讳惟华者……发心购地,庀材积料,于是年春兴工创建天中宝塔。”

兴建原因

身为江南河道总督的吴惟华为何要“鸠众捐金”,选择在三汊河口处修建天中塔呢? 笔者结合吴惟华所写的《天中塔记》《天中塔后记》及相关史料,考证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建塔用以镇锁运河、纾缓运河水患。从地理位置来看,天中塔所在的三汊河口是扬州古运河南流的分岔道口,古运河到此,水势分成两支:一支为瓜洲运河,沿河南下可直出瓜洲古渡入长江;一支为仪扬运河,河道为西南方向,经过仪征入江。由于这里水路成三叉形,民间都把它称做“三汊河”。这个三汊河口,江淮一带的风水先生们认为是“九龙之地”(三条河流,即三条水龙,三条河河岸的两条堤坝为六条陆龙,加起来共九条龙),九龙汇聚于此,常有水涝之患。必须要建塔才能“有裨于扬州”。

吴惟华身为江南河道总督,专管苏皖两省境内河治,防治水患为分内之事,因此他选择在三汊河口修建天中塔,“筑基培地,九龙之势少纡;锁水关风,三汊之流渐缓”。天中塔建好后,吴惟华在《天中塔后记》中写道:“三汊之洪流既锁,九龙之真脉方全。” 也印证了建塔的初心之一是为了镇锁运河、纾缓水患。清乾隆年间高旻寺僧人昭月写的《天中塔记》中也说:“恭顺侯漕台大人吴公讳惟华者,念维扬黎庶水患频遭,心伤意惨……创建天中宝塔。”这一观点在江苏省佛教协会《当代江苏佛教》中也有阐明:“清顺治八年(1651),南河总督吴惟华在三汊河建七级浮屠,名天中塔,藉以镇锁风水,纾缓水患。”

二是吴惟华自身笃信佛教,建塔以修功德。佛塔虽然是一种建筑物,但是人们却可藉此积累功德。在佛教的经论中对此多有论述。例如《譬喻经》举出十种造塔之殊胜果报。《僧祇律》中说:“真金百千担,持用行布施,不如一泥团,散心治佛塔。” 另外在《佛说造塔功德经》中,讲述了建造佛塔的功德:“如果在此法会中的诸天众等,及未来世的一切众生,随着他们所在的地方,在没有塔之处,能在其中建立佛塔者……其人功德如彼梵天一般。命终之后转生于梵世。在梵天的天界中寿尽后,又往生五于五净居天。于这些诸天等无有异。”

吴惟华笃信佛教,在《天中塔记》中自称为“娑婆弟子华”“调御弟子吴惟华”等,为表示对佛祖的虔诚,加持建塔的功德,吴惟华还定烧了建造宝塔的大青砖,邗江文管办文物库房中就藏有吴惟华修造天中塔时,定烧的塔砖一块。这块大青砖质地优良,砖体坚固,残长23.7厘米,宽21厘米,高9.5厘米。砖的一侧和正中各有一约8厘米见方的小佛龛,龛正中一佛,手持禅定印,端坐在莲台之上。佛像的右手边有楷书三字:吴惟华。龛的上方有梵文六个,经辨识,应为“唵嘛呢叭咪吽”六字大明咒的梵文。佛家认为常念六字大明咒能够清除贪、嗔、痴、傲慢、嫉妒以及吝啬这六种烦恼,堵塞六道之门,超脱六道轮回,往生净土而证菩提。吴惟华将自己的名字、佛像和六字大明咒一同印在修建天中塔的大青砖上,足以看出他对佛祖的虔诚和对祈求佛祖护佑的愿望。这一观点在《天中塔记》中也有体现,吴惟华自认为“自兜率降生,灵鹫受记以来,心遵释法,志切宗源。念尘劳之最苦,痛业障之难消,终日惭愧”。他盼望能够“慈光照覆,拔有漏之凡躯;甘露频霖,超无量之浩劫”,又担心“从来佛法难闻,佛恩难报,尘缘缚体,在尘而离尘,幻海漂萍,知幻而不幻”。因此,他在“维扬之境特购地数亩”,积极为建塔募资筹款,以“完夙生之本怀”。

三是建塔为江北之万民祈求和平安定、风调雨顺。从吴惟华的生平来看,他是明恭顺伯吴允诚之后,顺治元年降清后,亲自参加了清朝灭亡明朝的战争,深知残酷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是无尽的灾难,只有和平安定才是百姓向往的幸福生活。清朝建立后,面对滋扰百姓的山贼流寇,他也是恩威并施,采用武力手段及和平方式解决山贼问题,维护社会安定。如顺治四年“会庐州土贼啸聚英山、霍山为寇,惟华(吴惟华)遣兵合剿,获贼党白玉麟等三十三人。进剿猫儿谭、四柱、江家峰、尖岭诸寨贼渠余化龙等悉降。”

因此,吴惟华建宝塔首先要为万民祈求和平,希望建塔后能“化兵器为农器……变战场而为道场,我(吴惟华)之愿也”。

吴惟华定烧的建塔大青砖纹饰

其次要为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国富民安。天中塔建成后,吴惟华为每一层都写了一首诗,在第八层的诗中写道:“旱荒水涝两相并,苍生号天天不闻,我欲抟风九万里,力微未可扶摇起。浮屠愿得接苍穹,乃可扪天向天语。”表达了吴惟华希望通过建塔,向上天传递苍生盼望去除“旱荒水涝”的愿望。他在《天中塔记》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愿望,希望在此处建塔能够“普施法雨,则民无旱潦之灾……化饥馑而丰稔,则财用,自此余饶民歌化育,国庆升平”。

第三是要为亡灵超度,“更使枉狱之冤,魂听钟声,以解脱沟渠之饿鬼,受施食以超生,仰仗神力之大觉,天人而共证,菩提再邀,威德之弘拔幽明”。

天中塔的影响

因塔而建塔庙,开启了清代高旻寺的建寺史。相传高旻寺始建于隋,而后屡兴屡废,且数易其名。至清朝早期,三汊河口已经没有寺庙存世,吴惟华在三汊河口买下土地,主持建成天中塔后,三汊河口被称为宝塔湾,简称塔湾。塔下建起了塔庙,塔庙也就是清代高旻寺的前身。祝竹先生在撰写的《高旻寺史料》中深入考证后认为:“建塔先于建庙。塔成后才依塔营建梵宇三进为庙,庙亦以塔命名。建庙前无僧,建庙后始召集僧人侍奉香火。”现学界、宗教界大都认同这种说法。

天中塔及其塔下的塔庙一直规模不大,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三次南巡时路过天中塔(又名茱萸湾塔),见到该塔年久失修,颁内币略加修葺,以为皇太后祈求福佑。康熙四十二年(1703),第四次南巡时登临该塔,极顶四眺,南眺镇江诸北,北望蜀冈诸寺,有高入天际之感,于是书额赐名“高旻寺”。现在,在高旻寺的老山门上还嵌有康熙手书“敕建高旻寺”汉白玉石额。旻,意为秋季的天空。汉王逸赋《九思·哀岁》有“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句。康熙皇帝赐寺名“高旻”,就是指登天中塔时天清气朗,开人襟怀。康熙四十三年(1704)御制的《高旻寺碑记》中详细地记载了事情经过:“朕自三十八年奉皇太后鸾舆偕行,晨昏侍养。视河既毕,勉从舆请,济江而南,览吴会民生风俗。见茱萸湾塔岁久寝圮,朕欲颁内帑略加修葺,为皇太后祝厘。而众商以被泽优渥,不待期会,踊跃赴功,庀材协力,惟恐或后,不日告竣。旧刹式廊鼎新,壮严宏敞,兼以翚飞杰阁,凭高四眺,临大江,通南北。因书额赐之曰:高旻寺。勒文于石,垂示久远。”

高旻寺山门,上有康熙御笔“敕建高旻寺”石额

天中塔“福地新培,庶尽一方之胜览;词源倒泻,喜添几辈之文风”。作为高旻寺的主体建筑之一,因其高大雄伟,成为了大运河上的地标性建筑,游人沿运河南来北往,必经过天中塔;香客至高旻寺参拜,必登临天中塔。因为塔的美,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很多诗句。

其中有很多描写远望天中塔及塔影的诗词。如乾隆五言律诗《高旻寺》:“兰若青莲宇,浮图碧落天。名湾真不愧,埋雁亦堪传。”另一首写到“河干启梵域,塔影矗高旻。两字腾鸿号,千秋焕宝文”,这其中“浮图碧落天”“塔影矗高旻”写出了天中塔宛若立于天中,高耸入云的样子。再如:乾隆二十二年(1757)春夏之交,乾隆南巡返京路上再驻高旻寺时写的《高旻寺行宫即事》:“塔影遥瞻碧水隈,北来驻跸又南来。风光一日更春夏,俯仰几时经往回。”这首诗的“塔影遥瞻碧水隈”写的是在三汊河口平静的水面上天中塔的倒影,这是乾隆驻足大运河畔,看到天中塔水中倒影的场景。再如,乾隆十六年写有“碧汉云开,晴阶分塔影;青郊雨足,春阳起田歌”。这里的“晴阶分塔影”描写的是艳阳高照时分,天中塔的影子落在了高旻寺行宫建筑物的台阶上,被台阶分成曲曲折折的样子,这是乾隆在高旻寺行宫看到的天中塔日影的场景。

还有很多是描写登临天中塔后看到的美景的。如乾隆《题高旻寺天中塔》“绿野农欢在;青山画意堆。”描述的是他登上天中塔远眺,看到近处农民在绿油油的农田上耕种,远处青山隐隐犹如一幅水墨画的场景。又如乾隆曾赐天中塔“云表天风”匾,意在描述登临天中塔后,好似人在白云之上,如沐天风。再如:清代吏部尚书祁寯藻的《茱萸湾登寺塔》:“萸湾弭棹恰秋晴,塔顶初攀放眼明。一线界天瓜步水,万山衔日石头城。南朝王气馀金粉,北客乡心逐旆旌。罨画窗虚容久坐,数竿潇碧欲题名。”

高旻寺大雄宝殿

另有一类是描写聆听天中塔的声音的。描写天中塔风铃声音的诗人和诗句很多,如清代清恒所写的“塔顶无风铃自语,主人飘飘忽霞举”,写出了微风状态下,铃声的优雅。而对天中塔的铃声更为情有独钟的是乾隆皇帝,他六次南巡,六次均驻跸在高旻寺行宫,对于天中塔风铃的声响,他写了两次,一次是在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皇帝为高旻寺写有“潮涌广陵,磬声飞远梵;树连邗水,铃语出天中”,这其中“铃语出天中”指的就是来自天中塔的铃声。另一次是在乾隆二十二年,写给高旻寺的对联中有“塔铃便是广长舌;香篆还成妙鬘云”,他将天中塔风铃发出的清扬悠远的铃声比喻成广长舌(广长舌是指佛的舌头,出自于《大智度论》),意在表达天中塔风铃声音的优美和禅韵。

夜间的天中塔有点禅灯的传统,吴惟华在《天中塔诗·第九层》中写道“万盏禅灯昼夜燃,层层奇焰吐青莲”。清代焦山定慧寺住持清恒在高旻寺放生河亭观天中塔的夜景时,不禁写诗《放生河亭观高旻寺塔灯》,感叹“我来九月凉秋夜,满天月色灯交射,宝塔一层灯一层,灯光直上天光下。一更二更灯初红,照见隔水清芙蓉。十里五里灯尚见,明星隐约疏林中。”天中塔夜景之美,不言而喻。而清代厉鹗看到夜间的高旻寺行宫和天中塔却是另一番景象,他在《晚雨泊舟入高旻寺》写道:“龙宫晚沉沉,天人卫庭户。清泠七叶林,几点摩罗雨。门前为通津,方袍自安处。孤塔倒池深,定禽隐花聚。采真具扁舟,信步皆净土。睟容睇如空,心叩寂寞取。”诗中“孤塔倒池深”,描写的是寒夜冷雨中,天中塔给人以孤塔飘摇的感受,这也可能与诗人当时的心情和境遇不佳有关。

总体来看,天中塔高耸入云的伟岸、风铃清脆的声响、水中的倒影、晴日的日影,夜间的灯光以及登临天中塔看到的美景都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提供了创作灵感。据嘉庆《重修扬州府志》统计,乾隆南巡中六度驻跸高旻寺行宫,为高旻寺作的22首诗和楹联中,竟有8处与天中塔有关。作为一国之君,如此多层次、多角度描写了天中塔的美,可见乾隆皇帝对于高旻寺内的天中塔,是钟爱有加的。

高旻寺行宫图

天中塔的维护及兴衰

天中塔作为高旻寺的重要地标性建筑,寺僧对天中塔也是竭诚供奉,加强日常维护,晨昏洒扫。如乾隆三十六年(1771)夏初,天中塔塔顶出现漏水的状况,高旻寺和尚及时发现,并向官府禀报,请求修复。嘉庆年间,高旻寺住持方聚法师有《浴塔诗》记述了高旻寺僧人的日常扫塔经过:“晓起招淄侣,层层汲水浇。净光生七级,绀影耀重霄。宝鼎香缥缈,金铃语寂廖。云山凭纵目,万里海天遥。”

吴惟华天中塔后记碑

虽然对天中塔维护有加,但是万物皆有始终,乾隆三十年(1765)七月初五,天中塔被暴风吹折,塔顶金顶、轮套等坠落,塔身也受到损坏。同年,两淮盐商集资重新修建。新建工程从十月初三兴工,十二月初八铸造仰莲轮套和金顶。次年二月初十日竖立塔心中柱,三月十七日上顶合尖,历时约半年,新塔建成。

道光二十四年(1844),天中塔再次倒塌。9年后,咸丰三年至六年之间(1853—1856),高旻寺及行宫毁于兵火。三汊河口的寺庙及行宫荡然无存。同治年间至光绪中叶,高旻寺在严光和尚、理论和尚、月朗和尚等的主持下,募建殿堂,恢复庙宇,但是天中塔一直未能复建。

直至1930年,高旻寺住持来果大师发愿恢复天中塔。为绝水火之灾,拟建石塔,不用一木,选取苏州金山麻石为建塔石料,高旻寺自办大小船只四条,往来苏州、扬州,专门运输建塔石料。9月,来果大师派僧前往南洋一带劝募建宝塔和大殿。但由于当时经济形势不好,募钱有困难,因而改化宝塔上的玉佛。准备在宝塔上每门供一佛,八门九层,宝塔可供七十二尊玉佛。1933年,共化回大小玉佛七十八尊,铜佛一尊。民国二十四年(1935)农历三月初二宝塔正式动工修建,但仅修好一层,备好第二层石料,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建。

1983年,国务院正式将高旻寺列为全国重点寺观之一。1986年邗江县人民政府公布高旻寺行宫、吴惟华天中塔后记石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将高旻寺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高旻寺天中塔新塔,是在高旻寺第四十七代方丈德林大师的主持下于1998年建成的。新塔为钢筋水泥质,共9层,高86米。第一层塔周63米,向上逐层收身,各级回廊均保持2米宽度,佛塔外观呈八角形,八个翘脚上均有大风铃,风起时铃声浑厚响亮。巍巍天中塔,再现了当年的雄姿与梵音。

猜你喜欢
宝塔乾隆
论乾隆朝金川之战的影子腔演述
鹿寨江口宝塔与柳宗元诗
盛世之巅的一声叹息——《红楼梦》与乾隆前期政治谈片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纪晓岚戏乾隆
文化宝塔 魅力绽放
单宝塔诗
是谁找回了玲珑宝塔
宝塔加高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