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前身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春秋之前的文脉

2019-07-06 03:22何驽
大众考古 2019年1期
关键词:良渚陶器墓葬

文 图 /何驽

中国大运河位于中国中东部,地跨今天的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河南、安徽8个省级行政区,连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海河、黄河五大水系,从南到北全长1794公里。

蒋庄遗址良渚文化墓地

邗沟历次开凿线路图

大运河最早凿通的一段位于江苏境内,是现在大运河中的“里运河”河段,全长约170公里。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与中原的晋国争霸,于邗城(今扬州附近)城下开凿运河,北上至末口(今淮安),史称“邗沟”,于公元前484年完工,沟通了长江和淮河的水路。大运河于7世纪的隋代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13世纪的元代完成第二次大沟通。大运河分很多河段,其中江苏段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与水利功能,被称为“活的大运河”,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获得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共包括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以及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共计65处遗产。这些遗产根据地理分布情况,分别位于31个遗产区内。其中江苏省有25项,独占鳌头,占遗产点总数的38.46%。仅从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在江苏段的数量,就足以证明江苏段大运河带在中国大运河系统中的突出重要地位。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江苏段遗产点,仅局限于同大运河直接相关的遗产点。而实际上,大运河作为一个文化带的水流载体,其文脉在时间上的起源绝不止起自春秋时期,在空间上的辐射也绝不仅限于河槽之内。吴王夫差、隋炀帝、元世祖忽必烈,分别承担了大运河的草创者、联通者、疏通者的历史英雄角色,具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性,但大运河的线路或称路径的选择,却具有必然性。

隋唐大运河走势

如果仔细看大运河的线路图,不难发现大运河在山东中南段、江苏段至浙江段,几乎是与中国黄海海岸线平行的。早在中国史前时期,沿渤海、黄海、东海的近岸海上交通线是比较发达的,是沿海地区文化、物资、信息交流的重要通道。与之大致平行的是从山东微山湖,江苏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太湖至浙江苕溪一线,由天然湖、河勾连的水路与陆路接续通道,也是华东地区南北文化、物资、信息交流的主要水陆通道。这就是大运河的前身,我们可称之为“大运河前身文化带”。

重点遗址

在大运河前身文化带上,有一系列重要的史前遗址,以下举几个今江苏境内重要遗址为例。

青莲岗遗址

青莲岗遗址位于淮安宋集乡青莲村,面积约7万平方米,距今7000—6000年。出土陶器有鼎、钵、釜、小口罐、碗、支座、带流壶等。内壁彩绘陶器比较发达,是一支比较有特色的考古学文化。石器有斧、锛、凿等。还发现有建筑残块。该遗址应为一处较大的居址。

刘林遗址

刘林遗址位于邳州戴庄镇刘庄村,面积约2.4万平方米,距今6000—5000年。发掘墓葬100余座,出土石器、玉器、牙器、角器、骨器和陶器800余件。出现了社会分工、产品交换和私有财产。文化面貌上是青莲岗文化的遗绪。

花厅遗址

花厅遗址位于新沂棋盘镇花厅村北马陵山西麓,面积约30万平方米,属于大中型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墓地分南北两区,两区相距600米,已清理墓葬87座。南区墓葬属小型墓葬。其中M115墓坑长2.18米、宽1.43米、深0.33米,仰身直肢,人骨架保存较差,随葬品29件,包括玉珠1串(14颗,位于胸腹部位)、玉环4件(位于胸腹部位)、玉镯1件,另有陶纺轮1件、石纺轮1件、鼎6件、壶4件、豆3件、罐2件、盉1件、鬶1件、钵2件、杯2件。该墓是南区出土玉器最多的墓葬,可能为身份较高的女性墓葬。

花厅遗址M18出土器物

北区墓葬大中小型均有,随葬品多寡不一。其中大墓10座自成一个墓区,分布于南北长30余米、东西宽15米、面积达500平方米的范围内。大墓尺寸长达5米、宽达3米、深达1.5米,个别墓葬深达2.2米。10座大墓中,M16、M34、M20等8座墓中有殉人现象,其中M20等4座墓葬以少年或幼儿随葬,部分大墓殉人数2—5人不等。大墓随葬器物一般上百件,以陶器和玉石器为主,且部分大墓发现了婴幼儿殉葬。如M18,长3.23米、宽1.78米、深0.52米,墓主为青年男性,仰身直肢,胸部有玉琮1件;右侧有一具侧身的成年女性遗骸,男性右胸和脚后各有一具婴幼儿遗骸。女性随葬较多精美玉器和陶器,包括头部集中出土4件锥形器,其中1件琮式锥形器榫上配有1件长玉管,头骨附近另有零散分布的3件锥形器,可能为夫妻及小孩合葬,脚后的婴幼儿也随葬六七件陶器。整座墓葬中随葬品丰富,达64件,其中玉器25件,包括镯式琮1件、玉璧1件、玉镯2件、玉锥形器10件、玉坠3件、项饰1组、玉管2件、玉珠2件、玉环1件、柄饰1件、条形玉器1件,另有陶器近30件,石器5件,包括石钺4件,以及猪下颌骨2件。骨架头部近坑处发现一处镶嵌绿松石的红彩地面。M18出土扁腹双鼻壶、贯耳壶、折腹三足盘等属良渚文化晚期的遗物。

北区发现的中型墓32座,墓坑一般长2—3米、宽1—2米,随葬品大多在十几件,少数墓葬随葬品也达三四十件,以陶器为主,或有玉镯、玉璜、玉环、玉锥形器甚至玉钺等玉器及猪下颌骨等随葬。

北区小型墓共19座,仅容1人,墓坑小,随葬品偏少,一般仅1件,多为陶器,玉器极少,甚至无随葬品,往往与中型墓杂处。

足见花厅遗址社会贫富悬殊,社会复杂化程度很高。文化面貌以山东大汶口文化为主,但也有显然来自太湖区域的良渚文化的贯耳壶、“T”字形足鼎、阔把杯、有段石锛、玉器等出土。

龙虬庄遗址

龙虬庄遗址位于高邮虬龙镇北首,面积约4.3万平方米,四面环水,距今6600—5000年,以龙虬庄遗址为代表的江淮东部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区。遗址可分为三期,一期至三期均具有较浓郁的地方特色。一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可能来源于淮河上游的贾湖文化;二期中出现宁镇地区和太湖地区文化因素;三期中主要为太湖地区文化因素。遗址分为居住区和墓葬区,共清理墓葬402座,出土陶器、骨角器、玉石器等2000余件。墓葬规模与随葬品显示出男女社会地位、家族贫富分化均不显著。龙虬庄生业经济类型多元化,大致包括了采集、渔猎、家畜饲养和稻作农业等,其中稻作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改良种质来提高产量。遗址文化层中普遍发现人工栽培粳稻,将水稻栽培区从长江以南推进到淮河以南。遗址中出土一片黑陶片上刻有4个符号和一组动物纹样,多认为与文字有关。龙虬庄遗址面积不大,但物质遗存丰富,特别是栽培水稻与刻符陶片的出土,表明其功能地位不容小觑。

蒋庄遗址

蒋庄遗址位于兴化、东台两市交界处,分属兴化张郭镇蒋庄村及东台时堰镇五星村、双溪村,距今约5000年。聚落周边水系发达,聚落外围水网与泰东河相连,并通达长江。发现8座良渚时期房址。目前已清理良渚文化时期墓葬280座,随葬玉璧、玉琮的较高等级墓葬主要集中于墓地南部,而“平民墓”主要位于墓地中北部。这种不同等级墓葬间随葬品的差异,体现了对应的社会分层现象。随葬玉琮、玉璧的较高等级墓葬均为二次葬。其中烧骨二次葬墓主要分布于墓地的中东部区域,墓坑偏小,少量使用葬具,骨骼为白色碎块状,系异处焚烧后,再将焚烧后的遗骸入葬,多呈条形摆置,个别随葬玉璧,多随葬石器与小型陶器。蒋庄文化面貌可能属于良渚文化的又一地方类型,是良渚文化与当地文化因素融合后的产物。蒋庄遗址很可能是良渚文化的北部边疆戍边据点,战死的死者墓葬有一定数量。

赵陵山遗址

蒋庄遗址M110出土玉器组合

蒋庄遗址联排式房址F3

赵陵山遗址M77全景

赵陵山遗址M77出土玉饰

赵陵山遗址位于昆山张浦镇赵陵村,遗址土台平面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方形覆斗状,面积约1万平方米,最高处海拔10.5米,遗址的范围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台顶上是崧泽文化时期的祭坛以及随葬品不甚丰富的墓葬34座,出土少量镯、璜、管、隧孔珠、坠饰、兽形片状玉饰等玉器。除了崧泽文化遗存,赵陵山遗址还发掘了一批良渚文化墓葬。M77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长3.3米、宽1—1.15米、深0.3米。墓主为成年男性,葬具痕迹清晰,盖板表面发现红黑色装饰,盖板上发现龙首玦2件、玉珠2颗、隧孔珠1颗、玉镯1个,底板长2.9米、宽0.59—0.62米,由此可推测葬具为上下组合的长方形彩绘棺。出土随葬品共111件组,以单件计157件,其中玉器达123件。出土玉琮1件、冠状饰1件、龙首玦2件玉镯5件、锥形器4件、象牙镯2件、骨杆1件、石钺15件,陶器有鼎、豆、杯、罐等10件。M77是良渚文化早期等级最高的贵族墓葬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距今5000年前后良渚文化时期,太湖北岸及长江沿岸成为良渚文化的一个重要地方中心,如昆山的赵陵山祭坛与墓地、少卿山祭坛与墓地、苏州的龙南遗址、江阴高城墩墓地、常熟罗墩墓地、武进寺墩墓地等,都是良渚文化在该地区的重要聚落。

东山村遗址

东山村遗址位于张家港南沙乡东山村,距今7200—6000年。遗址分为居址与墓葬区。Ⅲ区揭露了一片专门埋葬大墓的墓地,其中包括一座马家浜文化末期的大墓M101以及一批崧泽文化早中期大墓。

M101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长2.9米、宽1.2—1.3米、深0.6—0.8米。遗骸保存完好,仰身直肢,头向北,面向东,墓主为成年女性,共出土33件套随葬品,其中陶器11件套、玉器21件、石器1件,陶器包括鼎2件、豆3件、盆1件、高领罐2件、圈足盉1件、平底盉1件、小罐1件,玉器包括玉璜5件(条形璜4件、桥形璜1件)、玉玦2件、玉管12件、玉管形饰2件,石器仅石纺轮1件。M101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马家浜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墓葬,标志着文明化、复杂化、城市化发展的起点。

东山村遗址M101出土玉璜

东山村遗址M101出土陶器

东山村遗址崧泽文化墓葬M93全景

M93出土玉饰

M90随葬品最多,达65件,属崧泽文化早期,开口5层下打破6层,方向340°,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长3.05米、宽1.7—1.8米,墓底长2.95米、宽1.6—1.7米、深0.4米,遗骸朽蚀严重。随葬品包括陶器33件(鼎4件、凿形足鬶3件、豆8件、罐9件、壶4件、盘1件、盆1件、大口缸2件)、玉器19件(玉璜1件、玉镯2件、玉玦6件、耳珰3件、玉管4件、管形饰1件、饰片2件)、石器13件(石钺5件、石锛2件、石凿1件、石锥1件、砺石4件)。有形制特殊的石钺随葬说明当时已经出现王权观念。

东山村遗址是环太湖地区同时期面积最大的遗址之一,是环太湖北部地区的聚落中心,早在6000年前就开始了不平等的社会复杂化。崧泽文化时期,以石钺为象征的王权观念开始形成。大墓精美而丰富的随葬品,显示出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北阴阳营遗址

北阴阳营遗址位于南京鼓楼岗西北金川河二级台地上。遗址范围仅3000余平方米,距今6000—5000年。该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被命名为“北阴阳营文化”,很可能是本地文化与薛家岗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汶口文化结合的产物,分布于江苏宁镇地区和皖东南地区。

北阴阳营遗址出土雨花石

北阴阳营遗址分为居址与墓葬区。墓葬常见玦、璜、管、珠等玉石装饰品,软玉质地占39%,表明了长江下游地区用玉的第一个高峰。陶器以红陶为主,少数器皿内壁或外壁施红彩或黑彩。墓葬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如M33为仰身直肢葬,随葬器物33件,包括陶罐、陶鼎彩陶碗、小陶鼎、小陶豆、小陶罐各1件,石锛9件,石斧4件,石凿、骨镞、角锥、玉玦各1件,玉管10件。玉玦位于头部,玉管位于胸部,其余器物分置于头、胸、腹及两腿之间。大多数墓葬则随葬1—10件随葬品。磨制石器非常精致,穿孔斧、穿孔锄、七孔石刀很有特点,磨制石器技术高超。

三星村遗址

三星村遗址位于金坛西岗镇三星村,面积约10万平方米,距今6500—5500年。遗址内清理墓葬1001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角器、牙器、蚌器等4000余件。典型器物为腰檐釜、釜形鼎等,很有特色,学界称之为“薛城文化”。墓葬的贫富分化比较显著,随葬品一般5—6件,个别的多达10—20件,部分墓中甚至无随葬品。M38为中年男性,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10件,包括一把长53厘米的带骨牙质墩、瑁的石钺,以及陶尊、陶罐、陶鼎、砾石、骨锥、骨匕、鱼骨等。

M636为青年女性,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15件,包括4件精美的刻纹骨板,以及陶鼎、陶器盖、陶钵、玉玦、石料、骨环、骨匙、骨簪、骨片、象牙柱形器等。

以这两座墓葬为代表的社会上层,男性首领掌握象征权力的钺,而女性首领则掌握精美刻纹骨板一类的特殊遗物。

大运河前身文化带江苏段文脉分析

通过上述几处典型史前遗址的分析来看,大运河前身文化带江苏段史前时期有着如下几个特点。

多元文化与技术的汇聚

史前时期的大运河前身文化带江苏段,东濒黄海,北与以山东为腹地的海岱文化圈为邻,南与以太湖、杭嘉湖地区为腹地的太湖流域文化圈交错,西接以安徽东南为腹地的淮河流域文化圈,因此在文化上、动态格局上表现为大汶口文化与崧泽—良渚文化的南北拉锯进退,淮河流域薛家岗文化的渗透。这样多元文化的汇聚与流动,带来的先进技术在此汇聚,如栽培水稻、纺织、高水平的石器加工、玉器加工技术等。

本地特色文化在夹缝中顽强生存

尽管南北文化圈在此拉锯,薛家岗文化向东挤压,本地特色文化仍以文化孤岛的形式在夹缝中生存,如青莲岗文化、北阴阳营文化、三星村文化类型等,都颇具地方特色。

本地社会复杂化起步较早、程度较高

以东山村遗址大墓为代表的社会,早在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华东地区最大、最豪华的墓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高、社会复杂化程度之高超出了学术界以往的认识。

本地社会经济基础很可能是商品经济

笔者曾经提出长江流域史前文明的商品经济基础特征,其中包括史前时期的大运河前身文化带江苏段。根据前文介绍,刘林遗址已经出现了产品贸易和私有财产的迹象。东山村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权贵的出现,很可能是建立在石器商品加工与玉器装饰品商品加工业成就的基础上。东山村崧泽文化最大墓葬之一——M90墓主头部摆放石锥、砺石和一堆解玉砂,表明东山村的“贵族”即领导层,原本是治玉的匠人。刘斌先生分析认为良渚遗址反山墓地的大贵族自己就善于治玉。笔者以为,正由于社会分工尤其是工商业社会职能分工很可能是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因此社会的分化与等级化,并不发生在氏族或部落(社群)的内部,而发生在不同社会分工或技能的氏族或部落(社群)之间。北阴阳营的石器工业则很可能在当时形成沿长江的石器与玉器贸易圈。总之,大运河前身文化带江苏段史前时期社会复杂化、文明化起步较早,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本地的商品经济成熟并成为社会经济基础。

此后,夏商至西周早期,大运河前身文化带江苏段文化一直处于衰落状态,一蹶不振,很少发现重要考古遗址。大运河前身的文脉通道可能一时中断。

至西周晚期开始,从安徽地区东传的土墩墓文化特征,为吴越文化在本地的振兴提供了强烈的推动力。大运河前身的文脉通道方向转为东西联通为主。汉魏之后,大运河前身的文脉通道才再次逐步恢复到南北为主、东西为辅的方向上来。

通过江苏段大运河前身的文脉通道简单的考古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大运河前身江苏段文脉特征为:南北通道、文化汇聚、技术荟萃、本地特色、商品经济。今后大运河江苏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利用与开发,都应该考虑从7000年以来积淀下来的文脉特征,才能保证绿色的、可持续的发展。比如从大运河前身江苏段文脉特征总结出来的战略指导思想,可以认为是市场经济为本,鱼稻为本土特色(鱼禾为“蘇”),交通为途径,工业倾向高精尖,技术荟萃与创新,文化呈多样性包容性,可用于江苏段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及江苏经济地理区位发展。其核心是“汇通特色”:汇,包括文化、技术、人才、商品、信息、资金等;通,是将所汇聚的要素流通起来,搞活起来;特色,就是保持本土特色不能丢,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本地文脉不能断。

另一方面,夏商至西周早期,大运河前身的文脉通道一时中断的原因,更需要深入地探讨与深刻地反思,以避免同样的悲剧重演。比如,夏商至西周早期恰逢长江中下游地区以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史前商品经济文明包括海岱地区,遭受重大挫折,社会文化、政治全面大衰退,中原和半月形带“农牧交错带”地区崛起,江淮及海岱地区进入社会文化发展休眠期。以小农经济为代表的中原一枝独秀,占领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文明的中心转移到半月形带,从根本上消除了大运河前身文化带的通道功能需求以及自身的造血功能,导致其一时中断。

西周晚期至东周时期,随着吴越接受了以中原为主导的小农经济基础,重振大运河前身文化带吴越段的社会文化与经济,但是并未全面恢复大运河前身文化带的通道功能。直至隋代,出于中原帝国的南北政治统一、全国资源调配等国家战略目的,才全面恢复大运河前身文化带通道功能,并实现了水路交通化,从文化带物化为交通线。

猜你喜欢
良渚陶器墓葬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前史时期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陶器制作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西戎墓葬葬俗初探
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
80件实物、99幅图片首次揭秘——良渚古城申遗全程
良渚古城
良渚人有文字吗?
河南洛阳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墓葬
中国古代陶器:火与土的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