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恒梅
【摘 要】独立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对于人才培养、就业等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着重分析独立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从校方的引导方向、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方综合探讨现有校企合作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独立学院的校企合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独立学院;校企合作;问题;对策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特殊的办学模式与性质决定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更加需要契合度。
校企合作是学校谋求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相对应人才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目的在于学校培养的学生所学专业与企业岗位需求有效结合,学校与企业实现互补,资源共享,是学校与企业共同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独立学院是高校校企合作的另一生力军,校企合作实现了独立学院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企业输送了优秀的人才,企业从高校中选拔合适的人才到岗,大大减少了人才招聘存在的人力、物力等成本共建校企双方的“双赢”,然后,由于人才就业市场的变化、学校培养人才方向的衔接性脱钩、学生综合技能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在看到校企合作优势的同时也发现存在不足,通过分析民办高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以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的延续性缺乏一定的规划性,缺乏健全的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双方通过前期洽谈达成初步的协议,企业能满足校方实习实训工作的需求,但是在实际开展合作的过程中,由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公司转型等问题无法满足协议中的实习实训人数、实习专业岗位提供等问题,在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前期工作开展一般较为顺利,然而在中期及后期校企关系沟通都缺乏一定的长效机制管理。
(二)就业市场岗位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脱钩现象
校企合作的初衷在于让在校学生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用所学专业顺利运用到就职岗位,但是由于就业市场存在变化的因素,特别是IT 行业、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就业市场需要的人才偏前沿,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紧密地与市场相结合,导致一般本科四年培养的人才与就业所需有所差异,设置前沿的专业三(四)年前培养的目前可能存在市场饱和或者更新,专业与岗位职责需求不匹配,专业设置与市场存在一定的脱钩现象。
(三)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差异在校企合作中的存在供需不平衡现象
校企双方的人才培养是存在衔接性的,基础性、理论性、应用性三者有机统一才能满足现有的人才需求,T字型人才更多倾向专与全的融合,不同行业的市场发展前景对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双方存在不一致性,它需要学校、企业、学生的共同参与,学校培养什么的人?企业需要怎样的能力?学生能提升哪些综合素质?由于三者的参与融合度不高,很难形成联动性的培养方案,因此造成学校培养出来的人不适合企业的需求,存在一岗多需或一岗难求的现象。
二、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校企合作的重视度有待加强
目前部分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只是为了满足一时的人才需求或者产品的推广使用,并未形成专门的校企合作机制,这样的校企合作很容易导致工作开展中断,没有达到校企合作的真正意义所在。校企合作的专人专事机制有待完善,校企双方中的人员变动都合作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校企合作工作的宽度有待拓展
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应根据双方拟定的协议内容有序开展,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应是随着国家形势政策、公司的发展、市场的导向不断拓展才能保证工作鲜活度,部分企业合作只是停留在常规的人才需求招聘,人员需求较少,需求不稳定时容易出现合作瓶颈问题。
(三)校企合作工作的深度有待挖掘
校企合作中缺乏一定的造血性及延续性,校企合作取得良好效果需要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合力,学生的满意度是衡量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的一个平台,平台的主角是否受用,是否受益都需要客观的评估反馈,然后在校企合作中容易忽略学生群体或者评价体系不够客观、科学。
三、校企合作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全面考察合作企业的资质,以职业发展的眼光把握好入口关,形成良性循环。
第一,在校企合作正式开展的前期,校方要对即将开展合作的企业进行全面的考察,不管是学校主动联系的企业,还是企业到校寻求开展合作,校方应本着以人为本,负责的态度着重对企业的资质包括企业的资历、现有的发展及未来的市场走向等都需要进行甄选,本着“优势互补、共赢共享”原则洽谈,专业设置与岗位需求的匹配性,企业的管理经验、技术人员的经验等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是否完善、有无专门的校企合作开展的人员都对未来开展合作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二、校企合作中期,加强校企合作双方的沟通联动性,根据协议及拟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不能落实各项目标的实施,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第三,总结探讨,在实际开展工作中,双方要不定期的进行工作的总结,总结不足,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发展方向。形成企业乐意接纳,校方放心培养的良好局面。
(二)校企双方联动多方位探讨人才培养的途径
首先,校方要结合实际情况成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姐,由专人负责,人员构成合理,应包括领导及专业负责人、就业工作小组成员、宣传媒体人员等,各方全面探讨校企合作的各项工作,对开展的校企合作进行客观的评估。
其次,校方主动邀请企业中的资深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专业设计、课程等,企业给予的建议对于人才培养的共同构建更贴合市场的需求,
最后,创新校企合作新形式,超越常规的人才招聘的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创新合作模式,如根据专业特色设计成立人才培养工作室,引进企业高技术人才的企业导师制等。校企合作应该是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线面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共赢共享。
(三)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第一,建立校企合作双方制度的长效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双方对于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章程等形成规范。使工作规划化、系统化。只有这样,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才能做好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第二,建立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校企合作取得较好效果的有效办法。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加入激励机制,保证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如独立学院中实施的企业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聘请企业中资深的技术人员、企业高管到校开展专业技术讲座、职业生涯、就业创业指导等都需要给予一定的激励,可举行颁发聘书仪式,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聘用人员给予一定的报酬,与此同时,通过网络新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扩大校企合作的影响力。
第三,完善校企合作效果的评价体系,校企合作的的双赢可以转换成共赢或者多贏,校企合作效果满意度高,成效好,赢在国家,赢在学校,赢在企业,赢在学生,多赢的局面在工作的总结中需要完善评价体系,包括科学的问卷满意度调查,实地考察验证,对学生开展的个人访谈等,建立系统、规范、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促进校企合作的评估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校企合作的发展空间很大,需要不断地尝试探索、创新发展。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应发挥自身优势,把政府支持的政策充分运用到校企合作工作中,在学校、政府以及企业的共同合力下,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立舒 , 晁尚风 , 张玲 , 霍德才 . 民办高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
[2]潘昱州,彭荔,雍敦全.独立学院实施“校企合作”的优势与劣势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