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少敏
【摘 要】《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指明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施中的基本任务,并提出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要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来发展。基于我国当前所处的时代特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尤为关键,但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却最容易被忽视。即使有部分一线教师已经明确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也会因为缺乏在教学中落实它的方法而无从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达成“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可以运用当前国际上的盛行的科学教育模式——HPS教育来开展教学活动。HPS教育提倡将科学史、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融入课堂教学中。其中生物科学史在展现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培育并深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物科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解释生命现象,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生命价值、生命伦理等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生物科学社会学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交融,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崇高的社会使命感并自觉履行社会义务。可见,HPS教育与社会责任这一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内容比较契合,利用HPS教育有利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达成。
【关键词】课程理念;核心素养;社会责任;HPS教育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新课标)是在十九大提出的“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的指导下,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优秀成果修订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涉及多方面,本文只探讨其中学科核心素养的“社会责任”这一素养及其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几点思考。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关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已成为一种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的谈话中有不少关于青年人社会责任的论述。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作为国家的未来与希望,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同时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是社会责任感形成和发展主要阶段。加上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期,因此将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部分就突显出其时代意义。
(二)社会责任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后天习得的终身受益成果,是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新课标指出生物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其中“社会责任”是新提出的一个核心素养,指的是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和关爱生命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1]。
因此,作为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社会责任”是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困难
(一)由生物学科的特性决定
生物学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不像语文、政治、历史等文科那样,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思想情感的教育。因此长久以来高中生物教师都不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生物教学的目标之一。查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文献资料,发现文献数量非常少,而且几乎都是从提高学生爱惜保护绿色植物和节水护水的环保方面来展开讨论。这对于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二)缺乏落实“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有效指导
一直以来,在考試压力下,一线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关注点几乎都是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偏向于选择与考试成绩相关的文献。加上“社会责任”是高中生物新课标新提出的核心素养,相关的研究资料也很少。本文用“生物教学”与“社会责任”作为标题和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检索,只检索到相关的论文共23篇。因此即使有部分一线教师已经明确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但因为缺乏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方法指导,往往也只能保持在原来避而不谈的教学状态。
三、HPS教育模式
(一)概念界定
HPS的英文全称是History ,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即“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倡导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融入科学史、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的内容。
(二)我国学者对HPS教育模式的研究
我国最早关注HPS教育的是清华大学的刘兵教授,1997年,刘兵教授在《基础教育改革与科学史——从美国的<2061计划>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谈起》中,第一次论述了HPS内容教育的价值[2]。此后20多年里我国学者对HPS教育模式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HPS教育模式对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作用。
通过查阅HPS在生物教学中的研究发现,将HPS融入生物教学的起步晚而且研究很少,第一篇是《HPS教育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07. 陈明林),一直到2019年共计14篇,主要都是研究HPS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学本质的理解,关于HPS教育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关系的研究较为空白。
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HPS提升学生社会责任的方法
要在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达成“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可以运用HPS教育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HPS教育模式提倡将科学史、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融入课堂教学中。其中科学史在展现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培育并深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解释生命现象,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生命价值生命伦理等社会责任感;科学社会学能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交融,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并自觉履行社会义务。可见,HPS教育模式与社会责任这一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内容比较契合,利用HPS教育有利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达成。
(一)科学史教育对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
生物学科学史包括了科学家对生物科学的研究过程,体现了科学家尊重事实、勇于创新、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家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精神。在生物教学中重视生物科学史教育,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是解决人类和生物界面临的种种难题,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同时知道有很多的生物科学研究正是基于科学家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而产生的。
在重视生物科学史的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生物科学史中所体现的社会责任价值,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社会责任在推动人类进步的作用,激起学生形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例如在“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这一科学史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可以通过重演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史,让学生体验科学家的艰辛,深刻理解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每一位为生物膜结构研究作出贡献的科学家,虽然他们因为受社会背景、技术条件,自身知识等条件限制,出现了各种各样认知上的错误,但他们身上体现的科学精神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崇高的使命感。
(二)科学哲学教育对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
科学哲学注重对科学本质和概念的理性剖析和哲学思辨,科学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逻辑学问题,它的方法是理论与实际、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生物科学哲学能促使学生多元化、批判性地去思考生物科学,并因此建立起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应用生物科学哲学教育,通过从哲学角度解释生命现象,能够培养学生形成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哲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各种社会议题,能以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参与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哲学教育也能帮助学生学会辨别迷信和伪科学,养成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和关爱生命等知识的好习惯;生物科学哲学教育还可以帮助学校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因此,利用生物哲学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命价值生命伦理等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三)科学社会学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科学是社会的产物,反应社会的价值和观点,并受社会环境和社会价值的影响。通过应用科学社会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用心去挖掘出可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各种因素。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对与生物学知识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教会学生尝试用生物科学知识进行判断和解释,關注事件的发展,关心事件中的人物,为事件中问题的解决出谋献策等。例如现在通过手机微信传播的各种生物伪科学和反科学谣言泛滥,教师利用此机会,教会学生不仅要懂得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进行辨别,还要承担起“兼职辟谣”的职责,特别是为身边的亲友进行辟谣。学生在运用自己所学所能去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再比如在新课标选修一“稳态与调节”这一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应将科学理论与生命健康及日常生活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例如讨论器官移植与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关系、干细胞移植的价值、过量激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滥用兴奋剂的危害、毒品的危害等,让学生学会能够主动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五、结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采用的方法应该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只是初步探讨了利用HPS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做法,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引起高中生物教师对社会责任这一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关注。毕竟只有教师改变观点,关注学生真正的成长,重视学生价值观、思想情感、责任态度的培养,才能做到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出发,把学生培养成有能力有担当的新一代人。
【参考文献】
[1] 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稿) 2016年7月20日版
[2] 刘兵,基础教育改革与科学史——从美国的<2061计划>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谈起[J].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