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璐
【摘 要】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毕业生人数仍成增加趋势,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已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义、基层就业分类以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具体措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高校基层就业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
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就业形势愈发严峻,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不断增多,广大基层和农村存在着一定的人才匮乏情况,特别是西部以及艰苦边远地区尤为明显。因此,要高度重视人才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才能有效缓解基层单位就业压力,实现学生满意就业。
一、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
積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基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毕业生就业的热切关怀,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全方面发展。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脱贫致富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使各高校毕业生对当代社会、现阶段国情的了解更加深入,也使自身的思想、品格、意志有所提升。对于基层人才队伍素质的提升,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分类
1.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
根据国家规定,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工作,如果原籍在中东部,则可来去自由,并提前定级,职务评定标准和技术资格也会适当放宽,工资标准有所提高。对于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毕业生,户口可根据本人意愿决定是否签到工作地点。工龄达到5年以上者,具有去除直辖市外的地区或原籍就业的机会,单位落实后,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相关机构也会为其提供免费代理服务。去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毕业生,达到一定服务年限者,国家将为其偿还在校期间的助学贷款本息。
2.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后,除国家限制的个别行业外,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在3年内可以免交。毕业生到基层创业者可享受相关的信息服务,资金不足有贷款需求的同学还可申请一定的小额贷款担保或贴息补息。对于那些灵活就业如个体经营,从事自由职业和短期职业的毕业生,各级政府将在户籍管理和劳动关系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
3.到各类中小型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
非本地生源毕业生面向省会及以下城市的非公有制单位工作则会取消户口限制。高校毕业生去中小企业或非公有制单位就业,职称评定时应与国有企业员工同等对待。在遵守规定程序下,科技工作者申请科研项目和经费、申报专业相关科研成果的荣誉称号时,要予以鼓励和重视[1]。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凡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者,其缴费年限也可算为工龄。
三、高校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具体措施
1.多种形式扩大宣传,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各高校要通过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提高学生对于基层就业意义的深入了解。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自觉选择到基层锻炼成长成才。同时也可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帮助毕业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提早摸清就业形势,为祖国基层奉献青春。对于基层就业中的突出典型,学校媒体部门应大力宣传、实时报道,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基层就业舆论导向。
各高校应及时做好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将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纳入就业课程体系,并对有意愿的同学进行集中培训,针对面试技巧、择业方向、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指导,使学生正确处理个人成长、事业发展与国家需要的关系[2]。踊跃到祖国需要处干一番事业,实现自我价值。
2.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加强与职业介绍和人才交流机构的沟通,做好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服务工作。要积极选调、选派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在农村从医从教,并积极落实奖学金政策,为家庭困难、有志到基层从医从教的学生颁发相应奖学金。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训,为到基层创业的毕业生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大力支持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此外,还可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中小企业、非国有经济单位就业以及到煤矿、地质等艰苦行业一线就业。全方面、多角度促进毕业生基层就业。
3.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从社会就业角度来看,毕业生就业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项艰巨且长期的任务。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相关体系,落实相关政策,以人才强国战略为指导思想,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抓紧抓好。同时,高校就业相关部门应对工作中遇到问题和情况及时作出调整,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政治上爱护、工作中关心在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3],努力为他们创造最有利的就业条件。
【参考文献】
[1]马琪山. 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初探[J]. 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9):13-15.
[2]朱春花.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28-30.
[3]何土凤, 刘俊彦. 中国青年人才发展状况研究报告[J]. 中国青年研究, 2018, 273(11):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