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2019-07-05 18:43坎佩
智富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

坎佩

【摘 要】目前,中国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政府已经落实多项举措进行农村扶贫。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扶贫的发展阶段,误区以及模式创新进行分析,旨在为后期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相关资料。

【关键词】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

对于贫困的消除一直是由古至今的难题,而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要消除貧困、实现共同富裕,这同时也是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大规模扶贫措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根据前人的资料可知,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远远大于70%。随着社会发展,中国对于扶贫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将扶贫作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并提出了以扶贫为核心的农村振兴战略,这一策略可以使处于贫困线上的农民逐渐脱贫致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也是中国未来扶贫的指导思想,对于如何具体扶贫,解决农村问题,有关部门提出要将现代技术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应当对扶贫的模式进行创新,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彻底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一、中国农村扶贫阶段

自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农村的扶贫事业效果显著,中国农村的生活条件,农民的基本素质和修养以及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2020年完全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问题,所有的农村贫困地区和人口一起实现全面小康。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从7.7亿这一庞大的数字骤减到三千多万人,贫困率低至3.1%。这四十年里,中国的扶贫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这些时期展现了中国扶贫事业的变迁和历史发展轨迹[1]。

(一)1978年至1985年

1986年以前的扶贫主要目标是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从而使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消除贫困,解决温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政策的第一步就是对土地经营制度进行改革,即将原来的集体经营制度改变为家庭承包经制。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以前政策对农民的束缚,同时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土地产出率。此外市场经济也逐步崭露头角,逐渐代替市场管控。这个时期中国贫困人口以每年一千七百多万的人数递减,贫困发生率下降14.9%至14.8%。

(二)1986年至1993年

这个阶段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有效实施,中国的经济也快速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地区由于诸多原因的阻碍,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因此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也渐渐加大,进而导致中国的农村发展不平衡。对此,国家也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对扶贫给予专项拨款和优惠政策。此时的扶贫模式已经对传统的“帮扶式”和“救济式”进行了调整。这个时期中国贫困人口以每年六百四十万的人数递减,贫困发生率下降6.1%至8.7%[2]。

(三)1994年至2000年

由于中国的地理因素和政策影响,农村贫困人口呈现了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尤其是沿海农村和边疆农村两者的发展轨迹截然不同。这种情况下,在九四年的三月,国家下发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也标志着中国的农村扶贫进入了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时期。

(四)2001年至2010年

2001年6月国务院下发的扶贫开发刚要着重强调了扶贫工作的基本单位,以村为单位,通过设立目标任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参加到扶贫开发中。同时,国家切实结合地区发展状况,在全国范围内将14.8万个贫困村规划为重点扶贫地区,约占中国行政村总数的五分之一,并且所选的平困村偏向边疆地区。所选的贫困村总人数占中国农村贫困人数的八成,是长久以来国家扶贫的重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要建立新农村的基础就是要实现全面脱贫,而后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来说就是要在农村全面实行深化扶贫才能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严格执行扶贫工作,使中国的扶贫事业走上了历史的新台阶。截止到201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剩下了2688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8%[3]。

(五)2011年至今

自2011年以来,中国的农村扶贫强度前所未有,这个阶段中国的扶贫目标是要消除绝对贫困,并将14个相邻的特困地区规划为扶贫开发重点区块。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概念,中国贫困地区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目前,中国贫困人口的数量正以每年一千多万人口的速度递减。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脱贫致富道路,中国农村扶贫事业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效果最为显著,这说明“精准扶贫”这一概念为中国农村的扶贫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脱贫致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四十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的扶贫事业效果显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理论。

二、扶贫过程中的误区

中国幅员辽阔,社会情况复杂,各地资源各有优劣,经济状况不经相同,导致在扶贫过程中贫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凸显,进而导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扶贫事业存在几个共同的误区。

(一)忽略了精神扶贫

由于中国的扶贫工作任务量大,工作繁琐,时间短,某些地方政府只重视数字上的变化,没有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从根本上考虑解决扶贫问题,通常在面对农村贫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对物质上问题的解决,忽略了当地人民精神上的贫困,如文化、伦理等。这种精神上的贫困会极大地限制扶贫事业的开展。尤其是在一些深度贫困的地区,他们在教育、民风、文化道德,治理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缺陷。若是这种精神上的贫困没有解决,则扶贫工作很难落到实处。

(二)评判标准过于单一

长久以来,我们评价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是以人均收入作为指标的,但是实际上造成农村人民贫困的因素诸多,人均收入并不能作为绝对指标,它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标准。单纯的以收入来判定是否是贫困表明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还没有向现代化发展。因为农民的收入计算结果有很大的不可靠性,要想以标准化的表格形式很难精确体现。此外,贫困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要判定一个家庭是否为贫困户,是否有能力脱贫都要从多重角度进行综合判断,包括收入的来源,是否稳定,在医疗、教育等民生方面是否有保障,同时还要看民众的认可度。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猜你喜欢
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
关于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证监会“扶贫”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
浅论中国当代社会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