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星
【摘 要】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浙江省乡村初步表现出后生产时期的特征。在后生产理论的视角下,“强调粮食质量、环境保护和生态服务等多种功能的社会生产方式”等一系列内容交织发生的过程,导致了乡村发展阶段的转变。本文在可查据的数据信息范围内,分析目前浙江省的乡村发展概况,尝试论证:浙江省乡村经济发展环境即将或已经进入后生产主义发展阶段。
【关键词】后生产主义;乡村;后生产主义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解决温饱问题,我国农业生产的首要目标是增加粮食产出,农产品生产是农村的主要功能,自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农业生产与农村社区也发生了巨变。随着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农村的生产功能降低,农民从粮食生产中获得收益正在逐渐减少,农民大量向城市流动成为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民工,导致农村地区劳动人口减少。以此同时,在大城市周边及东部发达地区的许多农村地区,由于休闲旅游业、设施农业迅速兴起,农村的非农功能增强,农村经济朝向多样化发展,后生产主义的特征逐渐显现。
一、后生产主义概念
在20世纪90年代,“后生产主义”是被乡村地理学家们普遍使用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力图解释当代农业发展与变化的趋势,并使之理论化。这一理论认为,农业的重点逐渐转变为对生态系统服务与文化景观保护等社会需要的满足。农业后生产主义被视为是从生产主义渐进地调整到永续乡村发展的阶段过程,方法上包含粗放、农场多样化、农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以及强化农产价值的重要性(Woods,2005)。农业后生产主义的研究随后更扩展到关心乡村生活、乡村持续性发展、区域肉食物供应链变迁、及农耕和其它乡村活动的整合(Lockie et al,2006)。因此农业后生产主义可视为是农业或乡村转型的过程,不仅关心农业生产的部分,也关心农地上农业食物的生产、消费与品质,进而扩及到乡村整体的发展。国外学者Wilson与Rigg (2003)指出后生产主义乡村发展包含6个指标:农业相关政策改变、有机农业兴起、逆城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决策纳入环境非政府组织团体、消费乡村、农场活动多样化。近年来国内学者也逐渐加大了对后生产主义理论的研究,毛丹,王萍(2014)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全球经济体系发生重构,一些国家的农村地区失去了农业生产,产生“去农业”现象,乡村中出现没有农业存在和在农地上从事其他要素的经营,出现消费和功能的多样化。
二、浙江省后生产主义趋势特征
(一)乡村发展非农化趋势明显。浙江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乡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乡村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但当前农产品价格的低下,导致乡村农产品增产不増收,使得乡村中大多数农户放弃农耕寻求另外的出路。而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给农村的土地带来了新型的创收渠道,文化农园、休闲度假乡村、乡村旅游农业、农家乐、民宿等新兴产业不断的涌现。就目前的浙江省大部分乡村来说,其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转变,浙江省乡村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非农化趋势。2016年浙江省有农家乐特色村1103个,特色店2381个,经营农户1.9万户,直接从业人员16.6万人,接待游客2.8亿人次,全年营业收入291亿元。2017年浙江省育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1155个、特色点2328个,农家乐经营户20463户,从业人员16.8万人,带动就业45.4万人。接待游客3.4亿人次,增长21.6%;营业总收入353.8亿元,增长20.5%,其中,直接营业收入281.3亿元、销售农产品等收入72.5亿元,分别增长20.6%和19.9%。
不仅是农村农业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农民就业也逐渐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2016年浙江省“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32.2万人,其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9.4万人,实现转移就业7.3万人,转移就业率为83.6%。2017年浙江省“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46.6万人次,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9.7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5.2万人。
(二)逆城市化现象出现。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曾强调:“城镇化、逆城镇化两个方面都要致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也不能衰落,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近年来,浙江省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逆城市化”现象也不容忽视。浙江省的“逆城市化”现象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乡村休闲旅游人数大量增加;经过几年发展,浙江省已有120多家乡村旅游点被评为国家A级景区;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7个、示范点20个;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95个;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2家。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前三季度,浙江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3亿人次,实现旅游经营总收入267.5亿元。二是从大城市到小城市和乡村异地养老的现象越来越多。近年来,城市老年人结伙搭伴到农村养老,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三是城里人到乡村、小城长期居住,带动乡村重新繁荣。在浙江省丽水市、杭州市乡村中都出现了一些来自全国各地形形色色人的聚居点,这些城里人的到来,使乡村生活重新活跃起来;四是一些进城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以及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创业和就业,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注重农村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自新农村建设开始以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在我国的乡村建设中一直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2003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为龙头的城乡统筹发展工程拉开序幕,浙江省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建设,又先后开展了“五整治一提高”、“美丽乡村”、“五水共治”等民生工程,积极营造优美整洁的农村人居新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观;到2013年底,全省共有2.7萬个村完成环境整治,村庄整治率达到94%,成功打造了35个“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
浙江省2016年全年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4173个,受益农户115万户;开展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村230个。截止年底,86%建制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开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村4500个,占建制村16%。2017年浙江省全年新增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村6675个,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建制村覆盖率100%;新建公厕3397个。在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一般村705个。新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县6个,建成“美丽乡村”风景线136条、整乡整镇“美丽乡村”乡镇142个、“美丽乡村”精品村(特色村)795个。
【参考文献】
[1] 王瑞璠,王鹏飞后生产主义下消费农村的理论和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5.
[2] 龙花楼,李裕瑞,刘彦随.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2009,10.
[3] 刘祖云.刘传俊.后生产主义乡村:乡村振兴的一个理论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