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

2019-07-05 18:43马越
智富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表现对策

马越

【摘 要】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青海省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旨在通过阐述青海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从而说明青海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成因,最后提出来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青海省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对策

一、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就青海省生产总值来说,1993-2002年期间GDP由109亿元增加至340亿元,此期间生产总值平缓增长,2003-2017年期间GDP由390亿元增加至2642.80亿元,此期间青海省经济快速增长,GDP增速较快,但是青海省城乡间经济发展、区域间的经济水平、产业间的经济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逐步出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趋势。

二、青海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和成因

(一)青海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1.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青海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的一个表现是城乡间发经济发展不平衡。首先青海省城市的发展质量以及规模与农村不平衡,其次城市居民的收入、消费均远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获得感高于农村居民。

2017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6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62元。分地区来看,分别从西宁市、海东市、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海南州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比较

图1为2017年青海省各地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说明青海省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别较大。同时,青海省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的供给短缺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现。其中公路、铁路、航空的供给在城乡之间不平衡,其次教育、医疗保险、社保、养老机构在农村的数量少,远远落后于城镇。

2.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之一。青海省共划分为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也是经济、政治、文明、交通中心。2017年,西宁市生产总值1284.91亿元,黄南州生产总值79.01亿元,海西州生产总值526.19亿元,海北州生产总值82.91亿元,玉树州生产总值64.38亿元,海南州生产总值145.82亿元。其中,西宁市和海西州的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高,经济综合实力相对较高。根据2017年的青海省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来看,青海省的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3.产业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产业间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之间的不平衡,以及农业内部、工业内部、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青海省利用资源禀赋,形成光伏发电、盐湖钾肥、铝电联营的特色工业,同时,也形成了以高原旅游的服务业。但农业内部,工业内还有第三产业内部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因为青海省的第一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而且农牧产品数量多,但品种和结构单一,缺乏科技化和先进技术。工业内部里,重工业与轻工业发展不平衡,青海省第二产业多集中于粗放型的重工业,既耗能又依赖资源。

(二)青海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成因

1.资源配置不平衡,效率低

青海省产业以第一产业为主,发展相对滞后,受自然受农村自然条件影响,生产方式单一,生产率低下,无法吸引资源要素,农民创收水平不高,经济效益差。而城镇是政治、经济、文化统治中心,以第二、三产业为基础,具有产业聚集效应,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加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同时,城镇吸收大量的资金的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在社会中产生了知识的外溢性,对于城镇发展来说提高了劳动力的生产率。其次,不合理教育资源分配也影响城乡经济,城镇的教育质量更高,城乡间教育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同时,成人企业培训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也存在一定差距,由此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2.地域间的差异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西宁市海拔为2295米,海西州平均海拔2780米,海北州平均海拔3200米,果洛州和玉树州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西宁市较于其他地区的海拔相对较低,适宜居住和发展。因此,聚集效应下,西宁市吸收大量的高水平人才,大量资金、企业并且科学技术的相对发达,因此与其他地域之间差异相对明显。

3.产业结构不合理

青海省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首先,青海省第一产业发展落后,农产品单一,以及不合理的内部结构,农产品单一。农业主要分布在湟水河河谷地带,环青海湖和三江源地区主要是畜牧业,但农畜产品加工种类单一,农业利益的流失。其次第二产业内部,粗放型生产阻碍产业的发展。最后,第三产业内部,服务业发展速度慢,主要以社会服务业为主。生产性的服务业落后,从而阻碍其他产业发展。

三、解决青海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对策

(一)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镇化发展

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青海省要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解决好農产品的供给,提高市场竞争力,使得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提升农民素质。第二,城镇化发展是增长经济的驱动力。利用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带动周围其他地区的发展,逐步缩减差距,把城乡两个市场结合起来。最后,重视基础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以及流动随迁的儿童,加大关注力度。通过对于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让留守儿童在农村接受同等的教育,使流动人口的子女在自己所工作地区获得与城市儿童的同等教育。

(二)系统性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青海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也是三江源头,有充足的光能、风能、矿产、化石、土地牧业等资源。利用资源优势,系统性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要建设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运输体系,打破空间限制,支撑生产要素的流通。第二,发挥比较优势,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资金、劳动力等因素,增强不发达地区发展能力。第三,开发科技创新和技术,结合互联网+,开发科学技术为先导的优质农产品。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青海省不能只依靠资本、资源等要素投入来支撑经济增长和扩大经济规模。

(三)优化产业结构

青海省要大力培养新的特色支柱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对于第一产业,加快完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农牧民调整种养结构,并发展特色农牧业,比如冷水鱼,枸杞等农牧产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大农业的发展要素投入比。对于第二产业,延长产业链,企业逐步趋于专业化。利用集约型生产方式,并发展特色工业。对于第三产业,加强特色旅游业、信息行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建设。最后,加强文化产业的内涵,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 童旭光 张晨宇.青海省经济发展历程与发展阶段研究[M].西宁:青海社会科学,2011

[2]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3]董振华. 如何理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N]. 烟台日报,2018

[4] 许光建. 加快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N]. 经济日报,2018

[5] 王思远.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中国集体经济,2019

猜你喜欢
表现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