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管理中的 应用效果观察

2019-07-05 06:28余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新生儿并发症

余燕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在新生儿输注高危药物中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高危药物输注治疗的新生儿70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新生儿接受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中新生儿接受优质输液护理,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对照组为5.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新生儿体征监护、药物输注管理、血管评估及皮肤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针对新生儿输注高危药品时实施优质护理效果良好,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高危药物; 优质护理; 新生儿; 效果; 并发症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2-00-02

少数患儿需要进行药物输注来治疗病症,此次研究针对因病输注高危药物的患儿展开,儿科常用的高危药物有氨基酸、白蛋白、血浆制品等静脉营养制品;氨茶碱、钾、硫酸镁、甘露醇等可能引发外渗[1]。而新生儿肢体容易躁动、血管细等特点使得其在药物输注期间更容易产生外渗、皮肤血管损伤、局部组织溃疡等并发疾病,故临床需改善用药护理质量,以保证患儿输注过程中的安全性。集束化护理指护士严格把控治疗期间的护理细节,可有效改善预后效果[2]。此次研究针对接受高危药物输注的新生儿提供集束化护理,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高危药物输注治疗的新生儿,选取时间2017年4月-2018年4月,病例数7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新生儿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10~28 d,平均(18.11±1.45)d,平均病程(2.24±1.41)d;观察组新生儿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11~28 d,平均(17.78±1.31)d,平均病程(2.31±1.39)d。组间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内容经过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全体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包含护士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保持留置针功能良好,遵嘱配药为患儿输注,评估血管状况,严格遵守三查八对原则,必须做到药液随用随配;输液期间,提高巡视频率,观察皮肤变化,仔细换药,认真评估患儿生理、心理两方面状态,输液结束后做好封闭管道处理。护士需时常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使其掌握患儿治疗进度,了解药物作用,及时解决家属疑虑,做好心理护理[3]。

观察组患儿接受集束化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操作如下:

(1)儿科需组建输液管理小组,由责任护士、护师组成,安排护士长为组长,召集组内成员对以往科室内出现过的新生患儿输液并发疾病案例进行集中性的原因分析总结[4],护士长需补充护理工作中的不足,汇总后编辑成册,打印后供科内护士参考;分析发生率较大的新生患儿输液并发症,根据科学文献总结防治方案,明确护理内容[5]。(2)护士长需安排相关药物知识的培训教育,强调高危药物对血管的危害性,加强科室人员专业素养。治疗室可张贴宣传海报,标明常用高危药物、剂量、作用、输液方式及配伍禁忌等知识内容。组长需安排專人管理高危药物,定点核查药品有效期、清点记录库存、使用药物及药量,并要明确记录药物使用时刻、去向、使用者签名等,及时处理破损、过期药品,保障药物有效性、安全性[6]。护士需评估患儿生命体征、监测病情变化,采用合适输液器,提高患儿生命体征监测频率。(3)护士需对高危药品做出明确警示,使其他护士意识到高危药品的危险性。进行药物输注前,需两位护士共同核查患儿资料、药物名称、药量、输液时间等,每个月组织组内成员总结工作内容。(4)在给药之前,护士需全面了解患儿的疾病特点、身体状况、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及血液流通情况,选择明显利于穿刺的静脉进行穿刺,观察患儿反应,评估皮肤情况[7]。(5)给药前做好准备工作,护士需科学配备好少量需进行稀释才可使用的高危药物。使用注射泵时,确保针头与管道连接良好,观察管道畅通后方可给予输注。输液完成后,进行冲管护理。在进行高危药品输注期间,护士需在患儿床头、输液架上防止警示牌“特殊用药,注意观察”,护士需在输液过程中提高巡视力度,掌握时间,时刻监测患儿输液皮肤、血管变化,详细记录给药情况,交接时严谨认真[8]。给药后,评估血管状况,若发现发生输液并发症需立即给予对应处理。(6)一旦发生输液并发症,需立即停止输注,将血管内药品抽吸出来,迅速拔针,护士需指导患儿抬高药品外渗的肢体,进行冷敷,并选用25%硫酸镁浸透后的无菌纱布放置于外渗处进行不间断湿敷,同时注意保暖。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儿出现输液并发症的情况,常见并发症包含皮肤发热、药物外渗、血管损伤;并根据科室自制量表,让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评估内容包括新生患儿生命体征监测、皮肤护理、血管评估及药物输注监督,每项内容评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越满意[9]。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对照组为5.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新生儿并发症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