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亮
(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以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特征,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表现出技术水平落后、产出水平低下等现象,并且带来了资源的过度投入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速明显回落,这可能意味着我国经济将永远告别高速增长的时期,取而代之的是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用创新驱动代替传统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要贯彻创新发展的理念,创新是我国经济第一发展动力,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发动机”,我国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创新其本质是知识的创造和智力的发展,并且创新能够带来技术的进步。
知识的创造和技术的研发对环境的要求较高,企业在地理空间内的集聚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企业集聚是新时代产业提升竞争力和推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空间区位上的集中,有利于知识信息的高速流动、传播以及规模经济效应。例如美国的硅谷、北京的中关村、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等,都表现为明显的集聚效应,其区域创新要素、企业创新活力以及创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安徽省共16个地级市,不同地级市企业数量、产业结构类型、产业基础、资源条件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企业创新水平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地区创新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区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因此,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的引领下,研究安徽省各地区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对地区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创新的研究一般学术上普遍认为始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新古典技术创新学派Robert Solow、新熊彼特代表E·Mansfield、国家创新学派Freeman等。对企业集群创新的研究主要代表性人物包括经济学家 A.Weber、Marshall、Michael E.Porter、Paul Krugman以及我国著名学者王缉慈等。Marshall认为企业集聚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会形成较大规模,而这种大规模的空间分布有利于企业相互协作与互动,从而更容易为企业带来规模收益递增,并且企业在某个特定空间的集聚,更有利于创新思想和创新信息的传播,为其他企业带来新思想的源泉;A.Weber提出了区间内的各种因素如果能够合理、有规则的进行空间分布与集聚,便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物流费用,并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和资源共享;K.J.Button更侧重于集群企业创新的研究,认为企业的集聚会促使竞争型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从而引发企业积极地创新和信息交流,相对集中的空间安排为创新和企业之间的高效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Michael E.Porter提出了产业集群内不仅有相互竞争的企业,还有相互配套的其他服务组织和厂商,在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企业变革、经济效率等方面会获取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形成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国家的竞争优势[1]。
除此之外,我国也有很多研究人员对集群企业创新做过研究。王济武提出集群式创新一般是相同产业(具有竞争关系)或相关产业(配套服务产业)在地理位置上集聚,通过相互合作与协同形成创新链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而互联网技术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空间的限制和要求,放大集群内企业创新的核心优势[2]。于树江等结合了中介分析的思想研究了集群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知识整合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信息共享在知识整合的完全中介作用下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3]。张敬文等通过实证分析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网络能力对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并且知识协同又以中介的因素在集群网络能力和集群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4]。欧光军等主要以国家高新区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阐述了企业在高新区内在环境和政策的影响下,形成创新系统。创新系统内企业之间互动协同,信息和资源流动、交换,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系统的创新能力,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系统产出能力做出分析与评估[5]。卢燕群等认为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扩散速度是不同的,与网络结构、网络强度、网路特性等有较大关系[6]。
随着创新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集群企业的创新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既有对微观层面上企业创新方法、创新原理的研究,也有从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集群创新研究体系框架也逐渐清晰。但是针对于安徽省企业的创新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于安徽省集群企业创新研究更是欠缺,所以这也是本课题所要重点突破的方面。
集群企业一般是指地区内围绕某种产业而集聚在一个特定空间内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往往具有相互配套或相互竞争的相关关系,所以学术人员在对集群企业进行研究时,通常将地区的经济开发区、科技园、高新区、产业园等作为考察对象。为了进一步考查安徽省各地区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以及各市省级以上开发区进行调查,围绕各变量的度量指标体系搜集数据作分析。
不同的研究文献、不同的研究学科,创新的度量指标有所差异,综合考察以往研究人员的指标设计,可以归纳出创新度量指标主要集中在创新经费投入、研发经费投入、创新人员数量、专利申请数量、授予专利数量、产品产值、利润等方面,笔者综合现有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并考虑安徽省产业集群具体情况以及集群企业数据的可得性,将创新度量指标设计为集群企业专利申请量、集群企业专利授予量、集群企业税收总额三个方面。
项目考查了2012~2016年五个年度的统计数据,主要指标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13~2017》,少数指标缺失数据来源于各地级市统计年鉴。其中集群企业税收总额数据是货币计量数据,需要考虑时间变化上的价格波动影响,并以2012年为定基价格指数100,采用2012~2016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消除价格波动。
项目中创新采用了集群企业专利申请量、集群企业专利授予量、集群企业税收总额三个指标进行度量,为了对2012~2016年度安徽省各地级市创新进行时空差异分析,需要对创新的三个度量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因此采取探索性因子分析法。
对2012~2016年度创新度量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首先,需要对变量做合适度检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利用KMO和Bartlett检验法对创新变量做检验,2012~2016年度变量KMO检验值都大于0.6,其中2014~2016年KMO值大于0.7,2012~2016年度变量Bartlett的检验值全部通过显著性检验,认为创新变量合适做因子分析。
其次,考查创新变量指标解释的总方差,一般认为解释的总方差累计达到90%以上,认为公共因子对原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2012~2016年创新变量三个度量指标用一个公共因子解释原变量的程度全部达到90%以上,从而可以计算各年度创新度量指标体系的公共因子得分作为创新的综合因子做进一步分析。
表1 2012-2016年度创新指标KMO和Bartlett的检验
表2 2012-2016年度创新变量指标解释的总方差
1.从2016年度创新能力上看
将2016年安徽省各地级市省级以上集群企业专利申请量、集群企业专利授予量、集群企业税收总额三个方面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2016年度创新综合因子得分,如表3所示。由此可见,安徽省16个地级市集群企业创新能力最强的为合肥市,其次分别为芜湖市、滁州市和蚌埠市,创新能力最差的分别为宿州市、淮北市和黄山市。将安徽省2016年度各地级市集群企业创新综合因子得分做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可见,集群企业创新能力中位数为-0.282,峰度为7.785>0,数据分布较陡峭,偏度为2.760>0,数据分布为右偏,也就是整体数据较小,说明安徽省各地级市集群企业创新能力较弱。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最大值为3.232,最小值为-0.669,极差为3.901,说明安徽省各地级市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差距较明显,合肥市集群企业在安徽省内创新能力最显著。原因分析认为合肥市产业基础最好,合肥市经开区企业集聚程度最高,其中有较多的中大型企业和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这为地区的集群企业创新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而安徽省其他地级市集群企业相对于合肥市则表现出明显的劣势。
2.从2012~2016年度创新能力上看
(1)地区创新能力年度均值差异明显
通过对2012~2016年度的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变量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可以得到2012~2016年度创新能力综合因子得分,如表5所示。对各地级市创新能力综合因子得分求年度均值,可以考察各地级市创新能力差异情况。由此可见,按照创新能力排名,安徽省2012~2016年度集群企业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为合肥市,其次分别为芜湖市、蚌埠市、滁州市,集群企业创新能力最差的地区为宿州市、淮南市和黄山市。通过对各地区创新能力年度均值做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6所示。2012~2016年度地区创新能力综合因子得分年度均值中位数为-0.234,峰度为5.957>0,偏度为2.491>0,说明数据分布较陡峭,数据分布为右偏;2012~2016年度地区创新能力综合因子得分年度均值整体数据较小,安徽省各地级市集群企业创新能力整体不强。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年度均值最大值为3.027,最小值为-0.707,极差为3.734,说明近几年安徽省各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距。
表3 2016年度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综合因子得分
表4 2016年安徽省各地区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按照各地级市所在空间方位,将安徽省分为皖北(亳州、淮北、蚌埠、宿州、淮南、阜阳)、皖中(合肥、安庆、滁州、六安)和皖南(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宣城、黄山)三个区域,2012~2016年度皖北、皖中和皖南地区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年度均值和总均值如表7所示。由此可见,皖中地区集群企业创新能力总均值为0.6208,皖南地区总均值为0.0135,皖北地区总均值为-0.4275,说明安徽省三大空间区块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呈现出皖中→皖南→皖北逐步降低的趋势。
表5 2012~2016年度地区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综合因子得分和年度均值排名
表6 2012~2016年度地区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综合因子得分年度均值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7 2012~2016年度皖北、皖中和皖南地区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年度均值和总均值
(2)安徽省各地区集聚企业创新能力聚类分析
通过聚类分析法对安徽省各地级市集聚企业创新能力2012~2016年度均值进行分析,聚类方案设计为4类,样本间距离计算方法采用Eudidean距离,得到聚类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由此可见,合肥市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均值单独成为第一聚类,芜湖市单独成为第二聚类,蚌埠市、阜阳市、滁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宣城市、铜陵市、安庆市成为第三聚类,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南市、池州市和黄山市成为第四聚类,各聚类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呈现出第一聚类→第二聚类→第三聚类→第四聚类逐步降低的变化规律。
表8 安徽省各地级市集聚企业创新能力聚类分析结果
安徽省各地区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等地区集群企业创新能力较强,而宿州市、淮南市和黄山市等地区的集群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创新能力的不足,也进一步限制了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因此,安徽省要积极提升集群企业创新能力。其一,合理布局地方产业分布,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各地区要立足地方优质资源、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合理规划产业园区,在园区内明确产业定位,突出园区特色,有选择性地引入与产业园区定位相符合的企业和服务机构,形成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产业集群,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分工协作等优势,发挥地方产业集群的经济示范效应。其二,加强创新管理,培育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地方产业园区内,积极培育创新文化氛围,制定创新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创新活动,为企业创新创造有利条件,对创新成果和创新项目实行政策倾斜。其三,鼓励地方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和技术交流平台,积极促进企业和地方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联系,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项目合作和联合技术研发。其四,鼓励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企业之间应相互信任,增进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信息流通、资金支持等,提高合作的频率和效率,促进知识和信息的有效交流,促使创新产生溢出效应。其五,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安徽省各地区地方政府应该出台创新激励政策,通过分配政策和奖励政策,调动创新成果转化积极性;建设创新成果中试基地,让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成具体的产品和技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实现创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