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寅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江苏 苏州 21500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该病多发人群为中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疼痛、容易骨折、驼背及身长缩短等,对患者正常工作生活产生极大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必须予以有效治疗和管理。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影响作用下,现阶段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骨质疏松这一健康问题[1]。因此,必须加强对骨质疏松的积极研究和探索,以便对骨质疏松实现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遂本文主要探究饮食行为干预及健康管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影响,详情如下文所述。
选取50例在2016年8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年龄区间范围为62到83岁,(74.61±2.06)岁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对照组25例,年龄区间范围为65到85岁,(72.35±1.95)岁为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在一般基线数据的比较中,影响组间比较的两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并且可以实施比较统计。
1.2.1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管理。
1.2.2 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饮食行为干预及健康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2.2.1 将饮食模式合理建立:在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过程中,饮食中摄入充足的钙是一项十分关键的营养支持方式。对饮食结构进行合理搭配,防止摄入过多的酸性物质,合理摄入粗粮和细粮,每天服用500ml牛奶。多食用富含磷类、维生素D、钙丰富的副食,例如水果、绿色蔬菜、燕麦片、豆制品、豆类、海产品、坚果、鸡蛋及奶类等,上述食物充足摄入能够促进患者机体内血钙浓度有效提高。此外,多晒太阳能够使人体大量合成维生素D,使人体有效吸收钙磷,促进骨钙沉积,有利于骨钙含量显著增加。
1.2.2.2 健康管理:嘱咐老年人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的方式也包括运动,如果老年人经常运动,那么他将具有良好的平衡能力,不易摔倒,可有效避免骨折情况的发生。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老年人骨骼密度和硬度有效增加,有利于更加强韧骨骼,从而使骨折发生率降低。因此,为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应当帮助老年人将运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正确、合理建立。骨质疏松患者应当进行有计划的、适当的运动和身体活动,积极进行有氧锻炼,促进激素分泌得到合理调节,有利于骨重建。使肌肉量增加或保持,促进老年骨质疏松的发展得到有效预防。
观察两组患者骨密度值、AKP、血鳞及血钙水平。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计量资料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有效分析,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时,用P<0.05表示。
对比两组相关指标情况:在骨密度值、AKP、血鳞及血钙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骨密度值、AKP、血鳞及血钙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骨密度值、AKP、血鳞及血钙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骨密度值(g/cm2) AKP(U/L) 血磷(mmol/L)血钙(mmol/L)观察组 25 0.76±0.09 195±13 1.74±0.03 2.56±0.08对照组 25 0.59±0.06 261±15 1.89±0.05 2.03±0.05 t 12.597 11.052 12.462 10.648 P<0.05 <0.05 <0.05 <0.05
骨质疏松属于代谢障碍性疾病,该病是在各种不良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在我国老年人群是患骨质疏松的主要群体,且女性多于男性。因骨质疏松早期症状不十分明显,大部分患者多在出现骨折情况时才发现自身患有骨质疏松,同时受疾病的影响,导致患者具有十分严重的心理负担,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对高危人群进行正确评估,并给予他们相关指导尤为重要[2]。
在早期治疗骨质疏松过程中,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早期识别非常重要。现阶段,药物这一治疗手段是我国治疗骨质疏松的首选。然而,药物治疗无法将骨质疏松患者的所有问题解决,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和治疗还需要进行运动和饮食支持,因此,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和健康管理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对健康宣教和疾病普查工作积极加强,促进患者安全防范意识有效提高,使患者积极培养正确、合理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3]。
本文通过探究饮食行为干预及健康管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影响,相关数据指出,观察组骨密度值(0.76±0.09)g/cm2、AKP(195±13)U/L、血鳞(1.74±0.03)mmol/L及血钙(2.56±0.08)mmol/L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饮食行为干预及健康管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影响十分显著,能够改善患者机体相关指标水平,使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得到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