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特点及制约成林因素

2019-07-03 02:12严兆贤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成林马尾松制约因素

严兆贤

摘要    天然更新指森林自然恢复的能力。在迹地形成幼林的过程,马尾松飞籽成林,因而天然更新能力强。本文总结了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特点,分析了马尾松天然更新成林的制约因素,以期为马尾松天然更新成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尾松;天然更新;特点;成林;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    S791.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0-0123-01

马尾松属于松科松属乔木,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常见的造林树种,在绿化、环保、药用、森林培育上均具有重要价值。马尾松在我国分布极广,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泰安、四川、贵州等地区。天然更新是树木繁育的一种方式,也是适应生态环境后形成的种群特征,研究马尾松的天然更新特点及制约成林的因素,对林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1    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特點

自然条件下,马尾松种子成熟后自然脱落。经自然选择后,一年生幼苗虽然弱小,但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地上部分弯曲,幼苗高度约为5 cm,根部周围的土壤没有破坏;二年生幼苗高度为10~15 cm;三年生幼苗高度能达到25 cm。分析马尾松天然更新的特点如下。一是分布不均。马尾松幼苗的行距、株距均不同,多数成群分布,少数单株分布。二是垂直郁闭。马尾松在发芽、扎根、生长过程中,会面临生态环境的淘汰,因而存活率低。但在严酷的环境筛选下,也是树种改进和优化的过程,最终留下来的树木具有更强的生长和适应能力,因而林冠垂直郁闭。三是连片延伸。以宏观来看,马尾松大多垂直或水平分布,具有连续性。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马尾松飞籽可以连片延伸,形成整齐的林相。

2    马尾松天然更新成林的制约因素

2.1    树种条件

马尾松散播种子时,主要分为2种情况:一是球果在树上裂开,此时种子随风飞远,飞籽距离一般在20~30 m;二是球果裂开后,种子直接掉落到地上,落籽距离一般在2~4 m。实际上,不论是落籽还是飞籽,都会有一定的飘落距离,因而小面积内的树种数量和飞籽幼苗数量没有明确关系。火烧迹地试验显示,树种距离超过30 m时,飞籽幼苗数量会显著减少[1]。因此,合理保留树种数量、控制下种数量和覆盖面,有利于马尾松天然更新成林。

2.2    外界环境

外界环境主要包括土壤、海拔、温度、湿度、位置等,马尾松在生长期间,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避免部分不利因素的影响。样园调查结果显示,植被盖度和飞籽幼苗数量之间密切关系,植被盖度为10%、20%、30%、40%、50%、60%、70%、80%时,幼苗数分别为19.1、21.7、24.8、40.5、18.8、12.4、4.3、2.6株。分析可知,植被盖度在10%~40%范围内,幼苗数量呈增多趋势;植被盖度在50%~80%范围内,幼苗数量呈减少趋势。

2.3    人为活动

马尾松一年生幼苗比较弱小,在除草、放牧、践踏等人为活动影响下,容易造成幼苗损坏。样园调查显示,马尾松幼苗第1年约2 700株/hm2,第2年约为1 780株/hm2,保存率为65.9%;第3年约为650株/hm2,保存率为36.5%。在对比试验中,A样园内有人为除草活动,B样园内严格禁止人工活动,结果显示,A样园内幼苗完整保留3株,B样园内幼苗完整保留20株,差异显著。由此可见,严格限制人为活动、采取封山育林措施,有利于马尾松天然更新成林[2]。

2.4    人工促进成林

马尾松疏林下套种木荷,形成马尾松—木荷异龄复层林,并和马尾松纯林相比较,结果显示:马尾松树高增加21.2%,由5.2 m增加至6.3 m;胸径增加16.8%,由10.7 cm增加至12.5 cm;冠幅增加9.1%,由3.3 m增加至3.6 m;材积量增加60.4%,由0.024 5 m3/株增加至0.029 2 m3/株;蓄积量增加48.0%,由15.93 m3/hm2增加至23.58 m3/hm2[3]。在马尾松林下套种细柄阿丁枫,并和马尾松纯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马尾松树高增加11.6%,由17.14 m增加至19.12 m;胸径增加30.4%,由19.98 cm增加至26.05 cm;冠幅增加19.1%,由5.45 m增加至6.49 m;材积量增加80.9%,由0.246 m3/株增加至0.445 m3/株[4]。在马尾松林下套种火力楠,并和马尾松纯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马尾松树高增加14.8%,由9.12 m增加至10.47 m;胸径增加20.1%,由11.05 cm增至13.27 cm;冠幅增加10.1%,由2.57 m增至2.83 m;枝下高增加14.2%,由1.2 m增至1.37 m;材积量增加57.8%,由0.045 m3/株增加至 0.071 m3/株。

3    结语

马尾松天然更新具有分布不均、垂直郁闭、连片延伸的特点。分析可知,制约其天然更新成林的因素主要包括树种条件、外界环境、人为活动3个方面。对此,控制下种数量和覆盖面,植被盖度控制在10%~40%范围内;严格限制人为活动,采取封山育林措施;采用林下套种喜阴树种,例如木荷、细柄阿丁分、活力楠等,有利于马尾松天然更新成林。

4    参考文献

[1] 陈圣涛.马尾松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试验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9):99-100.

[2] 刘志龙,明安刚,贾宏炎,等.近自然化改造对桂南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结构特征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7,41(4):101-107.

[3] 傅家齐.马尾松疏林地套种木荷对林分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26-127.

[4] 陈培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细柄阿丁枫生长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20-5420.

收稿日期   2019-01-21

猜你喜欢
成林马尾松制约因素
传承
力争上游
天高云淡
马尾松造林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浅析
期盼
香樟树之恋
闽北马尾松二代种子园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