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艳
(安阳市妇幼保健院 安阳 455000)
GDM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指妊娠期孕妇机体中的糖代谢紊乱。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该病的发生率有了显著增加的迹象,明显降低了孕妇的生活质量,并增加了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妊高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母体以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一定的威胁[1]。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为了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特收集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6例查究,汇总如下。
收集本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6例,均满足《妇产科学》中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3例。试验组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1.5±6.8)岁;孕周22~36周,平均孕周(29.6±5.1)周。对照组年龄24~41岁,平均年龄(32.4±7.1)岁;孕周25~35周,平均孕周(30.6±3.8)周。两组基线资料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优异的可比价值。
1.2.1对照组
予以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生产厂家: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00040,规格:3ml/支)进行治疗。
1.2.2试验组
常规治疗与对照组一致,综合治疗如下:(1)饮食调节:保证母体在妊娠期间热量、营养素等物质的摄入量,定期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至合理水平,最大限度的降低早产、难产、流产、妊高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总热量的计算公式对母体每日所需的总热量进行计算,及时补充母体中维生素、钙、锌、铁、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保证母体以及婴儿营养物质的正常供给[2];(2)运动治疗:结合孕妇的个人喜好,为其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例如步行、慢跑、骑车等,每天锻炼1次,每次控制在30min左右,运动强度以孕妇耐受为主[3]。
1.3.1血糖水平
包括两组治疗前后的2hPG(餐后2h血糖)、FPG(空腹血糖)。
1.3.2妊娠结局
统计并计算两组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高症、巨大儿发生率。
2hPG、FPG指标两组治疗前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显著较对照组的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组别2hPG(mmol/L)FPG(mmol/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n=43)9.26±3.146.12±0.968.86±0.264.75±0.51对照组(n=43)9.25±3.217.01±1.128.84±0.226.02±0.67t0.01463.95630.38509.8904P0.98840.00020.70120.0000
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高症发生率:试验组的显著较对照组的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结局对比[n(%)]
组别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高症巨大儿试验组(n=43)1(2.3)3(7.0)1(2.3)3(7.0)2(4.7)对照组(n=43)12(27.9)15(34.9)10(23.3)18(41.9)8(18.6)χ210.965210.11768.443614.17584.0737P0.00090.00140.00360.00010.0435
GDM是一种妊娠期极为常见的并发症,极易引发新生儿窒息、巨大儿、胎死宫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妊高症等围产期异常症状,剖宫产率明显增加,对妊娠结局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给社会以及家庭均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4]。随着孕周的增加,母体中肾上腺激素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有有所增加,上述激素均会升高患者血糖水平,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功效,严重影响肾小管对糖类物质的吸收,进而导致孕妇发生GDM[5]。单纯的降糖药物,虽然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孕妇血糖,但是停药后,患者血糖波动幅度较大,效果一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降糖药物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治疗,对孕妇饮食以及运动等进行科学的指导,合理控制日常饮食中热量、能量等物质的摄入,根据具体身体状况孕妇应合理地进行运动锻炼,对于降低患者血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效避免了长期性使用降糖药物而给机体带来的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本文研究显示:试验组的2hPG、FPG指标显著较对照组低,妊娠结局显著较对照组优,具统计学差异,P<0.05。在鲍筠[6]等研究中,综合治疗组与胰岛素治疗组的产后出血率分别是6.12%、22.45%,综合治疗组的显著较低,P<0.05,与本文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证实了综合治疗在GDM疾病治疗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GDM患者采纳综合治疗,患者血糖有了明显降低,且生活、饮食、运动等更加规范,有效改善了妊娠结局,安全性更高,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并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