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万民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起着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由于中学生的集中注意力较弱,理解能力不强,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为了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课堂的质量和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内容,让学生易于融入英语课堂氛围的教学方法。本文简单地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的应用,提高中学生英语成绩,优化英语教学课堂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气氛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97-01
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确实是值得学生学习,但是作为中国的学生对英语的语言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作为英语教师进行英语教育更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初中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不浓厚,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课堂气氛处于死气沉沉的状态。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课堂气氛更是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基于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的应用,英语教学工作者应当着手探讨如何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课堂教学前的气氛营造
一份好的课前设计是一节优秀课堂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老师常常会对课前的教案设计敷衍了事,自认为了解了课程内容,就不再需要进行课前设计。但是恰恰相反,教学的内容是让学生学习的目标,但是课前设计是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教学的内容。因此,老师在课前设计时,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图文并茂的功能生动演绎课堂情境,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强烈的学习氛围。以这种方式,合理使用课件,可以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示更加生动的课堂情景。在初中课堂中,初中生很难在课堂上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之上。所以,我们老师在课堂上教学文字对话场景,要在学生面前生动地显示文字对话场景,使他们在课堂中养成善于观察和用英语思维表达的良好习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体验多媒体教学的快乐。
二、课堂教学中的气氛营造
课堂中的教学气氛营造是实施的过程,老师可以通过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或者通过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优化课堂气氛。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提高英语课程的学习效率。通过整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的优劣势,发挥多媒体能够给学生最为直观的优势,以及传统教学老师在一边解读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得学生获得更大量的英语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一方面能够改善英语的教学气氛,另一方面还能够控制教学进度为学生进行解读,发挥导师与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作用,进一步提高初中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逻辑思维,快速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其次,通过使用多媒体强大的编辑功能,能够提前将英语课本的教学材料整理好,在课堂教学的课程中,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更是丰富了学生课堂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辅助,学生对阅读理解的学习是通过视觉体验,通过欣赏英语电影情节,培养他们英语的听力,词汇的积累。通过借助信息科技,巧妙地转化学生学习阅读理解的途径,将更加有效率的教学方式展示给学生。
三、课堂教学后的气氛营造
初中学生的学习气氛营造教育工作不仅仅是落在老师的身上,因为英语老师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比较短暂,只有学生与学生在一起学习的时间是最长的,老师应该通过借助部分学生的力量,创建英语“帮扶”学习小组。例如:在每次英语测验的时候,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主动去帮助学习成绩较弱的同学,在下次英语测验时,挑选出进步较快的学生进行表扬。成立英语“帮扶”学习小组,让学生互帮互助,这样做既取得了学习效果,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与他人合作、分享知识和成功的感受。合作型的学习活动是必须有两人或多人参与的带有竞争性质的团队活动,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其次老师也可以设立英语学习俱乐部,让学生自主设计节目内容于每周五放学后举行,可以是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话剧、英语手抄报等活动,开设校园广播英语节目,播放英文影视节目等。上了一周的课程,学生需要一些节目释放压力。通过让学生自行决定,自行组织举办班级的英语俱乐部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举办英语俱乐部的活动能够丰富学生课余时间,同时也是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学生们之间互相了解,互相交流,增进友谊之余,还能够学到英语知识。
参考文献:
[1]刘军.浅谈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12期,12-13
[2]何红.素质教育与英语交际能力培养[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56-57
[3]高志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认识与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0期,31-32
[4]閻继贞.初中英语教学与反思[J].新课程(教师版);2005年01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