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旭源
(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 重庆 涪陵 408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区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受资源禀赋等因素限制,面临着不同难题。涪陵区地处长江经济带,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将助推长江经济带发展。因此,提升涪陵区乡村建设水平,发挥涪陵区东西部枢纽的战略地位,意义重大。
涪陵区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长期由农村单向流入城市,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与乡村振兴内在要求存在一定偏离。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经历了规模农业、工业化和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等阶段,过去主要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所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转化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乡村的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等方面。要实现乡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离不开完善的产业链布局,因为“产品价值可分解到不同的经济模块创造,各个经济模块的活动决定着个别环节的价值,也决定着整个产品的总价值;价值单元环环相扣,导致产业中价值的'链'化,从而形成产业价值链”[1]。涪陵区近几年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变过去靠工业“一条腿”走路为工业农业双线发展。但农业发展缓慢导致农产品价值未能在生产要素与消费市场之间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低端产品过剩,高端肉蛋奶等农产品供给不足。因此涪陵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解决农业产业价值链问题。除太极集团、榨菜集团等几家企业在近几年通过战略调整实现了产业“链”化,涪陵区农业产业价值链整合度偏低,具体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服务业与现代化农业融合发展程度较低;高品质服务供给水平与消费升级的现状不相匹配。这些因素制约农业产业由低端加工向高附加值生产领域发展,阻碍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6月,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强劲,共接待16亿人次;农产品线上销售商家达到980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 800万人;农民经营性收入中除第一产业外的收入占比达到49.8%,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发展初具成效。在 “一二三产业融合”大背景下,涪陵区产业多元化发展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产品多元化发展不够。例如榨菜集团,其产品线较为单一。榨菜集团近几年调整战略模式,把产品细分为榨菜、泡菜、酱类三大品类,其中榨菜走精品路线、泡菜走品牌路线、酱类走并购路线。但除了榨菜的精品路线发展较为成功以外,泡菜的品牌路线、酱菜类的并购路线发展缓慢(见表1)。
表1 榨菜集团多元化发展遇阻
二是三大产业融合度不高。例如涪陵区打造的美心红酒小镇较为成功,但作为红酒生产原料的葡萄产业并未兴盛。与此相反,以榨菜历史文化展示为核心集“农、工、文、贸、旅”于一体的“涪陵1898·中国榨菜文化小镇”的打造却远不及榨菜产业本身成功。产业多元化的缺失,将会在抵御因替代产品泛滥带来的价格战、因高端路线失败带来的低利润、因市场下滑带来的并购潮等方面出现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在技术研发、投资扩建方面资金的投入,阻碍产业繁荣发展。
农村人才流失是人才引进的原因之一。中国农村自然村数量从2010年时的273万个减少到2015年的264万个,“行政村由2000年的66万个减少到2016年末的52.6万个”[2]。自然村的消失使专业人才这一乡村发展最基本的要素趋于减少。涪陵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在自然村日趋减少的大背景下面临较大困境,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受到主城虹吸效应外部影响。这种虹吸效应不仅体现在重庆主城拥有更多的政策红利,而且在人才待遇、制度管理、人岗匹配等方面具有优势。二是涪陵区自身农业产业链的不完善造成了部分专业人才难以在涪陵区找到发挥专业特长的岗位。内、外两方面原因最终造成了涪陵区农村面临着专业人才队伍参差不齐、青壮年劳动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够庞大等问题。农业专业人才的缺失难以形成技术创新支撑,缺少技术创新这一农村经济发展原动力,产品将丧失竞争力,农业综合效益将会持续低迷,农村产业发展因缺少现代化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科学技术等因素而停滞不前,最终影响乡村振兴。
发达国家在注重乡村规划发展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实践探索,如韩国“新村运动”、日本“一村一品”、瑞士“生态乡村”等。这些成功的实践能够为解决涪陵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借鉴。
面对进口农产品对本土产品替代压力的加大,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起了“新村运动”。“新村运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见表2):
表2 韩国“新村运动”
“新村运动”的三个阶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让农民的现代化意识也得到了提升”[3]。此外,为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新村运动”采取以基层农协为基础,对农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了科学规划,以综合物流和批发市场为中介,保障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的流通,各流通业态主体在农协组织下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农协农产品销售实现规模化。
为避免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提升早期在复兴建设中因过分强调城市恢复和建设而牺牲掉的乡村经济发展,二战后的日本在经济大萧条后兴起了“造乡运动”。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一村一品”运动,形成了以行政区域和特色产品为基础的区域发展新范式。“一村一品”运动在农业基础上优化乡村发展结构,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在加大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挖掘历史传统文化、彰显地域特色,极大改观了日本的生态环境,保护并传承了日本的乡土环境与文化。对乡村特色产业的持续挖掘是“一村一品”的成功所在,如“日本大分县在县域范围内共培育出特色产品300余种,总产值高达10多亿美元,玖珠町仅‘吉四六’酱菜一项就达5亿日元”[4]。这种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有效促进了当地劳动力就业,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实现乡村社会的繁荣,解决因山地地区难以发展工业和手工业而导致大量农民因收入低而外迁的问题,瑞士政府实施了“生态乡村”建设。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和村民税收两种方式筹措资金,配套建设了学校、医院、休闲娱乐场所以及修建天气管道、增设乡村交通等基础设施,以此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避免了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生态乡村”的特色是以绿色环保理念为依托,农舍、村落等自然分布在田野和山坡,通过山地政策的实施,将乡村社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休闲价值、旅游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相结合,从而改善乡村生活质量,满足地方发展需求。此外,随着政府补贴的减少和对生态保护的加强,除了开展传统的葡萄种植业外,超过三分之一的当地农民通过供农场度假、骑美洲驼等服务拓宽收入来源。
国外乡村建设大多已经步入生态化、特色化、产业化、复合化的发展阶段。这些发展模式将为涪陵摆脱当前乡村发展困境、持续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启示。
解决涪陵区农业产业价值链整合度偏低问题,可以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科学布局上下游企业,保障产品多渠道流通。(1)“地尽其用”实现科学布局。无论是初加工或者是为获得附加值高的精细加工,都需要科学布局产业链,以此“构建起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延长产业链,融入供应链,提升价值链”[5],保障农产品多渠道流通。产业链的完善并非一家企业之力就能实现,产业兴旺需要政府政策扶持,依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运用行政手段解决资本在逐利过程中出现的无序竞争、盲目生产等问题。从产业类型来看,既要有能够做出风险决策的风险投资公司为农产品前景进行预测,也需要有劳动型密集企业为农产品加工提供劳动力,布局产业链要充分考虑到涪陵地貌特征,做到“地尽其用”。不适合大面积圈养的牲畜、喜好高山云雾的茶树等畜牧业、种植业是涪陵农村应该大力发展的产业。(2)“筑巢引凤”保障产品流通。如果企业直接投资则生产风险过高,投资意愿不强。因此涪陵地区应出台政策扶持,有计划吸引目标企业落户涪陵。产业链一旦形成,沿海内迁企业积累多年的管理经验将倒逼落后的种植、养殖方式不断升级改造,使农业在科学布局的产业链中不断实现现代化发展,农产品流通渠道也会因产业链的完善而更加通畅,缩短了产品流通时间,产业利润在资金链高速流通中稳步增加。广阔的农村市场以及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将会使上下游企业形成集聚效应,进而塑造品牌形象,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3)“示范效应”带动农民增收。产业链布局的完善将会进一步激发农民增收潜能。“从全国来看,农民收入四大构成中财产性收入占比仅为 3%~4%,欠发达地区尤其偏低,表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潜力和空间甚大”[6]。因此政府要大力培育和宣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种植、养殖大户,坚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青年农场主作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推广其成功经验,形成示范效应,使更多农村贫困人口依靠劳动致富、通过就业脱贫。2018年,涪陵区“确定了3个乡镇、8个村作为区级乡村振兴示范点”[7]。示范点的打造,将带动更多乡镇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解决涪陵区产业多元化发展不足问题,可以借鉴日本“一村一品”模式,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实现品牌多元化发展。(1)打造产城、产镇、产村融合模式。作为产业链延伸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提升了产业价值链,为品牌多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拓宽了增收链,农户能够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工程实施过程中获得经营性收入。同一品牌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中可以采取“特色镇+景区”“特色镇+旅游服务”“特色镇+特色产业园”“特色镇+田园综合体”“幸福美丽新村+农业产业园”等产城、产镇、产村相融等模式,进一步“把乡村打造成都市‘后花园’,将农业打造成旅游农业,农田改造为景观农业,农产品升级为旅游纪念品”[5]。(2)多元发展提升品牌竞争力。产业融合实现了同一品牌下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或者品牌内部的良性竞争。合作体现的是同一品牌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互取所需,避免品牌过分强调“专”而忽视了形式多样化。“专”是品牌的核心领域,需要向精、向深发展;形式多样化是品牌影响力的象征,即技术、研发能力、研发资金等能够展现自身实力的形式。内部竞争避免了因危机意识淡薄而出现的对市场敏感度不够、对客户关怀度不高、对自我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与此同时,内部竞争激发了产业活力,起到了鳗鱼效应。(3)借助文化拓宽产品线。品牌内部的合作与竞争构筑了产业融合的完整体系,文化作为主线贯穿其中。品牌可以借助文化向高端发力,拓宽农产品类别,避免低端过剩而高端不足的结构性问题。例如传统产业丝绸行业,丝绸制品有限的需求遇上产能过剩,产品就会出现滞销,而杭州丝绸行业以文化为引导,拓宽行业类别,走转型升级之路,解决了产能过剩问题。
解决涪陵区专业人才流失问题,可以借鉴瑞士在“生态乡村”建设中为避免人才外流而进行的改革,营造拴心留人好环境,进行人才多方位激励。(1)保持适度竞争,创造宽松环境。宽松的环境为人才施展自身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在某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部分集中在城市周边并拥有较高学历的跨界创业者,在思维理念、营销组织等方面具有专长,这些“新农人”在农业生产端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生产,在农业销售端利用“互联网+”拓展销售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2)降低生活成本,减轻创业负担。无论是住房还是生活必需品价格,涪陵区相对重庆主城具有优势,可以缓解缺少创业资金人才的生活压力,降低创业成本。随着涪陵区现代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体系的建设,加上低廉的住房成本以及政策扶持,可以减少主城对人才虹吸效应的影响。(3)创新激励模式,实施引才办法。人才引进需要考虑人尽其才,避免来了留不住或者才能无法施展,这就需要创新激励模式。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往往不止涉及一个行业,因此,团队整体引进就显得至关重要。团队整体引进可以采取柔性引进模式,“不求常在,但求常来”。要鼓励技术人才以专利、技术入股,建立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金,创建跨区域工间间断技术实验室,促进科研团队来涪交流。(4)加强队伍建设,培育本土人才。本土人才的培育和挖掘能够使外部人才更好地融入区域文化、更快地开展农村工作。此外,本土人才队伍的稳定性要强于外部人才,在人才梯度建设中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涪陵区要将编制向“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专项计划进行倾斜,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用人才带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