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炜
八仙岘古道位于龙泉市东北部道太乡境内锦安村附近。这条古道历史悠久,是七百年来锦安人走出大山与外界接触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古道周围绿荫掩映,站在高处向远方眺望,但见周边群峰叠翠、绵延不绝,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古道核心区八仙岘是道太乡最高峰,海拔1220.3米。古道全程逶迤曲折,除少部分石阶外,大多数为泥质、岩质的羊肠小道。
小时候到新地口乡校读书,周六下午回家拿米菜,周日下午去学校,风雨无阻;年轻时在家务农,担公粮去道太粮点交纳,走的就是这条古道。这儿也是乡里邮递员送件时的必经之路。三年困难时期,锦安人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上八仙岘刀耕火种,把原始森林劈倒晒干后用火烧了,然后用一种叫“硬腰”的锄头深挖被烧得乌亮发黑的泥土,不用施肥,无需农药,头一年往土里种萝卜,第二年种玉米,第三年种黄黍,庄稼都能长得茂盛且有好收成。三年后不再有用,让其还林,不岀几年,森林又是郁郁葱葱一片。因此每位锦安人不仅练就了爬山的好本领,更能在爬山时背着竹篓,挑着扁担,负重前行,锻炼出了体格。
那时候,村里把每一年的白露定为“劈路日”,届时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拿着柴刀、锄头上山修路,锦安人修到八仙岘“牛上步”为止,其余的由潘山头村的人接着修。因此那些年,虽然没有小马路和大公路,但是因为这条古道,锦安人也能畅通地进出村子。
八仙岘巍巍然立于群山之巅,常年云牵雾绕,变幻无穷。从锦安到八仙岘,一路要经过“榅树岙”“担马歇”“岗竹坪”“龙井”“炭青岙”“石枕岙”“白鹤仙娘庙”“木马排”“岀水洞”等景点。
记得小时候跟着父亲到高高的八仙山上劳作,有一次在乌窟岭头一个山峰上休息时,父亲给我讲了“牛上步”的传说。本来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已经赶来天牛,打算把八仙山犁为平原,只因听了一个卖布客的话,才终止了行动,赶着天牛回了天庭的故事。当我听得入迷时,父亲又带我来到一块大岩石边,用手抹去上面的树叶草渣,竟然真的让我看到了嵌在岩石上的两个深深的“牛足印”!当时,年少的我陶醉于那神奇的传说,时而低头看看岩石上的“牛足印”,时而抬头看看高远的蓝天,幻想着天空中突然出现吕洞宾,他再次赶着天牛下凡来把这座山犁掉的情景。我想,假如真的那样,锦安人去外面就省力啦!现在思忖,这个传说背后正是包含着锦安先辈人民千百年来走岀大山的梦想啊!
位于“石枕岙”左手向上约50米处的山顶上有一座“白鹤仙娘庙”,该庙为全石板结构,小巧古朴。据说,庙里的白鹤仙娘能保佑山下锦安人民平安吉祥。
从“石枕岙”到“木马排”是一段由先人在岩石峭壁上开凿的只有一尺余宽的小道。早晨,在日出之前站在小道上,可见脚下白茫茫的云海,波澜壮阔,翻滚腾涌。小道下更是千壑万岗、地势险要,如果有朝一日要开发古道供人们游览的话,在这一段可能要用石条架设更为安全牢靠的栈道。
过了“木马排”即进入“八仙山”主体,但见古道两旁依次排列着八个山尖,山尖被树木染得苍翠欲滴。右边山下一片混交林名叫“腊肉湾”,面积200余亩,左边山下一片混交林名叫“官停岗”,面积1000余亩。路边有“岀水洞”“水牛塘”等景点。传说很久以前,吕洞宾等八位神仙曾经在此聚会,神仙走后留下了八个山尖,这就是八仙岘名称的由来。
在高高的山岗上相隔3米左右有一上一下两口井,人称“龙井”。龙井门常年岀水,即使盛夏久旱无雨时节,这儿仍然泉水叮咚。传说此洞深远无比,可直通到云和赤石下洞天。
出水洞,其洞不大,也没人知道到底有多深,奇异之处在于千百年来不管天气是否干旱,洞内岀水从未间断,常年水流不断、清澈甘洌。
上了乌窟岭,从“牛上步”往下行,只见山道分叉,向右而行可直至五际头。
五际头位于半山腰。清末民初,天下大乱年间,城北上田毛姓财主投入巨资在此开辟屋基,建造一幢徽式古民居,气势宏伟,甚为壮观。加上早有姜、方两姓人家在此居住,从解放初至改革开放前数十年间,这儿人丁最为兴旺。20世纪50年代与潘山头一起曾经归锦安管辖,后与潘山头一起作为一个行政村独立出去。可惜现在已经人去墙倒,一片废墟。
站在五际头屋基前,可见下面高岩险漈。若遇春雨时节,从高山冲泻而来的多级瀑布咆哮而下,烟雾升腾,景色蔚为壮观。沿着山坑边山道而下,再从底部向上攀登,是一个叫卢木岗的小山村。
古道向左经“坐场”“南栏岭”“南栏”“梨树坪”“坳背”“潘山头”“野猪埔”“真武坐堂”“冷雨窟”“坳下岗”“苦种坳”“尖后”“潘狮岭”等景点后即到达供村溪沿。
岀潘山头不远,有一处景点,半个世纪前那儿是一片荒山,没有树木,那座绿色的山头仿佛一尊体肥肚圆的坐姿佛像,威严逼真,人称“真武坐堂”。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在山下沿山坑开通了弯弯绕绕的小马路,90年代初又升级为水泥质康庄大道后,光顾八仙岘古道的人们便愈发地少了。八仙岘古道也因此终年被云雾深锁、日渐苍老,遂逐渐被人疏远和遗忘。加上潘山头、五际头人举村迁移,三四十年来基本上不再有人上山行走,更无人去劳作、修路,以至眼下杂草小树丛生、古道近乎消失。作为锦安人,我儿时留在古道上的脚印无法统计,古道留给我的印象更是刻骨铭心、与生俱存。
我认为,如今近乎荒废的八仙岘古道是山下中国传统古村锦安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绝无仅有的宝贵财富。眼下政通人和、国家发展迅速,古村保护发展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倘若能启动开发古道项目,对古道进行抢救性修复,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那确实是一件大有可为的事情!何况八仙岘虽高,但山上的水,可是比黄茅尖都还要優越的天然资源啊!
山下的锦安,仿佛待字闺中的“小家碧玉”,而八仙岘古道则是深藏不露的“大家闺秀”。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她们总有一天会被伯乐发现、赏识,露出她们美丽的面容,显出她们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