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消费信贷的影响

2019-07-01 03:41张弓弢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消费信贷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张弓弢

摘 要: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界的新生力量,具有借贷金额可随意商定、借贷手续简便等特点。相比于传统金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转向互联网消费信贷。然而,互联网消费信贷也存在它自身的问题。基于此,探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消费信贷的影响。

关键词:消费信贷;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4-0140-02

一、概念界定

2015年,习近平主席第一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含三个含义,第一是供给侧,第二是结构性,第三是改革。其中,改革是手段,目的是要提高供给的质量,推进结构的调整,并矫正要素配置当中的扭曲。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互联网金融产生。相比于传统金融,它最大的优势是便利性。

消费信贷由商业银行开办,是用于自然人个人消费目的的贷款,它与目前的金融体制改革相适应,打破了传统上个人与银行单向融资的局限性。但由于个人信用机制尚不完善、个人经济行为尚不规范,且业务开办时间较短,所以可借鉴经验较少,互联网金融对消费信贷产生的影响亟待研究。

二、互联网对消费信贷的影响

(一)对总量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在增加,消费信贷的需求也同步增加。有需求就有供给,近几年来我国消费信贷的总量一直在增加,到2016年已达5万亿人民币,可谓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无限。而消费信贷总量的增加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不无关系,互联网金融的便利性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老百姓对消费信贷的需求。自从互联网金融比较发达的2011年以来,我国消费信贷总量增长迅速,消费贷款从未像现在那么方便。打开手机,通过微信、支付宝、51信用卡、招行掌上生活等应用都能借到钱,额度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针对细分领域的贷款就更丰富了,小到垫个鼻子,大到房屋装修,都能通过各种贷款来满足。这无疑促进了老百姓对消费信贷的需求。

(二)对结构的影响

目前消费信贷的供给结构比较扭曲,具体表现为,商业银行对个人消费者的信贷需求往往需要一定时间审批,且事先需要很烦琐的手续,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互联网信贷。互联网金融确实对矫正这种结构扭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相比于传统金融的便利性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对满足消费信贷的有效供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一些消费贷款尤其是小额的消费贷款,老百姓可以轻易地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我们假设绝大多数的贷款人都是善意的,他们从商业银行那里获得贷款要经过一系列烦琐的手续,然而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很轻松地满足自己的贷款需求,不但满足了人民的消费贷款需求,而且促进了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从而也就达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

(三)对效率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大大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效率。在互联网普及以前,金融系统主要由商业银行及各种信用社组成,而商业银行的优点是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但缺点就是手续烦琐、耗时较长。消费信贷作为用于消费的贷款,大多具有“即用即贷”的特点,然而烦琐的手续经常将客户挡在了银行的门外,以至贷款的有效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金融系统各方面的效率,贷款当然也包括在内。互联网金融正好满足了消费信贷“即用即贷”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客户从申请到放贷的效率,缩短了相应的时间。

三、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信贷亦存在它本身的问题。首先,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就从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大量的资金诈骗案件。许多的消费者往往被先要求交一定数量的“保证金”,然后才能拿到贷款。在保证金交齐以后,互联网平台的后台老板就会卷款跑路,于是诈骗案件就此产生。其次,像蚂蚁花呗、蚂蚁借呗这些不需要保证金的平台则会遇到恶意骗贷的问题,居心不良的消费者在该平台借了钱以后,往往就不会归还,然后销掉自己在该平台留下的一切信息,带着骗贷买来的东西走掉,然后换个假身份再行骗。由于互联网案件的特殊性,此类案件追查起来非常困难,违法者往往逍遥法外。最后,由于互联网信贷乱象丛生,国家出台了一定的政策来规范之,但是对很多概念还没有具体的解释,互联网金融的秩序依然混乱,有效的消费信贷供给依然比较缺乏,人们的需求依然无法被有效地满足。可见,互联网金融不仅可以促进老百姓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增加其总量,还可以对目前扭曲的消费信贷供需结构进行调整,并提高消费信贷从需求到放贷的效率,但完善互联网的秩序,建立一个安全有序的互联网环境,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政策建议

(一)旅游贷款

旅游贷款,顾名思义是贷款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旅游需求而向金融机构进行的贷款。商业银行的旅游贷款需要有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提供保证,且将借款金额限定在两千元到五万元,这就使得一些消费者转而选择了互联网信贷。可以想象,欧美高端游的花费超过五万元是很正常的,而去邻近的城市一两日游的花费则不会超过两千元,所以这个借款金额的限定范围未免略小,限制了业务的拓展。互联网的便利性则极大有利于贷款业务的开展。笔者认为,在如今的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共享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消费者对旅游贷款的需求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满足。线上旅游平台如携程、途牛、飞猪等都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且具有规模优势,可以让消费者以较低的成本购买机票、火车票,预订自己想住的酒店,并购买想去的景点的门票。以携程为例,消费者通过携程不仅可以购买特价机票,且机票还包含贵宾休息室等服务,作为携程的客户,可以在机场的贵宾休息室休息直至登机。到达目的地后,携程上直接提供所预订宾馆的具体地址,还有前台电话,比较热情的负责人还会派人来接。然后,当游客或者说消费者在当地游玩时,在很多的景点都可以提前通过携程预订电子票,既省去了排队买票的麻烦,又可以省下一些票钱。如在西安,旺季时碑林的门票全票价格是75元,用携程去购买则只需71元,相当于打了九五折。像阿里巴巴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完全可以开展与在线旅游平台更深度的合作,可以通过技术来实现旅游信贷的“专款专用”。具体的方法是消费者在携程利用支付宝等消费时,可以利用蚂蚁花呗或蚂蚁借呗等进行付款,然后携程将交易的具体信息发给阿里,阿里留存案底。由于旅游的开销大项主要集中于出行、酒店及景点门票,而这些都是可以和具体的负责机构进行沟通的。如阿里就可以对蚂蚁借呗的借款设置一系列问题,如借款具体用途,旅游时间,旅游具体准备去的景点及准备住的酒店等等。在用户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款項可以先发放给用户以作旅游之用,然后阿里的专员应与该客户的目的地的酒店、景点等工作人员联系,提供客户具体的信息,来核查该款项是否被客户用于所填写的用途。

(二)汽车贷款

汽车贷款,也就是消费者为了购买各种各样的汽车所需要的贷款。由于汽车的价格一般较高,消费者往往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的现金,所以只能靠贷款满足自己对汽车的消费需求。而后,贷款可以分期偿还,消费者也买到了想要的汽车,可谓一举两得。不过,由商业银行提供的汽车贷款也存在其自身的问题。具体表现是,每一家商业银行的合作客户不同,取得的汽车贷款只有在特约经销商处才可以使用,这造成了贷款便利性的丧失。利用互联网金融可以很便利地解决这个问题。汽车贷款的贷款金额一般较大,所以只靠一两家互联网金融机构显然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有效需求。本文对此的建议是:至少五家或者更多家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彼此的信息平台应当共享,彼此的客户应当共享。在此基础上,共同为有购车需求的客户提供相应数额的汽车贷款,每家机构提供的比例可不同,具体应视机构规模大小而定。同样,贷款需要贷款人在其申请上写明购买何品牌的何种款式的汽车,并具体到要在哪个城市的哪家汽车城、4S店或二手车市场购买。然后,联合起来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在款项发放之后,与客户预定要去的店家或市场的负责人进行联系,两边将客户的信息进行共享,确认该客户是否在该商家购买了与贷款申请上同品牌、同款式的汽车。如果不同的颜色有价格差异,则在申请表中也应注明要购买哪个颜色的汽车。最后,确认了客户的买车信息无误之后,互联网金融機构应与客户预定用来还款的信用卡的开户行联系,与该商业银行合作。如果客户没有按时还款,则由银行代扣;如果客户恶意不还,则可将其诉至法庭。

(三)住房贷款

所谓住房贷款,是指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或城镇居民修房或自建住房目的的贷款。同时,它也是消费信贷中最常见的一种。住房贷款的金额一般比汽车贷款更大,偿还时间也更长,所面临的风险也就更大。由于金额较大,一般提供住房贷款的金融机构多为商业银行,且事先要进行详细的审批,待手续审批完成之后才可发放款项。这样就造成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商业银行因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而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甚至可以垄断市场,使得住房贷款市场失衡;第二就是部分的消费者可能急需购房用于结婚等用途,然而烦琐的手续将他们挡在了自己心仪的房子之外。

对于住房贷款,首先,贷款金额之大不是某家互联网金融机构靠一己之力能承受的,所以合作是必须的;其次,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便利性确实可以促进住房贷款供给的公平性,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审批手续相对简便,需要填写的东西可以全部通过网络完成;最后,由于房地产属于实体经济行业,与房地产行业的合作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强大自己、站稳脚跟。对住房贷款,更要做到专款专用,不得出现任何挪用款项的情况,否则会造成其他机构信心下降,进而导致市场恐慌、供给扭曲,消费者得不到房贷。互联网金融机构首先要进行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信贷需求;然后与房地产公司信息共享,确认购房信息无误后再与客户预定还款的信用卡的开户行信息共享,请求他们在客户逾期未还款时进行代扣,若出现问题可冻结该账户。

参考文献:

[1]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2):11-22.

[2]  沈悦,郭品.互联网金融、技术溢出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J].金融研究,2015,(3):160-175.

猜你喜欢
消费信贷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商业银行消费贷款风险研究
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消费信贷市场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