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消费缺陷分析与科学引导研究

2019-07-01 03:41马石迎孙丽君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青少年

马石迎 孙丽君

摘 要:在消费型社会日趋发展的背景下,青少年消费缺陷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偏激消费、炫耀攀比消费、享乐型消费和畸形消费等现象。青少年消费缺陷行为的发生,容易使其误入消费陷阱给身心健康埋下隐患。究其原因,主要有对青少年的消费关怀不够、消费主义思潮泛滥、消费引导机制缺乏和消费监管滞后等方面。因此,应该在积极推进政策指导,提高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针对性、规范商家的商业行为、营造良好的消费文化和舆论氛围,以及提高政府监管等方面加强对青少年消费的科学引导。

关键词:青少年;消费缺陷;科学引导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4-0004-03

一、青少年消费缺陷概念的提出

消费缺陷是指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中基于盲目性和随意性等非理性心理主动或被动受消费环境所控而发生的消费劣势现象,包括消费认知意识弱、消费控制力差和消费选择随意等消费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其主要表现形式有消费理念偏激引发的炫耀型、享乐型、攀比型消费等消费现象;消费控制力弱,过于追求网络消费、游戏消费、追星式模仿型消费、浪费型消费、挥霍型消费等消费现象;理财能力弱、防欺诈诱骗的意识不足、金融知识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消费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等现象。

本文所指的青少年,范围是14—25周岁年龄阶段的,以在校中学生和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群体。作为在“富起来”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大多具备“独生子女”身份,他们的消费观念活跃、消费能力强、消费行为比较前卫,其消费行为集中体现了其父辈甚至是祖辈的经济能力。但是受家庭、社会和同伴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消费活动敏感而又复杂,一旦陷入消费陷阱,消费行为受挫,消费期待与消费劣势的巨大反差对他们的价值观、心理发展、行为养成等乃至成长成才都有较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社会上频发的“校园贷”、“网贷”、“速融贷”,甚至“裸贷”等个人金融信用平台乱象大都与青少年的超高欲望的消费缺陷有关,而“网购”、手机支付等快捷方式更是刺激了青少年消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就给了不良商家制造各类消费陷阱的机会。这些既刺激了青少年的超前消费欲望,也对他们的身心造成巨大伤痛,超出了他们年龄能承受的能力,贻害深远,时有报道一些深陷“网贷”、“裸贷”而殒命的鲜活青少年,充分反映了青少年社会交往历练少、消费理性不足、消费自控力较弱,容易被消费陷阱迷惑上当受骗,消费缺陷明显。所以,研究青少年的消费缺陷,培育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引导他们合理科学消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是消费型社会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的“必修课”。

二、青少年消费缺陷的表现形式

由于环境、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及青少年的特点,导致其消费理念、行为等均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青少年存在的消费缺陷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偏激型消费。15—25岁的青少年大多为独生子女,自出生开始即享受到超出前辈乃至同龄人的关爱、抚育,因此形成了天然的优越感。他们消费观念比较超前,对“月光”、借贷、透支等消费认同度过高。这些青少年群体在消费决策时通常非常看中消费带来的愉悦和快感,很少考虑经济负担能力以及其真正的使用价值,加上商家营销手段和同伴的激励、暗示等因素推波助澜,造成很多偏激性、非理性的消费。信用透支、校园贷和网络拼借等在青少年群体中快速发展,就是这种消费理念的现实反映。

第二,炫耀攀比型消费。青少年大都具有炫耀特点。锦衣玉食、华屋豪车之所以有那么好的市场,就是因为人们有炫耀的需求。物质丰富了以后,人们无法像过去那样袍服顶戴地显示身份、地位,于是就借助自己的消费行为来尽情展示。青少年也有这种心态诉求。家庭条件优越无疑能够占得先机,但是家庭条件不好的青少年也不可能失掉群体共性,这就导致他们在心态失衡和虚荣心的双重驱使下进行攀比炫耀,自然导致消费超过自己的实际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为满足这种消费需求,只有采取透支或借贷。由于银行、网贷平台为追逐业绩设置了不高的门槛甚至是零门槛,因而造成很大的隐患,甚至极端情况下诱发犯罪亦或是个人悲剧。

第三,享乐型消费。青少年思想、行为都不成熟,社会上娱乐至死、享乐至上的思潮对他们有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思潮的左右下,青少年中出现了享乐型消费额行为。有的看到同伴买手机,他们也要拥有,一时达不到条件,就开始借贷;还有的甚至采用偷窃、抢夺等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这种畸形消费需求。

第四,游戏娱乐型消费失控。网络和游戏等新型电子消费近十多年来快速发展。随着青少年手机和便携式娱乐设备的普及,智能游戏娱乐消费格局已经成为青少年的必选。此类消费“耗时”、“烧钱”,占去了他们绝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以至于很多青少年都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了玩手機打游戏上。调研发现,小到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到参加工作甚至有了孩子的年轻父母,无不津津乐道于手机游戏。部分青少年将平时父母给的零花钱攒起来,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穿,而是攒到一定数量用于购买电玩产品、装备,甚至是兑换非法的网络游戏“货币”,并且出手阔绰、一掷千金,以致学习没劲头、工作没热情,整天魂不守舍、吊儿郎当,虚掷了大好的青春年华。

第五,畸形消费。调研中发现,少数青少年居然模仿影视作品中的反面人物的做派,抽烟、赌博、酗酒,虽然根本不是主流,但足以引起高度警觉。另外,综合新闻媒体报道时常看到,有的青少年好逸恶劳,是非观、荣辱观颠倒,也有滑入消费陷阱深渊不能自拔引发过多的心理压力无法承受而自杀的,还有走上了打架斗殴、卖淫、吸毒等犯罪邪路者,导致社会上犯罪年轻化趋势加重。

三、青少年消费缺陷分析

问题虽然发生或者表现在青少年身上,但根源性因素却和家庭和社会紧密相连。根据调研以及文献综合考量,笔者认为产生上述青少年消费缺陷的原因如下:

一是对青少年关怀不够。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但是社会对该群体却没有投入足够的关怀,对他们的心态诉求重视不够。青少年都渴望被人重视和崇敬,在消费中,其诉求同样如此。但是目前的情况难如人意。仅拿文娱消费来说,就存在诸多缺憾,主流文化创作不出让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娱产品,而低俗、淫秽、色情就会在网络平台上泛滥成灾。另外,目前还缺少青少年健身、旅游和社交活动的专门平台。所以应该好好针对青少年这个特殊市场,切实把握需求,纯洁、净化市场,正确引导青少年消费行为。

二是消费主义思潮泛滥。消费主义思潮在青少年群体中泛滥成灾。消费主义文化的利己性削弱责任感与道德感,而其多元异质性则阻碍青少年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使得“人生几何”、“消费就是幸福”、“高贵的人都一次性使用产品”等负面思想大行其道,错误地将青少年诱导到了“及时行乐”的岔路,并由此产生了很多问题。“一些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或是不顾家庭消费能力向父母伸手要钱,给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或是‘身兼数职将宝贵的学习时间耗费在兼职打工上。在与人交往中重利轻义,讲求实惠,用金钱划定交友范围,将‘等价交换作为交友标准。还有一些学生在就业的选择上忽略自己的兴趣和志向,把赚钱多少作为最重要的选择依据。在他们看来,工资水平决定了消费层次,只有多赚钱,才能提高自己的消费档次,体现自己的价值。”[1]

三是社会缺少引导青少年理性消费的机制。传统的中国社会崇尚节俭勤劳。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少数“精英”阶层率先富起来,出现了大批“土豪”、“暴发户”等优越消费者,他们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而且经常在大众媒体上炫耀自己的财富、地位、生活,使得青少年认为“成功”太容易了,上亿元也被当做“小目标”可以轻松实现。因为这种炫富心态和欲求不断膨胀,在他们的脑海里充斥着“郭美美”、“芙蓉姐姐”、大款、土豪等概念,艰苦奋斗、勤俭持家正在被抛弃,转而代之的是不惜一切追星、娱乐至上。这种舆论氛围和引导的结果可想而知,不能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也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一方面,商家和金融信贷机构等也纷纷不断地推出便利消费的“噱头”、“手段”、“促销”;另一方面,学校、单位、政府也没有将理性消费观、金融知识、理财能力、防骗意识等纳入教育内容和范围,使得青少年很难辨别是非、抵挡诱惑,反而容易形成扭曲的消费观念。

四是对诱骗消费、欺诈交易打击不力,监管滞后。青少年接触网络最多、最广泛,因而他们也最容易受到网络犯罪的侵害,消费侵害一旦产生往往超出青少年的经济和精神承受能力。长期以来网络消费犯罪花样百出、层出不穷,一般打着“零首付”、“零利息”、“最快3分钟到账”、“每天只需还10元”等诱人的幌子,实际上,在还贷时,繁杂的服务费、手续费、管理费、风险担保费、滞纳金等本金及利息外的费用让青年学生疲于应付,造成身心巨大压力和伤害。相关部门对此打击的难度很大,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复杂的消费侵害问题。公众最有印象的打击莫过于临沂女孩徐玉玉因受到诈骗后死亡才引致的真正全国范围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行动,但为时已晚。因而,利用网络侵犯青少年消费权益的犯罪行为也没有绝迹,客观上纵容了其继续为害。“这些不透明的收费实际上是变相地提高了贷款利息,有的甚至高于法律规定的民间贷款利息,这实际上是属于违规的网络借贷行为。由于大學生的金融知识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较弱、社会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就很容易掉进校园网贷的陷阱。”[2]

四、青少年消费的科学引导研究

(一)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正确培育青少年的消费理念,引导其消费行为,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提供了宏观指导,指出,要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增加新供给,满足创造新消费,形成新动力。”新消费“主要包括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意见》进一步肯定了新消费的引领作用,强调“要积极发现和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要,推动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协同共进、创新驱动和经济转型有效对接,构建消费升级、有效投资、创新驱动、经济转型有机结合的发展路径”[3]。消费可以引领产业升级、激发社会活力、释放创新潜力,不断推动创新迈向更高的层次,这对培育和引导青少年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释放其消费潜能,必须要破除阻碍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制度藩篱,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和各类主体公平竞争;进一步扩大社会服务范围和水平,让城乡青少年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共享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

(二)调动家庭在消费教育上的积极性

家庭成员在培育、引导孩子的消费理念与行为中起到潜移默化地作用,担负着无可替代的责任与使命。父母要注重良好家风建设,培育节俭的家风,增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这就要求父母不要溺爱子女,在日常生活中,消费应以满足需求为主,不能发生过度消费,要从一粒米、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引导孩子适度、合理地消费,树立“物力维艰”、勤俭节约的理念,满足必要的需求,不向社会、向环境、向自然索取不合理的资源消耗。部分家庭认为自己有钱,想怎么消费是自己的事情,用不着别人说三道四,因而在消费上为子女树立了“任性”的榜样,导致子女长大成人后挥霍无度,最终可能为满足自己的超常消费而行为失范,甚至误入消费陷阱,这时就悔之晚矣。所以,一定要从家庭入手、从青少年抓起,养成良好的消费理念,培育高尚的消费情操。

(三)学校消费教育要成为青少年的必修课

学校教育对培育引导青少年消费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学校教育更重视专业教育、人文素养和德育教育,长期忽略消费教育,极少有讲授消费理念、消费行为的课程。为了培育引导青少年适度、科学、合理消费,学校教育应该补上这一课。在校青少年求新、求奇的意识非常强烈,对教师教育的认同度很高,这个时候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消费培育,机会难得。而且一旦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他们之间往往产生共振效应,很容易引导大量的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消费模式,进而带动全社会乃至于后世代代传承。开设消费类教育课程、课题或者是相关的教育专题,完全可以结合青少年的特点,以灵活、自由的形式,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消费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学习相关的商品知识、金融知识等等,在形成良好的消费理念的同时,锻造高尚的消费品格。

(四)规范引导广大商家商业行为,提高其社会责任意识

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商家其实也是消费理念的培育者、消费潮流的引导者,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商家应该秉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推出产品和服务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评估,最大限度地消除其对社会、环境的压力,以及对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比如,生产塑料微珠,虽然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爱美需求,但是其造成的污染则无法挽回。又如,最近大行其道的共享单车等服务,事先没有做好其负面影响的评估,因而造成了很大的社会负担;手机、网络游戏非常受青少年的欢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游戏也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冲击、影响,甚至是带坏了很多青少年。商家如果只有利益,那么他就不是负责人的群体,这样的商家应该受到抑制甚至是取缔。商业推广还要拒绝推销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可以肯定地讲,社会上的奢靡之风与会所、宾馆、酒楼的造势和推波助澜密不可分。所以,必须让青少年远离奢侈消费市场。

(五)强化健康消费文化宣传

媒体特别是那些新型传播平台,对青少年消费理念和行为的培育、引导十分关键。青少年中比较流行的消费行为大多得益于媒体的宣传和广告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媒体才更应该严密控制舆论的主动权,不能谁给钱就给谁做广告、谁的钱多就推销谁的产品,必须考虑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近年来,一些娱乐节目盲目地宣扬“高富美”,消费方面纷纷追求“高大上”,青少年只知娱乐明星而不知道甚至懒得知道社会各界的榜样和国家“脊梁”,追求每天花天酒地地过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缺失与媒体的不良炒作和引导密切相关。对那些宣扬腐朽、没落、奢华等价值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媒体就应该旗帜鲜明地予以封杀,决不能任由他们误导、戕害青少年一代。

消费文化宣传要注重吸收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特别是崇尚节俭、拒绝奢靡等节约自律的文化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黜奢崇俭”是生活指导的主旋律。孔子主张“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墨子讲“俭节则 昌,淫佚则亡”;荀子认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老子提出“去荏、去奢、去泰”;韩非子强调“侈而惰者贫,力而他者富”。这些节俭美德和哲理对青少年来说是形成消费价值观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大力弘扬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环境。

(六)加强青少年消费市场的监管与服务

一是要完善消费行为相关的法律规范。在确保营造青少年的良好消费环境方面,政府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制定法律法规和标准,并以此为抓手组织、引导并规范全社会的消费理念和行为,形成培育引导青少年消费的优秀环境。

二是打造青少年消费管理平台。不能任由一些商家打着创新的名义设立的消费及推介类平台,否则诸如“校园贷”、“裸贷”等一定会泛滥成灾。这样的平台除了误导、引诱青少年超支消费外,还诱发违法犯罪行为,应当严格甄别、严厉监管。国家要在主流渠道建立相应的平台,满足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消费需要;还要统一网络借贷平台成立的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制定严格行业标准与违法违规的惩治标准。同时,要加强对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全方位监管,严厉取缔违法违规的网络借贷平台公司,坚决打击欺诈、违法放贷行为。

三是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例如,食品消费是人民群众的最基本需求,更是正在茁壮成长的青少年的首要需求。食品安全卫生需要时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一刻也不能放松食品安全监管。要切实营造最好的食品消费环境,让青少年放心地选择适宜自己健康成长的、充足的食物。在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上,政府也要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其发展、壮大,使青少年产生对中国品牌的亲和力,不仅让他们享受中国创造带来的快乐,而且通过他们影响和带动全球青少年都喜爱中国品牌、中国创造。

参考文献:

[1]  石文卓,任超阳.消费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危害及应对[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6):84-88.

[2]  曹国娇.校园网贷背景下大学生理性消费观的培育[J].江苏商论,2017,(8):18-21.

[3]  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动力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23/content_10340.htm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a consumer society,the problem of youth consumption defec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mainly manifested in extreme consumption,showing off comparative consumption,Hedonistic consumption and abnormal consumption and other phenomena.The youth consumption defect behavior easily causes it to mistake into the consumption trap to bury the hidden trouble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The main reasons are the lack of consumption care for teenagers,the proliferation of consumerism,the lack of consumption guidance mechanism and the lag of consumption supervision and so on.Therefore,we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policy guidance,improve the pertinence of family and school education,standardize the business behavior of businesses,and create a good consumer culture and atmosphere of public opinion.And improve government supervision and other aspects to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guidance of youth consumption.

Key words:teenagers;consumption defects;Scientific guidance;Analysis and Research

猜你喜欢
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Amazing benefits of playing sports for teens 青少年运动的益处
Minor Offense
青少年一周饮食计划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全国首次青少年烟草调查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