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建构

2019-07-01 03:41孙迪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能力素养

孙迪

摘 要:从建筑学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入手,探讨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建筑历史课程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切入点,针对传统建筑历史课程授课体系的局限性,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角度出发,结合OBE教学理念建构建筑历史课程体系总体思路,指导课程教学过程及相应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之后通过教学实践结果分析进行成效评价来进一步完善体系,最终建立行之有效的建筑历史课程产出式教学体系,从而对建筑学专业的其他课程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借鉴启示。

关键词:OBE教学理念;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4-0099-02

引言

建筑历史在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建筑历史教学不仅要为学生展现整个建筑从出现到生长的各个历史阶段,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及建筑生长的变化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待建筑的态度,训练学生在日后建筑设计中的基本能力及创造能力,这也就对建筑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改变现有建筑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培养方式的缺陷,通过引入OBE教育理念,建构OBE理念下建筑历史课程的课程体系,进而改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其具备应有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一、人才培养理念及课程体系建构过程思路

(一)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理、工、文、艺诸领域,具有科学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结合的特点,是集社会、技术和艺术等多重属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要求毕业生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卓越工程师为导向,注重对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之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能独立完成建筑设计,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城市、景观与室内设计能力。学生不仅应具有工程技术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课程体系建构思路

课程授课思路是“学什么—为什么学—学什么”。首先要提前让学生对于每节课的授课能容、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以及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跟着教师的启发去思考,从而自主的获得知识。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分析问题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延展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的最后,教师可提出相关启发性问题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把建筑史课程看成是死记硬背的史论课程的传统思想。

二、在OBE培养理念下建筑历史课程体系

(一)授课过程

按照OBE教学理念,结合本門课程,按照下面的过程来组织授课。整个授课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过程。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以及主干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每节课要学习什么以及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此部分要提前通过网络或云班课等方式预留给学生,作为课前预习资料和课堂笔记以及读书笔记阅读文献的引导,让学生告别上课忙着埋头记笔记的错误听课方式。

2.课前预习内容。提前通过网络或云班课等方式预留给学生,预习内容主要是本节授课内容的相关背景方面以及总结性分析的预想,以此让学生在授课过程中能跟上教师思路,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例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授课单元中,会提前给学生的预习思考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在设计上有哪些原则?影响这些原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有哪些?

3.正式授课开始前提问,主要针对上节课的主要基础知识点。

4.授课开始,首先对课前预留给学生的问题进行随机问答,检验学生是否进行预习,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授课内容。

5.教师讲解本节课主要知识点,按照大纲要求,将本节课上涉及到的重点概念进行深入讲解,并提醒学生一定要掌握,告知学生此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从而让学生有侧重点地去掌握知识,对于预设的难点要深入讲解。同时,应注意师生的互动,以便更及时发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所遇到的非教师预设难点。

6.本节课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了什么。传统教学方式下,每节课的总结通常由教师直接得出传递给学生,往往是教师说过学生就忘记了。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OBE理念下,每节课的总结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主获得,可采用课堂分组讨论方式,结合课前给学生预留的预习作业,通过课堂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最后由教师汇总出准确的全面的总结。在这个自主总结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深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7.总结基础上的启示性分析。同样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自主分析后获得,通过学习本节课程,获得了哪些对于专业、对于设计实践具有启示借鉴意义的方面,最后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课堂小结论文。

8.课堂随堂测验。由于课时限制,随堂测验不必每节课都进行,可以按照课程内容分阶段性进行,或者课后安排在云班课上进行。

9.每节课的课后作业,建筑史课的作业主要以绘图为主。

(二)课程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

1.考核方式。建筑历史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考试,但为了避免一试定成绩的弊端,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更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应把更多的重心放到平时成绩的考核,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评定中所占的比例,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提高为50%。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加强了对平时学习的考察力度,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紧张忙碌起来,逐步强化知识吸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50%,试卷出题范围以平时授课中的基础知识重点知识为主,单出题形式应避免大量的死记硬背型试题,而是以主观性更强的试题题型为主,目的是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以及运用的能力。

2.平时成绩评价标准量化。平时成绩是教学结果评价重要的一部分,是验证学生是否认真学习并取得何种成果的有效途径,在成绩考核中有重要作用,不能让平时成绩变成名存实亡的摆设。依照OBE理念,结合建筑史课程授课特点以及学生层次,将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细化。平时成绩结合授课过程细化为以下几方面。

(1)课堂问答环节,主要包括两方面:1)提问上节课的重点知识点;2)课前已给学生的与本节课相关的预习内容,难度不易太大,主要考查学生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2)课堂讨论环节,由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发给学生分组讨论和评分表格,每位组员的发言都要加以记录和评分,以保证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此项考核过程和评分,避免讨论课上个别学生不参与讨论的情况。主要包括:1)每节课的知识总结;2)本节课所获得的启示。

(3)作业。建筑史课程的课堂作业主要以绘图为主,每节课讲授的重点是建筑的绘制,并带自主分析;另外一项课堂作业是课后小论文,论文内容以每节课的总结和分析启示为主,200字左右,考核标准就是要有自主的分析。

(4)课堂测验环节。课时限制,课堂测验可结合云课进行,也可按照授课内容进行阶段性的课堂测验。

(5)节课课程设计和节课论文。与建筑设计课程设计不同,建筑史课程的设计属于概念性设计,但要求设计中运用到本学期所学的内容以及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启示。结课论文由学生自主选题,主要结合本学期授课内容进行。

(6)笔记。1)课堂笔记。教师可提前把课程主要内容或基本课件给学生,学生的课堂笔记主要记录听课过程中的要点以及思考,并要作为笔记成绩的衡量的重要标准。2)读书笔记。建筑史课程的學习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故而在授课中,教师可结合课程给学生指定相应的扩展阅读书记,将读书笔记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7)个人修养和学习态度。主要针对平时出勤次数以及在讨论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专业素养和态度。

结语

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仅仅只有纸上谈兵能力的纯理论型。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是很多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能力短板。不破不立,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应随着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合理调整。建筑史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建筑学专业学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应基于OBE教育模式,改革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需要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这些内容、如何学会知识、如何运用知识,让建筑史课不再是学生眼中需要死记硬背而且而且对实践没有指导意义的“鸡肋”课程,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掌握建筑发展的历史史实,更可以加深对建筑的理解和思考,加强培养实践中的分析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术型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康健,刘松茯.建筑教育: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教学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0.

[2]  王飞,丁峻峰.交叉视角:欧美建筑城市院校动态访谈精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David Nicol,Simon Pilling.Changing Architectual Education:Towards a New Professionalism [M].SponPress,2007.

[4]  朱文一,刘健.面向世界的清华建筑教育[J].城市建筑,2011,(3):12-14.

[5]  严萌.建筑史课程创新性教学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2):124-126.

[6]  刘志勇,张兴国,杜春兰,等.建筑史体验式教学法研究——重庆大学外国建筑史课程教改实验报告[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10-16.

猜你喜欢
能力素养
做好农业机械化推广助力农业发展
通过课堂“一创三教”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以《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为例探讨教材的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浅谈企业政工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企业政工师能力素养分析
新时期高中班主任的素养与工作策略
远程教育教师在社区教育中角色定位与能力素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