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是一门综合性自然科学,作为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要发挥学科优势,重视学生的生活化体验,将课堂生活化,生活趣味化,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中高效率的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而提高生物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做出相应改变,通过各种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生活化教学;效果
一、 关于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初中学生刚刚迈入中学大门,初次接触生物学这门学科,虽然有兴趣但却不知如何去学习。传统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忽略了对学生制作、观察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则是课后背诵知识点,记忆所谓的“干条条”知识,而这样的纯粹死记硬背,很难将知识牢记于心,又加重了生物学习负担。
大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基本都是以课本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忽略了课标中培养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核心的要求。教师采用我讲你听的相对落后的教学形式,使得单一的教学内容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学生认为课本上有的知识,上课不听下课看书依然可以学习。久而久之,失去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课堂教学变的更加枯燥乏味,失去生物教学本来目的。
二、 初中生物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一) 课堂创新导入,寓导入于实际生活
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到课堂上来。将导入环节设计成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内容,会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主动的探索新知。
例如在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节中,先问学生早餐、午餐都吃了什么,从而引出糖、脂肪、蛋白质、水、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节中,叫一名学生站起来,在学生眼前击掌,其他同学观察此学生的眨眼反应,从而引出反射的概念。在《输血与血型》一节课中,从学生感兴趣的“熊猫血”导入,学生兴趣浓厚,有个别班级的学生中也有Rh血型,选这些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让课堂真正与生活结合。
(二) 新课讲授中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实践表明当能够把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知识讲解中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便会大大提高。因此,在知识点的讲授中适当举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可以使整节课焕发生机,使课堂效果达到高潮。
在《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节中,找一位同学闭眼跟随老师走动、转圈,问他朝那个方向,转了几圈,学生作出回答,由此实验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闭眼还可以感受到方向和位置的变化?”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位于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是位置感受器。在讲《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节课时,让学生体验用鼻呼吸和用嘴巴呼吸的不同之处,从而推测出呼吸道不仅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而且能温暖、湿润空气。在教学中,生物知识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将课本知识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例如:为什么移植秧苗时要带一团土;移植树木要剪一半的叶片;树木为什么要输水等等。
(三) 加强实验教学还生物学以生活本色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极其强烈,实验可以滋润其心田,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无限趣味,让生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安排大量的生物探究实验,例如,七年级下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节中,教学生用矿泉水瓶子和气球制作模拟肺呼吸运动的模型,既能让学生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知识的理解。八年级上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中,用酵母菌进行发酵实验,观察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和酒精。
(四) 适当开展室外课堂
传统课堂都是在教室中进行,适当开展室外教学,将学生带去室外进行授课,突破难点,不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而且可以感受到自然科学的魅力,享受实践过程的乐趣,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笔者在讲授《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节课时,将学生带去校园中观察,学生积极性高,不仅掌握了书本知识,而且根据所观察的现象提出了很多有关生物学的知识,在教学中寓教于乐,无疑是一节有趣、有意义的生物课,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布置生物特色作业
作业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生物学,具有学科特色的作业可以打破传统作业的重复、枯燥的形式。在教学中,布置生物手抄报、模型制作、生物趣味实验、生活实践等特色作业,集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型等于一体,利于学生掌握难点知识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真菌》后,制作孢子印,学生通过实践学到香菇孢子印为白色,需要使用彩色纸张才能得到。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采集生活中的每个素材,不断探索,在课堂中加入生活中有效的知识,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积极地学习,锻炼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从而提高生物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侯艳红.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2):162-163.
[2]孙坚.室外生物课可行性的研究[J].中学生物学,2018(4):43-44.
作者简介:
孟林炎,陕西省渭南市,陕西省渭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