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作为母语教学,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存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本文就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原因进行调研,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方面探究农村小学低年级实践活动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生活;素养;农村低年级;课外实践活动;设计;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作为母语教学,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存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语文课程教学要给学生多创造直接接触语文资源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爱上语文,学会运用语文,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标。
一、 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当前,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认识到语文实践活动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作用和意义,他们并不清楚也不在乎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真正目的。因此,有的老师只是将其作为一项家庭作业布置下去,草草了事,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从来不开展这一课程的教学。这种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造成了现行农村小学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缺失。
二、 实践策略探究
教师该如何利用本地的资源来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呢?笔者认为实践源于生活,实践活动的设计一定要依托于学生真实的生活,选择学生生活中最有代表性和实践性的问题来展开。课题组尝试着从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方面展开实践活动策略的研究和探索。
(一) 依托校园生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1. 拓展课堂外延,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课堂是学生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吸收新知识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会留下一些疑惑,并且我们使用的教材内容尽管丰富,但在那么短的篇幅里所讲的知识还是有限的。这些因素都意味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的可塑性,我们可以依据学生的疑问以及教材留下的空间来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对课堂做进一步的拓展及延伸,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两者相辅相成,从而拓展语文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达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2.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深入,我校除了不断改善教学的硬件设施外,也在致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更具书香味,更具文化的气息,以达到文化建校、文化立校、文化润校的目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借着这股东风,配合学校的文化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发现自我,找到自我,完善自我,唤起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协调发展,丰富学校的文化积淀。比如设立书法兴趣小组话艺术节实践活动。
(二) 依托家庭生活,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我校是农村学校,绝大部分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虽然没有都市的繁华,但却是孩子们的乐园,春天他们可以在青草的芬芳中扑蝴蝶,夏天他们可以在清凉的溪水里嬉戏抓泥鳅。这种鲜活的乡村生活为我们的语文课外活动提供了极好的素材。我们可以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设计具有农村特色的专题活动。
(三) 依托社会生活,进行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学生生活于校园、家庭,更生活于社会。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我校虽是一所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限,但近年来在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校立足校本,开拓创新,在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我们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1. 发现家乡美,共叙故乡情
六景鎮处在横县与南宁的交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随着六景工业园区的建立和发展,镇里的工业农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工业园区里各类企业林立,有造纸厂、食品加工厂、模具厂等等。除此之外,在风光秀丽的霞义山上,还有一座规模较大的风力发电厂,高大雄伟的风车成了六景镇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无数游人的目光。工厂企业的发展,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基地和素材,为我们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此外,我们还指导学生开展农村环保情况的调查活动、体验社会文明的采访活动、了解文明用语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2. 了解传统,传承文化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我们的历史,感受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丰厚底蕴,把我们的地方文明传承下去,课题组设计了“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主题实践活动,从学生熟悉的“中秋节”“春节”入手,再到“端午节”“重阳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调查访问,了解节日的时间、由来、习俗,学做每个节日的传统美食,在班级集中展示,让学生真正认识我们的节日,感受我们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在自主、合作中探索、思考,了解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增强了自信心。
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需要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地创造性教学,一切的课程资源、活动形式都可以大胆的使用,把学校、家庭、社会的语文实践炼成一个整体,在广阔的天地里引导学生不断实践,不断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享受学习的快乐,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岳辉.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认识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8):62-63.
[2]王来春.关于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探讨[J].新课程(上),2017(11):140.
[3]吴振亚.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思考[J].教师,2017(35):31.
作者简介:
黄加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六景镇利垌村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