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宣成
案例:
浮鱼戏水,青萍始生,在晴和的谷雨时节,银湖书院初中语文教育研究所的老师聚在一起,就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问题,通过课堂录像分析、实录比较研讨等方式,进行细致深入的交流。
“她”的课堂6分钟——激发思考
在此之前,申教授听了夏幸如老师的公开课《阿长与〈山海经〉》,并用手机录下了课堂视频。研讨伊始,申教授播放了夏老师和学生讨论“鲁迅为什么要写长毛的故事”的视频片段,时长大约6分钟,请夏老师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课堂实施。夏老师结合视频详细回顾了自己的课堂设计和实施时遇到的问题。之后,申教授针对视频中“长毛的故事合理吗”这一关键提问,引导大家各抒己见。在大家充分发表见解后,申教授又适时抛出第二个问题——“对这篇散文的教学而言,讨论这个问题有多大价值”。浙江省特级教师邱大存从逻辑思维培育的独特视角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将大家的思考引向深入。
“他”的课堂6分钟——擦亮火花
在讨论了夏老师的课堂视频后,申教授又播放了第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优秀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黎炳成老师执教的《阿长与〈山海经〉》的视频片段,讨论的也是“鲁迅为什么要写长毛的故事”这一问题,时长大约6分30秒。看后,大家直观地感受到夏、黎两位教师对于相似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申教授引导大家深入分析了两种教学理念,强调在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特别关注“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这是谁的文章”“这是作者的哪一篇文章”三个问题。
同时,申教授还结合教学视频中的师生互动细节,提醒教师在散文教学的备课中,提问要“贴着语言”走,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悉心倾听学生的课堂发言,适时给出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课堂理答等教学技巧。
“我”的课堂6分钟——迸发灵感
对于一节40分钟的课堂来说,6分钟的视频似乎很短,但是两个视频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很深。刘晓霞老师在反思中写道:“今天的讨论直面上课细节,针对问题,细致讨论,集思广益,畅所欲言,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我们在课堂上抛出的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左右着学生的思考方向,所以备课必须细致!身为师者,深感任重道远,仍需砥志研思。”
金玉婷老师写道:“在申教授的启发下,我们对《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有了新的认识。研讨中,大家针对‘长毛这一部分各抒己见,有人从语言角度分析,有人则从鲁迅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切换入手。邱老师提出新颖观点,认为阿长对鲁迅思维发展有重要影响,可谓童年鲁迅的启蒙老师。这些讨论让我的思维得到拓展,收获颇丰。”
(本案例由杭州市富阳区银湖实验中学刘春颖老师提供)
上述案例记录的集体教研正如刘春颖老师所描述的,开展得相当成功!所有成员都深度参与到研讨之中,一个小时仿佛一晃而过,丝毫没有冗长枯燥之感。甚至在讨论结束后,几位教师还围在我和邱大存老师身边,激动地分享着自己的想法和收获。这样的情景即便是对于我这个在省级教研机构工作多年的人来说,也并不多见。由此,我不禁想起教育行当中的一句话——“不是学生跳,教师没有料儿”。上课如此,组织教研活动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古语云:“雨生百谷。”仔细反思这次银湖书院的研讨活动,一个新鲜的概念和想法如同种子一样,在我思想的土壤中悄然萌生——微教研,应该成为自媒体时代教师专业学习的新形态。
那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专业学习形态,微教研具有哪些内涵和特征呢?
第一,教研的话题要“微”。教学论中有句话——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研领域同样如此。审视当下的教研活动不难发现,我们组织的很多活动要么大而无当、凌空蹈虚,要么一味跟风、人云亦云;很多专家热衷于理论推演和“概念轰炸”,结果弄得教师越听越糊涂,越学越迷茫。微教研则反其道而行之,它要求培训者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教学行为入手,以介入式、非虚构、叙事化的方式选择教研话题、确定教研内容,通过捕捉、研磨、反思那些看似琐碎实则鲜活的教学现场和教学细节,引导教师实现行为的更新和理念的重构。
以这次研讨为例,我们并没有像惯常的评课那样,对夏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整体的、大而化之的宏观评析,而是抓住“鲁迅为什么要写长毛的故事”这一个问题,切取一个6分钟的教学片段,将教学的推进过程和师生的互动行为放在语言和思维的“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分析其教学处理的利弊得失,并让每位研讨者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改进建议。而后通过播放全国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的教学视频片段,让大家比较不同的处理方式。在这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讨论中,聚焦的内容被一步步放大,模糊的概念被一点点澄清。在顺藤摸瓜般的引导中,参与者最终完成了对教学现场的反思和建构;在见微知著、管中窥豹的探索中,参与者终于捕捉到了教学内容选择和课堂问题设计这些“宏大”理论的蛛丝马迹。由此可见,这样的“微”话题研究,表面上看似乎是“嘁嘁喳喳、琐琐碎碎”,其内里却充盈着生活的温度和生命的活力。
第二,参与的人数要“微”。微教研将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培训的质量而非人员的数量上。与那些动辄几百上千人的教研活动相比,几十人甚至十几人的教研更有可能推动教师的深度学习。道理很简单:面对一个几百上千人的会场,无论培训者多么有经验、多么有亲和力,都不大可能关注到每个人的需求,去进行有效的互动。尽管现在有了“优慕”之类的互动学习工具,但它们还难以实现培训者与学员之间点对点的深度交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减少学员人数,让研修活动从大规模、集中式的培训转向小范围、书院式的研讨,已然成为提高研训质量的重要路径。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强调减少研训人数的同时,我们还要尽可能考虑参训者知识经验的层级性和互补性,以发挥研讨中的“鲶鱼效应”。正是基于这一考虑,银湖书院首创了“PTE教研协同共同体”模式,共同体由大学教授、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各类有关专家组成,通过持续的学校现场问题研究,变革教学形态,提高课堂效率。这次研讨,我们特别邀请了银湖实验中学特级教师邱大存参与研讨,事实证明,他的发言对提升研讨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活动的手段要“微”。与上面两个“微”的含义不同,这里的“微”字指的是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信息技术工具,以实现更为便捷的资源共享和更具深度的互动交流。如上所述,本次研讨的一个关键抓手是两个6分钟的教学视频,其中一个是我听夏幸如老师的课时用手机录制的,另一个则是我通过扫描二维码在线播放的,这两段视频再现了原汁原味的教学现场,给研讨带来了极大方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微教研,必须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各种“微”技术的力量。
在研修的话题、人数和手段满足了微教研的要求之后,接下来需要考虑微教研的实施问题。在我看来,微教研活动开展的质量高低,组织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一个优秀的微教研组织者到底需要哪些素质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鉴英国儿童文学作家、世界顶级阅读指导专家艾登·钱伯斯的研究。艾登·钱伯斯认为,对于儿童来说,一个优秀的阅读指导者应该是一个“有协助能力的人”。他(她)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熟悉自己的阅读经历,并能够反思和理解自身阅读史与生活经验的交叉作用;第二,读过足够多的书;第三,关注出版机构和儿童阅读推广机构提供的新的阅读资讯。以此类推,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微教研活动组织者”,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对课堂教学非常熟悉;第二,对所研修的领域有深入的研究,读过足够多的相关论著;第三,洞悉研修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很清楚研修该走到哪里去。
受日本著名教学论专家佐藤学《教师的挑战》一书的启发,我认为,除了上述三个条件,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微教研组织者”,还必须具备三种能力:
一是倾听的能力。组织者要尽可能多地给予学员说话的机会,并善于从参训者的发言中捕捉灵感、发现问题。同时,他还要随时提醒参训者倾听同伴的聲音,反思同伴的经验。
二是串联的能力。组织者要善于将自己先前的经验和当下研讨的主题串联在一起,将自上而下的理论分析和自下而上的实践操作串联在一起;还要善于将自己的经验和参训者的经验串联在一起,将这个参训者的经验与其他参训者的经验串联在一起。
三是反刍的能力。组织者既要善于倾听参训者的发言,又要善于引导参训者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复琢磨和回味,从而使参训者在不断的反思中实现理念的更迭与技艺的提升。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