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不能明确地表达出文章的论点。】
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体现了女教师未泯的情怀和年轻的心灵。【没有抓住材料的主体事件——女孩的辞职动因。】但生活不只有远方的情怀,【“远方的情怀”有些笼统,内容不够明确。】还有身边的责任。【这句话是关键,体现文章的论点,应围绕此句展开论述。】只有甘于平凡,才能乐享人生。【最后一句话,与主体偏离。】
生活之于山水,清新自然;生活之于烈火,热情奔放;【这两句话与内容无关。】生活之于生活,清贫平凡。【“清贫”一词与材料内容无关。】生活中,有令人悸动的瞬间,也有戎马不羁爱自由的岁月,但生活更多的是它本身,充斥着无聊与平凡、责任与担当。
胡适说过,“我睡时梦见生活是美人,我醒来时发现生活是责任。”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是每个角色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它要求我们各司其职,学生要学习,教师要从教,军人要保家卫国……【此处事例需要在材料丰富与语言表达上加以修改。】它使我们的社会井然有序,它一方面禁锢了个人的自由,另一方面,它成就了社会的自由。【“它”字使用过多。】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引用需加上引号,这句引用与后一句衔接不连贯。】正是有着经世济民的情怀,【“情怀”不能明确地表达观点。】儒家学者放下小我,慷慨发出“平天下的大我”。正是有着救亡图存的信念,周恩来才会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强音。【偏离观点,混淆概念,“信念”与“责任”不同。】大到家国天下,小到职业操守,责任心都是不能缺少的。【这一句点题比较明确。】而我相信,这种责任的执行绝不是每天歌舞升平,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工作,须守得住无聊,守得住平凡。【这几句用词过于绝对,“歌舞升平”“只是”“无聊”用词不准确。】如果人人都充斥着“诗和远方”,【“充斥”大多为贬义。】无人从事生产,无人工作,那么世界将变得乌烟瘴气,停滞不前。【反面论证有力,但结论却偏离观点。】
正因如此,执行责任是必不可少的。沒有社会的自由昌盛,何谈个人的得失享受?【语言欠精准。】中学女教师的想法是浪漫的,却也是自私的。她把人生的乐趣寄托在环球旅行上,却没有想过,行使一份责任,本身就是人生的乐趣,【及时回归材料,没有脱离材料内容,使论述有的放矢,但是材料的主体事件应该是“90后”女孩。】就像西塞罗所说:“充满责任心的人,他的生活一定不会寂寞。”【名言内容应该调换,“寂寞”与观点无关。】
责任心坚定而又甘于平凡的人,【不需要强调“平凡”。】他一定有着澄澈的内心,他的人生未必就真的无聊,可能平凡,但绝不平淡。责任就像警钟一样,鞭策着他前进,也鞭策着社会的进步。一个人的人生,也会因为平凡,而更显厚重,因为责任,而更显光辉。【这一段的语言需要略加修改,做到论证有力。】
生活总是在路上,我们应当扬起责任之帆,自由远航。
问题诊断
这篇文章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角度准确、思路清晰、结构紧凑。但文章的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一是题目偏离论点,导致立意不准确;二是用词不够精当,导致表达不明确;三是混淆概念,导致论证没力度。
升格策略
针对文章存在的毛病,须在题目、遣词造句等方面做好升级:一是改题目,明确文章论点,力求观点明确;二是斟酌文章语言,用词精准,语意明晰到位;三是添加论证方法,论证有力,有说服力。做好这三个方面,会使文章得到较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