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写作更是如此。一篇记叙文,如果能够做到情节曲折,波澜起伏,就会让读者赏心悦目,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同样的事件,怎样在写作中才能做到情节曲折而波澜起伏呢?
一、巧设悬念
巧设悬念是记叙文情节引人入胜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技巧。在记叙文写作中,故意设置疑团,不作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解开疑团,收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1.可以用倒叙的方式来设置悬念。就是将故事的结局放在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使之产生不读不快的冲动。如作家许行的名篇《立正》:
“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
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又“叭”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到我提蒋介石了。
这可把我气坏了,若不是解放军的纪律管着,早就给他一撇子了。
一开头,作者就通过问话将小说的中心事件突兀地显现出来,但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这就自然而然地造成悬念,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促使读者顺着作者的“为什么”和“是不是……”去追寻答案,去破解谜团。这就比按时间顺序来写更加引人入胜。
2.可以利用矛盾来设置悬念。就是利用情节发展过程中相互矛盾的片段和细节,引起读者的好奇与思考,吸引读者为解决疑惑而阅读下去。比如写炎热的夏天,一个走在街上的人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的,这种与季节相矛盾的衣着打扮就很令人疑惑:为什么“他”穿成这样?这种疑惑会吸引人接着读下去。文章《水果》就利用矛盾设置悬念:
……歹徒便开始搜身,他从妇女的衣袋里搜出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包着一沓钞票。
歹徒拿着那沓钞票,转身就走。这时,那位妇女反应过来,立即扑上前去,劈手夺下了塑料袋。歹徒用刀对着妇女,作势要捅她,威胁她放手。妇女却双手紧紧地攥住盛钱的袋子,死活不松手。
妇女一面死死地护住袋子,一面拼命呼救,呼救声惊动了小巷子里的居民,人们闻声赶来,合力逮住了歹徒。
众人押着歹徒搀着妇女走进了附近的派出所,一位民警接待了他们。审讯时,歹徒对抢劫一事供认不讳。而那位妇女站在那儿直打哆嗦,脸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妇女回答说:“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断了。”说着抬起右手,人们这才发现,她右手的食指软绵绵地耷拉着。
宁可手指被掰断也不松手放掉钱袋子,可见那钱袋的数目和分量。民警便打开那包着钞票的塑料袋,顿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那袋子里总共只有8块5毛钱,全是一毛和两毛的零钞。
为8块5毛钱,一个断了手指,一个沦为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一时,小城哗然。
……
后来,妇女用这8块5毛钱买了一些水果,一样水果一个,人们以为她是想买来尝尝,谁知妇女提了一袋子水果径直出了城来到郊外的公墓。妇女在一座新墓前伫立良久。她将袋子倚着墓碑,自言自语:“儿啊,妈妈对不起你!妈没本事,没办法治好你的病,让你刚13岁时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还记得吗?你临去的时候妈问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你说我从来没吃过一个完好的水果,要是能吃一个好水果该多好呀……妈一个一个仔细挑过的,你吃吧孩子你尝尝吧……”
悬念终于解开。
二、妙用误会
利用人物之间的误会,也可以使情节发展起伏跌宕,扣人心弦。如文章《大钥匙》中,一个名叫“大钥匙”的男人胸前总是挂着一把大钥匙,这是一个悬念。他常常去拉七八岁的小男孩,让人误以为想要抢劫或拐骗,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十多年前他家的一个七八岁的儿子走失了,他的儿子胸前常常挂着一把大钥匙。
三、抑扬手法
“扬”就是褒扬,“抑”就是贬低,抑扬法就是在写作中对要褒扬的人物先以贬损、否定的口吻进行描写,使文章内容波澜起伏,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经历从疑惑到明白的过程,留下更加深刻的阅读印象。文章《大钥匙》中,名叫“大钥匙”的男人被人误会为坏人,这就是“抑”。但在结尾中,发生了变化:
……那小汽车,像支箭一样,就要射向小男孩。就在人们吓得就要闭上眼睛的时候,一个瘦小的身影飞向了小男孩,一把推开了小男孩。是大钥匙!
他像一朵花一样,盛开在了广场上。那把大钥匙,挂在他的胸前,像那鲜嫩的花蕊。……前来处理事故的胖警察泪流满面:你们知道不?大钥匙从没有做过坏事。他在十三年前来到我们这个小城,他是来寻找他家的儿子的,十三年前他的七岁的儿子被人贩子拐走了。他只是听人说,人贩子将儿子卖到了这里,他就想着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儿子。可是这些年来,他的钱花光了,人也急疯了,也从不说话了。他只想找到自己的儿子,于是,只要是挂着钥匙的七八岁小男孩,他都会上去看一看,想拉下小男孩的钥匙,和自己胸前的钥匙比对比对,如果是一样的型号,那一定就是他家的儿子……可是他没想到,十三年过去了,他的儿子已经二十岁上下了啊……
为了一个七八岁的陌生小男孩,“大钥匙”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文章中的“扬”。人物的形象,在这先抑后扬中,顿时立了起来。
四、运用巧合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没有巧合,就没有故事;要想波澜起伏,运用巧合就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技法。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精心安排了巧合。约瑟夫的父母期盼着自己的兄弟能够衣锦还乡,然而在一次全家出游途中却巧遇了自己的兄弟——一个穷困潦倒、以卖牡蛎为生的老水手,这样的巧合不但使情节达到高潮,通过父母俩对兄弟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将他们利欲熏心、毫无亲情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整篇文章的巧合环环相扣,共同推动情节的发展。再比如,作文《竞标》中,长江大桥重修要竞标,正好市长的儿子有一家工程公司,可以与其他工程公司竞标,就本身就是写作者故意设置的一种巧合。
以上这些写作技巧,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
记叙文写作中,如果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寫作技巧,一定可以使情节曲折,波澜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