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舍弃

2019-07-01 02:37雷江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眼朵花桃树

雷江

从古到今,人们都强调“锲而不舍”对实现梦想的重要性。殊不知,有时适当舍弃,才能拥有更大收获……

时文赏析

有一个成语叫“春华秋实”,原意就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可见在人们心目中,“开花”就是为了“结果”。可在刘明礼看来,“不是每朵花都要结果”。现在我们就来品味这篇文章,体会作者所要表现的人生哲理。

一、借事说理,启人深思。“借事说理”,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来阐明某一道理,表述某一主张。因为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讲道理,避免了枯燥说教,易于让读者接受,表达效果较好。这篇文章先叙述了这样一件“事”:疏掉繁花摘去赘果,则桃子又大又甜;不疏不摘,桃子会变小,果实也不如原先甜。紧接着讲了这样一个“理”:人生要学会取舍,才能得到最好结果。叙事之后,作者感叹:“我如梦初醒。是啊,不是每朵花都要结果!”说理之前,作者反问:“想想我们的人生,不同样如此吗?”如此前后勾连,让“理”和“事”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事为理设,理由事来,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二、巧于叙事,举重若轻。作者所叙之事,时间跨度很大,不仅由春写到秋,而且还把桃树从小写到大。如果逐年写来,就会繁琐无比,让人读来味同嚼蜡。所以作者避繁就简,以表哥传授种桃经验为经,以每年桃树收成为纬,有条不紊地记叙自己种桃的经历,重点突出而富有波澜。同时,由于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抒情自然亲切,感悟水到渠成,让文章显得真实可信而富有感染力。

三、妙用修辞,表现力强。“随着‘春风又绿江南岸,仿佛一夜之间,那小小的桃树,竟‘满树和娇烂漫红了”,连续引用,既写出了桃花在春风中盛开的过程和景象,又让文章显得诗意盎然。“可看看桃树那稚细的‘胳膊”,运用借喻,既写出了桃树枝条的纤细,又流露出作者对桃树的爱护之意。“并不是所有的贝壳里都有珍珠,并不是所有的生命都能焕发光彩,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开花结果”,运用排比,强调现实“冷酷”的一面,意在让激情追梦的人们冷静下来,思考取舍的问题。“人生有涯而知无涯,精力有限而事无限”,套用对偶和对比,点明了“我们不得不学会取舍”的深层次原因,言简意丰,让人印象深刻。

四、文笔清新,也重推敲。从总体上来看,文章语言精练,文笔自然,如第一段短短两句话,既交待了事情的起因,又为下文表哥向“我”传授种桃方法埋下了伏笔;又如表哥一句“不是每朵花都要结果”,语言十分生活化,却又饱含哲理,点题十分巧妙。不过,在流畅自然的前提下,作者也十分注重推敲语言。如“疏掉一些繁花,摘去一些赘果”,动词搭配得当,形容词富于变化,各尽其妙;“舍弃,并不是放弃”,近义词相对使用,表义精确,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原作选读

不是每朵花都要结果

刘明礼

表哥种了二十多年桃树,有几十亩桃园。几年前,我从他那儿移了棵嫁接好的桃树苗,栽在院子里。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见钱”,这农谚准得很。桃树栽下后的第二年,料峭春寒尚未消退,枝丫间便冒出了一个个花骨朵。随着“春风又绿江南岸”,仿佛一夜之間,那小小的桃树,竟“满树和娇烂漫红”了。

我兴奋地打电话向表哥报喜,表哥却叮嘱我:每条枝上只留五六朵桃花,其余的都摘掉。电话这端的我一下子惊掉了下巴,问他为什么,表哥告诉我,不光如此,等结了桃,还要疏掉多余的果,每个枝上只留下一两只最大最好的。因为桃树太小,枝丫太细,桃子多了经不住……

虽是万般不舍,可看看桃树那稚细的“胳膊”,真的怕它承受不了太多的重负,只好忍痛割爱,按表哥说的办。这年夏天,我收获了六只又大又甜的蜜桃。

第二年,桃树虽粗壮了许多,但仍显得有些“身单力薄”。我怕它还是不能承受累果之重,便主动疏掉一些繁花,摘去一些赘果,只是比上年留的要多了许多。这一年,我收获了更多的桃子。只是个头不太均匀,有的品相也不怎么好。

桃树渐渐长大,不再担心它的承受能力,我期待它结出更多的果实。于是,不肯再辜负每一朵花蕊,更舍不得糟蹋结出的每一个果子。可是,如此收获的桃子竟小了许多,感觉也不如原先的甜。我以为这桃树得了什么病,打电话询问表哥。表哥问明原委,告诉我——该疏的花一定要疏,该去的果坚决得去。他说:不是每朵花都要结果。

我如梦初醒。是啊,不是每朵花都要结果!

想想我们的人生,不同样如此吗?在人生的航程中,生活就如同一棵开花的树。有时候,我们的梦想很多,想做的事很多,想要的“果”很多,理想的树上花团锦簇。可是,现实却屡屡冷酷地告诉我们:尽管世界因生命而美丽,生命因梦想而精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贝壳里都有珍珠,并不是所有的生命都能焕发光彩,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开花结果。为了实现人生最大、最美好又最接近现实的梦想,我们不得不学会取舍,适时摘掉那些多余的“花”和“果”。因为,人生有涯而知无涯,精力有限而事无限,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诸事竟功。不然,貌似满树之“花”、累枝之“果”,却终是得不到几个像样的“桃子”。

舍弃,并不是放弃,而是为了得到最好的结果。“不是每朵花都要结果”,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智慧。(选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8年4期)

学以致用

1.“料峭春寒尚未消退,枝丫间便冒出了一个个花骨朵”,“尚”和“便”可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肯再辜负每一朵花蕊”,“辜负”若改成“摘去”,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概括文章主题(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不能删掉,两个副词连用,有赞叹桃树花开之早的意味。

2.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没了“辜负”所包含的对桃花的珍惜不舍之情。

3.恰当舍弃,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以上各题,大意相近即可)

写作导航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这样谆谆告诫过我们:许多东西我们常常不可兼得,我们若要有所收获,往往要先学会舍弃。

②人生道路万千条,既然我们没有分身术,就注定只能选择一条。你选择其中一条的同时,也舍弃了其他许多条。“选择意味着舍弃”,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③朋友,我们不梦想拥有一切;什么都想得到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生活,远不如我们奢望的那样慷慨大方。更何况,舍弃又何尝不是一种明智,一种执着。舍弃了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我们才能轻装前进,拥有真正属于我们的一切!朋友,祝你果断舍弃,大胆追求!

请根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

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所谓材料作文,就是作文题面只提供材料,要求我们自己阅读材料,再根据阅读感悟命题立意,自定文体进行作文。一方面,这些材料往往具有开放性,利于发散解读,从不同角度立意;另一方面,这些材料也具有特定方向的内涵,不能随意解读,否则有偏题走题的危险。现在我们就以本题为例,谈谈材料作文的写作技巧。

第一,整体把握,读透材料。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材料的内涵,不能断章取义。读上面的材料,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信息:许多东西常常不可兼得;人生道路万千条,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条;舍弃,才能轻装前进……

第二,把握“文眼”,提炼主题。不只是命题作文有“文眼”,材料作文也有。对后者而言,“文眼”就是能揭示材料主旨的关键性词语。这个“词语”,可以从梳理的信息中浓缩得到。从上面的信息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词语“选择”、“舍弃”、“人生”等,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舍弃”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是 “文眼”之所在。

第三,确定立意,推敲标题。从阅读材料本身出发,紧扣文眼“舍弃”,除了上面梳理到的几条信息外,还可以举一反三,得出诸如此类的立意:若要有所收获,要先学会舍弃;选择意味着舍弃;舍弃是一种明智,一种执着;学会舍弃,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

第四,选择材料,表现主题。根据表现主题需要,我们要选择那些生动的、典型的材料组织成篇。具体来讲,可以这样构思:①叙述一段因“舍弃”而大有收获的经历,生动地诠释主题(记叙文);②发表一番关于选择与舍弃辩证关系的议论,严密地论证主题(议论文);③抒发因“果断舍弃,大胆追求”而产生的洒脱快乐之情,自由地表现主题(抒情散文)。

猜你喜欢
文眼朵花桃树
抬水
Helpful Flower乐于助人的花朵
小桃树的朋友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美食家
散文阅读有方法
桃树的“吱吱呀呀”歌
桃树醒了
画花
巧用“文眼”,为阅读教学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