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曾晓玲
[摘要]目的探讨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总结其特点并分析其X线表现,以提高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择2017年1月- 2018年1月我院收治且有完整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的40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总结尘肺合并肺结核的特点并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本次研究中的40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I期尘肺患者6例,占总数的15.0%;Ⅱ期尘肺患者11例,总数的27.5%;Ⅲ期尘肺患者23例,总数的57.5%。5例I期尘肺患者以及6例Ⅱ期尘肺患者并发的结核病灶局限于单侧或者双侧肺尖以及锁骨下区域。5例Ⅱ期尘肺患者以及23例Ⅲ期尘肺患者并发的结核病灶布满两侧肺叶,肺尖部位散布有明显的矽结节,其中19例患者的结核灶与矽结节相互融合。本次研究40例尘肺合并肺结核病例中,X线表现主要为单纯粟粒状改变、粟粒状合并增殖性改变分别占总例数的42.5%(17例)和57.5%(2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容易造成误诊,但通过胸片全面观察与综合分析也可存在显著差异表现,阅片时要引起特别注意,做出正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案和对策。
[关键词]尘肺;肺结核;x线;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 R1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 2019) 01-159-04
尘肺是长期处于充满尘埃场所的工人较常见的职业病,患者末梢支气管下的肺泡积存灰尘,肺部出现纤维化病变,肺结核是尘肺较为严重的合并症之一。两种疾病均会影响正常呼吸系统功能,且尘肺合并肺结核能够促使尘肺结节纤维化和融合[1-2]。所以,需要选择有效地促进患者创伤愈合的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总结其特点并分析其X线表现,为提高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 2018年1月我院收治且有完整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的40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GB5906-865《尘肺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其中,男39例,女1例,与男性较多从事生产性粉尘的职业、长期处于充满尘埃场所有关。年龄21 - 62岁,平均(39.62±9.56)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干咳35例、咳嗽咳痰24例、低热21例、气喘胸闷19例、盗汗18例、乏力16例、痰中带血14例、消瘦1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2例。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DR高千伏胸片采用美国生产的GE飞天-6000,管电压120kV以上,lOOmA,16 - 38ms.14X17索尼DR医用热敏激光胶片;摄影过程中选择小焦点,曝光量为2 - 6mAs,焦片距为1.8m,曝光时间为0.01 - 0.05s。
1.2.2 方法X线检查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GB/T16180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尘肺诊断依据我国拟定GB270-2015技术标准(表1-2)。比较不同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 0.05表示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分型
本次研究中的40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I期尘肺患者6例,占总数的15.0%;Ⅱ期尘肺患者11例,占总数的27.5%;Ⅲ期尘肺患者23例,占总数的57.5%。
2.2 病变部位
5例I期尘肺患者以及6例Ⅱ期尘肺患者并发的结核病灶局限于单侧或者双侧肺尖以及锁骨下区域。5例Ⅱ期尘肺患者以及23例Ⅲ期尘肺患者并发的结核病灶布满两侧肺叶,肺尖部位散布有明显的矽结节,其中19例患者的结核灶与矽结节相互融合。
2.3 尘肺合并肺结核与尘肺期的关系
本次研究40例尘肺合并肺结核病例中,I期尘肺患者6例,占总数的15.0%;Ⅱ期尘肺患者11例,占总数的27.5%;Ⅲ期尘肺患者23例,占总数的57.5%。由此可见尘肺期别越高合并肺结核的几率越大。
2.4 X线表现主要为单纯粟粒状改变、粟粒状合并增殖性改变的关系
本次研究40例尘肺合并肺结核病例中,X线表现主要为单纯粟粒状改变、粟粒状合并增殖性改变分别占总例数的42.5%(17例)和57.5%(2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5.369.P<0.05)。
3 讨论
人肺具有良好的颗粒清除效果,但长期暴露在灰尘工作环境中会导致吸入颗粒显着增加,吸人大量灰尘后会严重损害气道和肺泡[3]此外,肺部弥漫性纤维化的发生将导致尘肺。结核病主要是在肺结核分枝桿菌感染后形成的,与尘肺病有明显的病理学差异[4]。以往的研究表明,虽然这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不同,但临床X线片有许多相似之处,进一步改善了误诊的发生[5]。在肺结核患者中,血行播散型患者常有腺泡样结节。继发性伴空洞征患者多见肺部纹理改变(呈柳叶状),可与支气管、肺门等相连[6]。
因此,本研究纳入了尘肺,肺结核和两种疾病患者,并通过对X线片的回顾性比较和比较探讨了临床鉴别点。通过胸部X线片分析,可以看出结核组血液传播的病例多为整齐,花瓣状的腺泡样结节。其中,急性病两侧结节均匀分布,密度相似,慢性病大多分布于肺结节两侧,具体表现不同;继发型病例存在病灶不规则[7]。不对称的外观,较低的肺部纹理多为柳树状,与肺门和支气管相连[ 8]。在肺尘埃沉着病组中,有肺纹理异常,网状阴影,胸膜改变,肺气肿和张开的特征。I期病例具有轻度肺纹理和结节的特征,患者的结节样表现轻微,肺部纹理异常明显;在第二和第三阶段,肺部纹理加重,常伴有网状结构和支气管壁增厚,肺野两侧有结节或长阴影[9-10]。在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肺结核的情况下,尘肺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不同分期结核灶的发病位置不同,I期或Ⅱ期尘肺病合并多为单侧和双侧尖瓣,期、Ⅱ期多在肺尖及锁骨下方;少数Ⅱ期和Ⅲ期患者可以在两个肺野中看到结核病灶,见于双侧肺野[11]。急性粟粒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双肺结节相似,Ⅱ期尘肺。患有结核病和Ⅲ期尘肺结核的患者有类似的长阴影和斑块。患有肺结核的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也主要是厚壁腔,但是伴随卫星炉的腔的最大直径可以相应地清楚地区分[12-13]。
当患者的胸部X线片显示以下几点时,高度怀疑是否是肺结核伴肺结核[14]。(1)患者胸部边界模糊,卫星周围有小结节。并且结节和阴影的快速发展增加。(2)患者胸部X线片显示肺尖部有更多斑点状密集阴影和纤维索。(3)如怀疑肺尘埃沉着病患者患有肺结核,可以进行抗结核诊断和治疗,通常经过一轮抗龋治疗后,在患有肺结核的肺尘患者中,病变的小阴影可以模糊,边界模糊的小阴影变成清晰的结节阴影[14-15]。因此,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容易造成误诊,但通过胸片全面观察与综合分析也可存在显著差异表现,阅片时要引起特别注意,做出正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案和对策。
[参考文献]
[1]李罗,孔德会.探讨应用X线诊断肺结核与尘肺病的临床鉴别与影像学表现[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9):1134-1136.
[2]陈继平,刘华林,王新霞.尘肺并存肺结核100例X线分析[J]_现代医用影像学,2011,20(4):250-251.
[3]褚志刚,余建群,袁红梅,等.粟粒性肺结核、尘肺和粟粒性肺转移瘤的HRCT鉴别诊断[J].华西医学,2009(6):1494-1497.
[4]李青薛.尘肺与肺结核的X线胸片影像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 (2): 258-258.
[5]张海琴,程齐俭,陈聆,等.吸人治疗缓解以肺不张、肺部团块为影像表现的尘肺症状[J].临床肺科杂志,2013, 18( 11):1945-1947.
[6]杨正军,郭周中,曹兴占.尘肺并存肺结核患者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5 (1): 8-10.
[7]褚志刚,余建群,袁红梅,等.粟粒性肺结核、尘肺和粟粒性肺转移瘤的HRCT鉴别诊断[J].华西医学,2009(6):1494-1497.
[8]吴明娣,刘亚伦.尘肺与肺结核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 (3): 107-108.
[9]肖培义,张富昌,曾鹤军.尘肺误诊为肺结核92例原因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II( 5): 740-741.
[10]李宝平,周云芝,尹晓明,等.尘肺合并肺结核影像学研究进展[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6,19(5):288-292.
[11]陳明军.石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X线诊断[Jl_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6 (3): 83-84.
[12]荣城.尘肺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CT诊断回顾性分析[J].江西医药,2012,47(1):71-71.
[13]张琴.60例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X线胸片的分析[C]//尘肺病预防与治疗国际研讨会,2014.
[14]黄登花,张守才,马建设.尘肺合并肺结核377例临床和影像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0,26(3):267-268
[15]李静.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16例误诊的临床分析[C]//尘肺病预防与治疗国际研讨会,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