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艳,周懿韵*,朱 珠,潘佳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上海 200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心血管疾病类型,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心力衰竭,危及生命安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给生理和心理均造成极大影响,生存质量低下,且治疗期间负面情绪较多,影响依从性及疗效,如何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提升生存质量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1]。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是指在患者进入临床稳定期后实施的一系列康复护理措施。为明确该护理方式的运用效果,本研究对心内科40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了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现行报道:
病例筛选: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选心内科80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常规组(n=40)和早期组(n=40),常规组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5岁(s=9.2);性别分布:男/女为24/16;心功能分级:Ⅰ级26例,Ⅱ级14例;早期组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4岁(s=9.1);性别分布:男/女为23/17;心功能分级:Ⅰ级27例,Ⅱ级13例。常规组、早期组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无差异,符合对比研究原则(P>0.05)。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此次研究课题。
纳入病例:经冠脉造影、心电监护、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者;中青年患者(年龄18-45岁);意识清晰者;自愿配合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病例:研究期间死亡或自行退出研究者;其他系统及组织严重病变者;孕期及哺乳者;精神障碍及言语沟通障碍者。
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第一周采取绝对卧床,第2周以卧床为主,以患者实际状况为基础逐渐开始进行床上关节活动、床边坐起训练、下床活动等,运动量以患者实际耐受状况为准,避免运动过度。
早期组运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第1~2d指导患者绝对卧床,并辅助患者进行洗漱、穿衣、进食等相关护理,引导患者进行床上肢体被动活动,期间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患者及家属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状况,并向患者介绍预后良好病例、自我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注意力转移等,引导家属关爱、鼓励患者;第3~4d指导患者开始进行床边坐起训练、自行进食、洗漱训练,20~30min/次,3次/d;第5~6d指导患者开始进行自由坐起训练,由患者自行实施坐位进食,餐后自行实施室内下床活动,15~20min/次,3次/d;第7~8d指导患者延长室内下床活动,并进行室外上下楼梯训练,训练期间出现异常感受或心率、血压大幅度波动时及时停止训练。
均实施2周干预。
分析患者生存质量和精神心理状态变化状况。生存质量采取SF-36评价,总分换算为100分;精神心理状态使用SAS、SDS评价,总分均为80分,SAS>50分为焦虑,SDS>53分为抑郁[2-3]。
早期组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高,SAS、SDS评分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低(P<0.05),见下表1。
表1 患者生存质量和精神心理状态变化状况分析( ±s,n=40,分)
表1 患者生存质量和精神心理状态变化状况分析( ±s,n=40,分)
注:较护理前对比:*P<0.05
组别 生存质量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 53.2±7.3 62.6±8.3* 56.2±3.2 46.2±3.1* 55.3±3.5 45.1±3.5*早期组 54.3±7.8 70.1±8.2* 56.3±3.5 40.5±3.2* 55.4±3.2 37.5±3.4*t 0.517 0.000 0.894 0.000 0.894 0.000 0.651 4.066 0.133 8.091 0.133 9.851 P
目前人类生活习惯及生活水平明显变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逐渐升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人群也逐渐年轻化,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且中青年人群发病后心理常难以接受,极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患者依从性,也影响病情控制效果及预后。因此积极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在改善患者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早期实施康复训练,研究结果显示早期组护理后生存质量、精神心理状态显著显著优于常规组,分析原因是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中可及早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运动心率及运动耐量,更利于改善心室重塑状况,促进心功能及早恢复,改善患者生理状态;而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疾病知识宣教、心理疏导过程,可进一步提升患者认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负面情绪及精神心理状态,更利于患者配合康复训练,保证康复训练效果及预后,提升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实施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改善生存质量和精神心理状态,值得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