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云思
走进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只见楼房林立、道路宽敞、环境优美,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重点镇、国家生态镇、国家园林城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美丽乡、中国可持续发展百强乡镇......乡政府的荣誉室里,数不清的奖牌彰显出这个江苏唯一的少数民族乡的和谐与兴旺。
取得这些成绩,江苏省人大代表、菱塘回族乡乡长薛元金自然功不可没。“做好民族工作至关重要,作为‘当家人’,我会和全乡各族人民一道,维护着民族团结进步局面,实现民族乡社会繁荣、各业发达、乡村振兴、人心顺畅。”薛元金郑重地说道。
他的责任远不止于此。作为省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这位常委会会议的“常客”、建议议案的“能手”、法检的“老朋友”、视察调研队伍里的“老身影”、代表履职培训的“老教师”也用勤奋、热情与担当传递百姓的愿望呼声,提出自己的深刻见解,反映基层的真情实况,为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工作贡献着汗水和智慧。
“学习”是薛元金口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语。乡里人都反映,在回族乡无论老少,都常被乡长苦口婆心地劝说去学习。一次,一位乡民以家事太忙为由拒绝学习,薛元金竟急得大吼,“只要你愿意学习,我可以去你家做饭洗菜,做好后勤保障!”薛元金对学习的重视,可见一斑。
正是这种学习精神促使他花了大量时间研读法律法规、会议精神、系列讲话精神,并主动学习其他有助于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努力大大丰富了他的知识体系,为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打牢了基础。连续几年,他的名字都出现在重点督办建议或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议案目录中。
薛元金津津有味地说起了一件议案,那是在学习中,他了解到新《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年度环境保护报告制度是新环保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我省来说,此项工作总体上执行较好,但落实机制尚不健全。”薛元金认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向人大报告环保工作既是法定义务,也势在必行。2017年的省人代会上,他提出了《关于建议完善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向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报告环保工作机制的议案》,建议省人大常委会督促法律执行,推动全省各级政府每年向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
议案被大会采纳并引起极大重视,吴政隆省长专门作出批示:“一定要落实责任,形成长效机制”;分管负责人第一时间作出部署,要求抓紧落实。之后,省环保厅会同13个设区市政府认真研究办理。不久,省环委会便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市县两级人民政府向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报告环保工作机制的函》。通知下发后,各地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如今,全省13个设区市全部完成报告工作,应报告的98个县(市、区)都已经全面完成报告并形成汇报机制。
不仅是大会议案建议,薛元金心里明白,作为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每一次活动都应该“严阵以待”。“特别是涉及到立法调研、立法议题、重大事项审议、议案和重点建议的办理时,我总是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文件,再充分做好调研、草拟好发言提纲。”他介绍了自己的履职方法。对他来说,不做“门外汉”、不说“外行话”是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
2017年11月的省人大常委会上,薛元金列席并参与讨论《江苏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草案)》,在审议的前一天,他花了一个晚上学习了相关的几部法律法规,并电话联系了乡里分管农业农村工作负责人、农经助理、支部书记等讨论相关章节内容。在分组审议的会场上,他用了近半小时陈述修改意见,最终被草案起草组采用。2018年5月,他又一次列席常委会,在这次会议上,这部条例经再次审议后高票通过。
“当看到自己的建议被写在最后一次讨论稿里,我的心情很是振奋。”谈起审议这部条例的过程,薛元金仍然十分激动。在他看来,做一行就要精一行,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尽快提升能力,提出的意见建议才具有“时代性”和“建设性”,真正做到为相关部门作出决策提供参考。
道路黑色化改造、坚固的块石护坡、新建生态停车场……曾经,这里是土圩堤,泥泞不堪,抗洪能力弱,负责圩堤巡查的同志由于脚经常泡在泥水里,久而久之长甚至出了真菌。看着昔日的土圩堤变成了如今防洪能力极强的生态堤、风景堤,百姓们由衷地感谢薛元金,正是他在闭会期间提出的一件建议,才有了如今更加安全、更有保障的民生大堤。
这件建议可不是薛元金坐在会议室里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源自一次水利工作视察活动。在走访调研中,他了解到湖西地区有5.2 公里圩堤未列入淮河入江水道工程。菱塘人民对此有建议和想法,想通过人大代表渠道向上反映。
“菱塘大圩的保安工程建设直接关系到圩内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应按照大圩的加固整治标准,实施防洪保安工程。”薛元金心中一沉,立即召开座谈会,向扬州和高邮水利部门反映群众需求,并形成了第7015号建议。
彼时正值闭会时期,但想到这个工程关乎群众安全,薛元金一刻也不愿耽误,第一时间联系省人大人代联委反映情况,在电话中,他脱口而出,“这件建议关乎‘生与死’啊。”负责同志一听也紧张起来,立刻把情况反映上去。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件建议,省水利厅率工程设计部门负责人到国家淮河入江水利指挥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终于把5.2 公里的低标圩段列入淮河入江水道工程之中,解决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薛元金至今记得,当省水利厅专家把变更的文件和图纸交到自己手中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乡亲们说,这是我们湖西人民的“幸福工程”啊!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履职时间越久,薛元金越懂得“行动”的重要性,他坦言,自己很多高质量的建议都来源于视察活动和走访调研,代表只有真正“走出去”,才谈得上联系群众,收集民意。
2016年的省人代会上,薛元金牵头与省民宗侨专业代表组32 名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引导和支持华侨投资者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江苏沿海开发的建议》。“这件建议是省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去浙江省调研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修改工作时,在回来的路上,大家提出来的一份构想。”薛元金回忆道。回来后,他立即行动,先后联系走访了扬州人大民宗侨委、扬州市侨联、市侨办、扬州大学以及扬州大学“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联盟”,形成了第一手资料。
建议被常委会确定为当年重点督办建议。省侨办认为,这件建议是省侨办历史上主办的综合性、针对性、实效性、指导性、前瞻性非常强的建议,对于指导侨务部门主动谋划“十三五”工作重点,把握定位做实侨务工作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影响。建议的主要内容也被省政府采用并写进了《江苏省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6-2020)》。
“这件建议让我刻骨铭心,更增添了我履职的信心。”薛元金感慨万千,“只要建议有用,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
“带着远见看问题,带着前瞻想问题,是人大代表所要锻炼的基本功。”这是薛元金给自己提出的要求。一直以来他都坚持从国家、省及群众的长远利益、全局利益、根本利益出发,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议案建议。
2015年,为确保南水北调东线源头“长治久安”,不断彰显和放大扬州生态特色,扬州规划建设3100 平方公里的江淮生态大走廊,这个构想得到了高度重视。
“不光是扬州,还有扬州的上下游的江淮大地都要进行生态大保护。”薛元金敏锐地感觉到这一点,2017年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他领衔提出了《关于推进江苏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建议》,集中阐述了自己对江淮生态建设的各种想法。建议被确定为重点办理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相关负责人进行督办和领办。“当年,江苏提出并推动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建设,以大运河为主干线,以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和徐州等沿运河城市为规划范围,共建共享江淮生态大走廊。在坚持保护优先、生态引领的前提下,打造世界跨流域生态廊道建设的样板区和淮河流域东部生态屏障。”薛元金说。
大运河是人类文明史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河流,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流动着的中华文化遗产,中央和省委对大运河的保护和建设都极为重视。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薛元金同时提出了《关于将沿京杭大运河开发战略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的建议》,得到扬州代表团全体代表的支持附议。省发改委认为,建设江苏沿运河发展带已具备一定的依据和支撑,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应支持将培育建设沿运河发展带上升为“省级区域发展战略”。
看着建议得到了有效办理,他并没有满足,而是继续思考。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有关会议精神,2018年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他再次提交了与大运河有关的议案——《加快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建设的议案》。
“建议省里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加强组织、健全机制,加快推进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出经验、出成果,同时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列入监督议题,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并尽快制定地方性法规。”薛元金认为,要借助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契机,完善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挥大运河遗产的作用。议案得到了省人大的高度关注,将制定《关于促进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列入省人大常委会2018—2022年立法规划,并成立立法领导小组、起草小组和专家课题组,开展了立法调研,计划在2019年正式出台《关于促进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使之成为我省又一项创制性法规,走在全国前列。
“有时我们为了一件建议会走访很多群众,吸纳丰富的资料,有时会为一个问题讨论到深夜,因为这是人民交给我们的责任,由不得丝毫懈怠。”薛元金言辞恳切。对于如何成为一名更称职、更优秀的人大代表,他依然在探索,他对自己充满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