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乡高效配送体系

2019-06-27 19:15赵松岭陈镜宇
人民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网络体系

赵松岭 陈镜宇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配送业务也在不断发展,城乡配送体系初步建立。但还存在城乡配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接不够精准、配送技术有待创新等问题。因此,要优化网络,加强衔接,提升物流与配送信息化水平,构建城乡高效配送体系,打通农村配送“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城乡配送 网络 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城乡配送体系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农业生产资料、农村居民消费品、农产品及相关信息的双向流通体系。具体来看,城乡配送聚焦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是城市配送中心中转工业品“下行”至农村、农村农产品“上行”至城市的城乡双向配送,因此不包括城市城区中的内部配送。针对城乡间物流业不平衡的现状,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印发了《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关于组织实施城乡高效配送重点工程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这为实现“到2020年,初步建立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城乡高效配送体系”目标,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制度保障。

现行城乡配送体系不健全,配送水平还不均衡

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尚未建立综合性的产地集配中心,冷藏、冷冻设备陈旧、更新换代速度慢,产地流通加工、预冷处理能力不足,产地仓模式尚未真正建立;农产品的分级、包装、冷藏、运输等技术有待提高,尤其是配送的信息技术水平低,致使鲜活农产品贮藏、运输困难,难以实现其本身价值;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存在违规操作;增值业务较少,没有充分的市场竞争,县、乡、村三级冷链物流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农村末端道路建设标准低。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2020年我国乡镇和建制村将全部实现通硬化路,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但实地调研发现,部分村通硬化路的路基、路宽不符合国家建设标准,路面仅有4米(农村公路的建设标准是,宽度至少为4.5米),且路基高于田地,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就不能有效满足配送车辆的通行需要。

城市工业品“下行”配送成本高。由于农村村落分散导致配送路线长,且配送量较少,所以工业品“下行”配送成本高。另外,现行城乡配送主体各自为政,配送路线、车辆等资源没有实现共享,去程或回程空载现象严重,这些也是导致配送成本高的重要原因。调查得知,单件快递配送至农村的成本大约是配送至县城成本的2倍;在30公里内,农村配送包裹的成本是城市的3倍,而到了60公里,这一比例则变成了5倍。

快递业在农村配送水平不均衡。配送末端网点重复建设,快递企业各自为政,信息不共享,致使资源整合度低,配送水平不均衡。相较而言,顺丰速运配送速度较快,但覆盖范围不全;中国邮政覆盖范围最为全面,但配送时效性有待提高;菜鸟网络目标虽大,但实际很多农村也没有覆盖。比如在河北省邢台市的农村,住户分散,路途较远,开设配送线路的成本较高,除京东快递外,其他快递公司并不配送至农户手中。所以,对于距离县城较远的农村,一般快递企业让收件人到乡镇网点自取。由此可见,快递业配送服务网点尚未完全覆盖广大农村。

优化网络,加强衔接,构建城乡高效配送体系

优化城市高效配送网络。2019年2月,商务部公布了首批30个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明确了每个试点城市的重点任务、主要举措、成果及建立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工作台账的要求,大力推动了城市高效配送网络建设。总体来说,城市配送资源较为丰富,配送主体多,竞争充分。但城市配送如何提升效率、优化现有网络,高效对接农村配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应构建高效、便捷的城市配送网络,形成物流园区—配送(分拨)中心—末端配送点体系。

建立农产品“上行”四大有效支撑要素。紧跟国家“互联网+”行动战略,建立信息化、链条化、产业化和平台化四大要素。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信息平台,统计、整合农产品供给、需求、价格、质量等产业链信息,实现精准需求拉动,发挥互联网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积极作用。例如,农村淘宝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农产品直供直销新链路,通过阿里的大数据技术实现了种植和链路的标准化。新疆巴楚留香瓜从播种、浇水、施肥到挂果均实现标准化;宁波奉化的水蜜桃在采收的成熟度、重量、着色面积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口感和品质也得到保证。这些农产品“上行”成功实例既使农民增收,又满足了城市居民的需求。

加强城乡配送网络高效衔接。城乡高效配送体系除了要解决农村配送存在的问题,还要解决城乡配送融合发展的问题,实现城市工业品“下行”与农产品“上行”双向互通。要完善城市区域配送中心(RDC)与乡村配送网络的衔接功能,逐步形成高效衔接的城乡双向互通网络。可通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邮政快递等流通企业向广大农村延伸末端网络,促进城市配送资源“下行”。完善农产品“上行”高效通道,健全县域配送中心、乡(镇)和村级配送点的三级农村配送网络。县域配送中心应整合资源,集中仓储、配送,乡(镇)配送点可依托超市、邮政快递网点、农资站等网络资源,村级配送点可依托便民店、三农服务站等现有村末端网点。如浙江省江山市积极布局县、乡、村三级农村配送网络,将便利店、邮政等农村现有配送资源整合,门店集中收发货,实行“1+N”配送服务模式,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所需品可直接配送至门店,待车辆返程时收购蔬菜等农产品,实现了工业品“下行”与农产品“上行”配送网络双向畅通。

提升物流与配送信息化水平,打通农村配送“最后一公里”

推广应用城乡高效配送信息技术与标准。大力推广农产品质量可追溯、集装化、冷链物流等技术,加强农村生鲜农产品末端冷链设施建设,实现全程冷链;完善配送节点建设标准,实施应用配送标准,使用的配送车辆、包装均需符合标准,逐步实现农产品从农村地头收购到城市销售端全程“不倒筐、零触碰”;建立产业全链条高效信息平台,打通生产端大数据(农业基地生产数据)和消费端大数据(目标市场消费数据),使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共享。如贵州省毕节市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应用到农产品物流中,建立起了农业大数据应用与服务的“毕节模式”,即大力发展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农产品编码、包装标识、冷链、配送等环节,实现了农产品在仓储、配送环节的高效管理;利用集多種传感器、车辆定位、无线传输一体化的农产品冷链监测技术,实现了冷链过程中大数据监测与预警。

创新城乡高效配送组织模式。加快培育农村配送市场运营主体,各快递公司应协作开展共同配送模式。在农村末端建立统一的配送平台,由过去的多家公司配送多次变为一家公司配送一次,分担配送成本,打通农村配送的“最后一公里”,以产生规模效应,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可通过整合邮政、供销、商贸流通、交通、快递等农村物流服务资源,建设农村共同配送体系示范点。比如,2018年山东肥城“四通一达”5家企业成立第三方公司——泰安市通达惠民配送有限公司,进行集中分拣、配送。通过整合快递资源,开展共同配送业务,一名快递员配送几个快递公司的包裹,每家公司减少工人1/3,年节省成本200多万元。

(作者分别为河北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副教授;河北金融学院会计系讲师)

【注:本文系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项目编号:HB18YJ02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姚红召、赵慧峰:《“互联网+农业”之食材配送B2B模式的SCP分析》,《北方园艺》,2017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网络体系
构建六大责任体系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物质体相(宇宙 世界 生命)形成,以及运行体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