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感想

2019-06-27 00:20余秀春
新财经 2019年7期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

余秀春

[摘 要]2017年10月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要求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从2019年1月1日开始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文章就疾控中心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为做好、做实政府会计制度、实现改革初衷出力。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业务

[中图分类号]F810.6

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2017年10月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简称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从2019年1月1日开始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实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形成“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核算模式,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式由原收付实现制变为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1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难点

(1)对新政府会计制度认识不够。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虽然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但主要涉及的是财务部门,单位领导及职工普遍对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认识不够,认为是财务人员的事,与己无关,不利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2)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事业单位缺乏良好的退出机制及激励机制,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造成知识结构老化,对于快速变化的管理模式已表现出不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实行“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核算模式,对原有会计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改变,如会计科目、核算方式、会计报表,在一年时间内完成知识的重新学习、重新构建,并对以往账务进行梳理、清理,构建新的信息化系统,这对财务人员是一个大挑战。虽然财政的《政府会计制度》转换实施工作方案要求各单位要充分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政府会计制度转换工作给予优先保障,但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全部落实,最终的工作还是落在财务人员肩上。

(3)部分具体操作实施难度大。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亮点是实行“双基础、双报告、双核算”,既满足政府作为预算会计主体的需求,掌握資金的来源及使用情况,又能满足作为财务会计主体的需求,了解各单位家底,为绩效评价打下基础。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权责发生制要求权利、义务发生时即需要进行账务处理,对单位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一,合同管理。一是合同获取的及时性。疾控中心合同管理一般都不完善,在以往的收付实现制下,财务人员一般是事后才知晓合同内容,无法完全按照权责发生制,在合同权利义务发生时就进行会计核算。二是合同信息的完整性。疾控中心合同内容大多以口头协商为准,正式合同内容一般比较粗放,部分信息缺失,对财务核算造成困难。三是合同信息化不健全。疾控中心一般以纸质合同或协议为主,未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合同一般以对方单位条款为准,格式差异大,不利于管理。因财政支付进度及工作安排原因,跨年合同居多,根据权责发生制要求,应该按照合同执行或服务期间确认收入、费用,没有信息化的支撑,靠人工很难实现。

第二,支付对象管理。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常用费用,如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经营费用等按费用类别、支付对象等进行明细核算,收入按来源或类别进行明细核算。根据财政管理要求,报销时经常出现多个收款人,按照新制度要求,会导致分录过多,不利于核算。在决算时要求内部往来、收入及费用需编制调整分录,进行抵销。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内部单位数量多、单位性质不同,管理精细程度的差异,对收入、费用核算方式不一致,导致无法编制抵销分录,而决算报表需按时限上报,最终各单位均默认不填报,导致制度形同虚设,无法达到目的。

第三,资产管理。财务会计要求所有固定资产必须折旧,未折旧的固定资产必须补提折旧。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折旧费用需按照活动性质计入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或经营费用,并按照项目、业务或费用类别、支付对象进行明细核算。一是折旧年限与项目执行年限的矛盾。大型设备购置、更新由发改委审批,小型设备由财政承担,部分科研项目也有设备购置安排,设备使用年限范围财政有专门规定,但是除履职类项目可能会一直存在外,科研项目、新增一次性项目都有执行期,其执行期一般都小于设备使用年限,造成项目已执行完或不再执行,但财务账面仍在折旧。二是固定资产用途与购买项目不一致的矛盾。除特殊专用设备外,一般设备都可用于同一个方法的多个项目,而设备购买时往往从一个项目支出,折旧费用也计入该项目,导致费用支出项目与实际使用用途不一致,无法反映真实的成本支出状况。

2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对策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的“一把手”,对各部门工作安排、资源分配等都具有决定权。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资源分配的方向,领导的态度也影响着各部门的配合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一方面,要通过培训、审计等事项提高单位领导对会计工作及责任的认识,增强对政府会计制度的了解,明确单位领导在制度改革中的责任,引导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要通过领导的导向,增强各部门的配合度,调动各方面资源,推动政府会计制度的建设,为做好政府会计制度打下坚实基础。

(2)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为了更好执行政府会计制度,适应新旧政策改变,疾控中心应积极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使财务人员了解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科目设置的规律,对新旧政府会计制度转换形成初步的概念。制度因要适用于所有的适用单位,只能进行框架性的指导和规范,不同人对同一制度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制度的转换实施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具体分录等细节上,建议相关部门对共性问题出台操作指引,同时多组织对有共性的具体操作的培训,让不同财会人员能统一做法,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同时,可以通过奖惩制度,鼓励财务人员积极探索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细节,群策群力,为制度的完善出谋划策。

(3)积极开发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合同、支付对象、资产等的管理若只依靠人工或各个独立的系统进行管理,势必大大加重管理人员的负担,且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无法达到制度改革的初衷。将各相关模块与政府会计制度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设定好规则,实现自动推动凭证,不仅能极大提高效率,还能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成本核算、绩效评价等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3 结 论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2012年开始提出“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构建方案,在OA办公系统的基础上,融入预算管理、财务核算、供应链、人员档案、工资税务等模块,实现信息从预算时确定、请示时获取到支付、付款、凭证等自动生成的全过程信息共享,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后期将融入合同、资产等管理模块,在事件发生时录入相关信息,如合同的签订单位,合同执行期间的付款条件、验收要求等,资产的分类、折旧年限、购买时间、使用科室、资金来源及项目等,根据设定的规则自动触发提醒,人工确认后自动生成凭证。对于支付对象,建议核算时不需要对此进行明细核算,使凭证信息简洁、明朗,不要赋予太多功能。但是在管理上要实现能随时获取支付对象信息,为报表填报提供依据。同时,应加大对影像识别、自助报账的研究、开发,让财务人员从核算转向管理。

参考文献:

[1]骆珠凤.论使用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J].时代经贸,2018(23).

猜你喜欢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
政府会计制度与医院会计制度对比探析
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