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林,郑 颖,裴长青,张 宁,赵文志
(1.北京物资学院,北京 101149;2.内蒙古红山物流园区管委会,内蒙古 赤峰 024000;3.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4.赤峰保税物流中心管委会,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中心城市,地处东北、华北地区结合部,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距北京、沈阳等中心城市400km左右,距出海口锦州港最近处仅130km,也是内蒙古距出海口岸最近的地区。赤峰自古就是著名的商贸物流中心,有旱码头之称。赤峰市目前拥有人口460万,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第一大市,也是自治区重要的农业和工业中心,近年来城市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赤峰市红山物流园区是该市最大的物流产业集聚区,是全国首批“示范物流园区”,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探索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效果,成为区域重要的综合型物流节点。目前物流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现代物流园区存在园区发展定位不清晰,重复性强[1]的问题;园区需要在梳理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提出新的发展模式,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探索具有可复制性、借鉴性的园区科学发展路径。
红山物流园区于2006年6月启动建设,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建成区面积已近10km2,累计完成投资330 亿元,其中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近17 亿元,供水、供电、供暖、道路、排水、电信等同步跟进,铁路专用线、高速公路互通,城市主干道直通园区,基础设施完备。该园区初步形成了物流仓储、专业市场、快递电商、信息产业、保税陆港五大产业集群。目前,物流仓储业区引进和培育物流企业300 余家,建成仓储面积达400多万m2,开通国内货运专线300余条,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 000 万t。专业市场区已成为赤峰地区汽车、建材、粮油、医药、日用品等商品集散地。快递电商区集快递物流分拨、智能网仓、冷链物流仓储、邮政快递监管服务、电商办公展示、综合创业服务及物流车辆维护等功能于一体,已有京东、韵达、申通、优速等多家全网运营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落户。信息产业区已建成总建筑面积16万m2的“孵化器、孵化园”,并在智慧城市建设、电子商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税路港区中的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正为赤峰及周边地区外贸企业提供进口货物保税仓储、出口退税、转口贸易、国际物流分拨配送等服务。
该物流园区已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自治区级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2016年7月,其又被评为全国首批“示范物流园区”。截至目前,该物流园区已进驻各类企业及工商户2 800 家,安置就业 3.65 万人,2018年实现交易额 150 亿元,税收9.5亿元。
近年来该物流园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区域和产业发展的新常态、新形式、新要求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赤峰地理位置优势明显,自古就是“蒙东、冀北、辽西”的重要物流节点,红山物流园区也一直定位成为辐射周边省区的核心物流节点。但是由于历史、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制约,目前该园区提供的商贸物流服务重点集中在赤峰市下辖旗县区和锡林郭勒盟东北部等地区,主要消费品类服务本市内需的业务量占到80%,尚未形成对周边邻近的13 个旗县市全覆盖,距离区域核心物流中心的定位还有差距。
目前物流园区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比较小,以本地企业为主,经营集中度不足,规模优势不明显,缺少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带动作用不足。物流园区内的企业目前面向全国的网络节点布局尚代完善,空间服务覆盖范围有限,企业结构还需要优化调整,同时提供的物流业务服务相对有限,面向现在供应链管理、引领商贸物流发展的新业态相对不足。园区物流服务模式创新氛围不够浓厚,依托物流推动本地区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作用还不明显,物流服务转型升级压力较大。
目前,技术提升已经成为效能提升的第一推动力,但从调研的情况可以看出,目前物流园区企业的现代化技术应用水平、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园区内物流企业70%的物流作业方式还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现代化智慧物流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亟需快速提升。企业物流作业所使用的信息系统主要集中在作业信息记录,智能决策支持等方面的软件应用十分有限。同时,园区的管理智能化水平也有待提升,园区内交通优化管理等还缺乏整体解决方案,造成局部区域的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
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趋势是专业化、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物流企业管理者和作业人员的要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人才资源逐步成为关键的战略性核心资源。当前,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物流园区发展的一块短板,既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又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更缺少既懂管理又熟悉业务的运营人才和具有成功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2]。由于赤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对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目前园区3.5万就业人员中,仅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 600 人,占总人数的4.5%,其中物流专业知识背景人员不到1%,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园区高水平发展的关键要素。
目前,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支撑性产业,从国家、自治区、赤峰市以及园区层面都面临着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需要科学谋划,精准定位,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对园区的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1)国内物流产业高速发展,国家持续给予政策支持。2001年至今,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从上述文件的制定可以看出,国家高度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认为物流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市场需求巨大,发展空间广阔。加快物流业发展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方向,是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是消除瓶颈制约、补齐薄弱短板、提升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2018年制定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中,赤峰被列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未来将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2)自治区高度重视,本区域物流发展受到高度关注。内蒙古自治区对物流产业近年来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2007-2010年自治区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2007-2010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同时在《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中均对赤峰发展现代物流业给予了引导和支持。
(3)赤峰物流需求持续增长,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急需解决。赤峰市2018年实现生产总值1 549亿元,增量为142亿元;同时该市2002-2017年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7年赤峰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58.20亿元,如图1所示。
图1 2002-2017年赤峰市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
在强大的城市发展需求的带动下,赤峰市物流需求持续增长,2002年至今市公路货运量达到15 293万t,货物周转量达到315.9亿t·km,未来赤峰市公路货运量趋势预测如图2所示。
图2 2018-2025年赤峰市公路货运量趋势预测
赤峰市政府长期重视物流产业发展,并多次制定专项政策,同时大力改善物流基础设施。目前,赤峰境内已建成4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和11条国省干线公路,并开通了多条航班航线,初步形成了立体便捷的交通网络。
综合上述分析,统筹考虑国家、自治区和城市的发展需要,应提出新的物流产业发展战略。
目前,红山物流园区的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国家宏观政策环境层面积极鼓励、自治区产业规划层面高度重视、赤峰市城市发展层面大力支持,为园区新发展阶段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未来“一带一路”带来的国际物流需求、辐射蒙冀辽的区域物流需求、服务赤峰市的城市物流需求等将发挥叠加规模效益,形成园区建设的新动能。
(1)园区发展定位分析。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提高质量,把握物流、生活、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做好物流资源布局规划,打造规范化、品牌化、连锁化、便利化的物流服务网络。加强物流系统和城乡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优化物流供应链结构,通过物流创新支撑新经济发展、提升新生活品质、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能够支撑新经济发展和赤峰市人民新生活需求的物流创新示范区。
依托现有的发展基础和平台优势,集聚要素资源,通过规划控制、业态引导、政策扶持、功能整合,以打造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分拨中心、会展中心、新经济创新中心为重点,创新物流业发展新模式,推进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建设蒙东、冀北、辽西地区物流业态丰富、物流功能设施完备、物流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的现代物流运作基地。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积极推进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依托自治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中俄蒙合作先导区资源优势,提升保税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中欧班列”服务平台,打造多式联运的铁路枢纽节点城市,提高跨境国际物流服务能力,构建物流与流通优势通道,推动优势产业、特色文化、商务会展与国外交流合作,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以开放合作增添发展活力,为区域发展全面赋能。
适时启动分园建设,在分园建设方面积极拓展现有园区发展空间,大尺度规划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科学规划分园项目,实现主分结合的发展模式,探索差异化、协同化、一体化、网络化发展方式,以物流枢纽的建设带动赤峰市新型城市枢纽建设。现有园区将进行功能优化调整,强化城市现代商贸流通、城市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分园将以多式联运服务、区域物流枢纽、国际物流节点建设,重点以强化冷链物流、陆港物流等业态发展为主,突出赤峰物流对外辐射作用,减少物流对中心城市的交通、环境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提升空间利用效能,形成新的城市产业布局。
通过强化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规范化、绿色化、智慧化建设,打造绿色智能园区。通过品牌化、认证化、连锁化的仓储配送设施建设,打造保障赤峰市民生物流的“放心”物流网络。通过及时配送、精准服务的新零售物流体系,打造保证市民消费生活圈的“便捷”物流网络。通过构建智能物流调度指挥中心,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智能物流设备提升整个区域供应链运营全流程服务水平,建立民生物流示范体系。积极对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和东北振兴等重大战略,发挥区域联动网络优势,构建区域物流枢纽,建设辐射蒙冀辽地区的区域协同物流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构建国际物流主通道,发挥贯通欧亚、北开南联的重要节点作用。
(2)园区重点产业发展功能定位分析。园区未来将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实现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孵化创新的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发展增长点,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探索发展“新经济形态”,并努力培育高端新业态,重点推进新零售模式落地,利用好商业变革背景下的新零售发展机遇。未来将有效利用现有优势资源,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同时将充分利用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产业氛围和蒙东云计算中心现有基础设施环境,努力发展会展经济,打造特色会展品牌,全面提升赤峰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了更好地推动园区工作开展,应在政策措施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红山区正处于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物流业作为战略支撑性产业,需要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与一产、二产协同的合力。大尺度规划设计红山物流园分园将有序拉开赤峰产业发展的框架,形成网络化的物流产业空间格局,形成新的产业发展价值链。为了推动这个工程的实施,应科学制定赤峰市整体的物流产业规划,突出物流产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形成“物流大通道+区域大枢纽+国际化网络”的产业发展目标,进而集聚新的优质产业发展要素,优化区域产业发展资源形式,形成新的产业发展动能。
通过优化企业结构可以改变目前园区内现有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比较小、龙头标杆企业不足、规模优势不明显的问题。建议出台鼓励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重点培育龙头企业,积极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手段整合优质资源,秉承“共享、共赢、和谐”发展理念,推动区域物流产业整体聚群升级。通过兼并重组、平台整合、联盟合作等多种方式整合优化,充分挖掘各企业之间的契合点,促进不同功能的物流企业开展合作,突显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国家级、有影响力的标杆型企业。积极利用域外大型物流企业成熟的管理经验、管理模式等示范效应,推动本土物流企业绩效管理升级。
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全面提高园区整体的信息化、标准化和智能化“三化”水平,提升园区作业的整体运作效率。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发挥园区资源集聚和平台网络优势,促使智慧物流成为园区转型升级的新方向[3]。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服务能力。按照国家、地方和行业有关标准要求,加强物流设施、装载器具、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广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装备在物联网思维下的应用。
为适应新时期物流高质量发展要求,应大力推动“通道+枢纽+网络”的体系建设。同时应着力多式联运通道建设,提高物流运输效率,不断优化物流网络建设,形成具备综合性网络优势的物流体系,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4]。发展多种运输方式,推动铁路、公路、水运等多式联运有效衔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强化园区的蒙东地区商贸物流集散枢纽地位;并充分发挥赤峰金融物流港公路甩挂运输优势,并强化与天津港、锦州港、营口港、葫芦岛港的港区联动,大力推动园区国际陆港海铁、公铁多式联运快速发展,推动货运代理等配套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中欧(赤满欧)跨国集装箱班列常态化运行,保持“国际物流大通道”畅通,实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无缝对接,促进红山物流园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动本地区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纵深发展。
应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构建外部引入和内部培养的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专业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力度,并加强对物流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现代物流业的管理能力,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现代流通业的适应能力。依托园区骨干物流企业与相关高校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单位的实训基地,将企业人才需求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学科设置进行有效对接,重点培养实践性强的复合型物流人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