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腮腺入路手术治疗成人髁状突骨折效果分析

2019-06-27 08:34曹裕中谢思根邱成端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下颌骨腮腺面神经

廖 涛,曹裕中,谢思根,邱成端

下颌骨位置突出,容易碰撞发生骨折。髁状突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常常因下颌骨其他部位受力,发生应力集中而导致间接骨折,造成一定程度的骨折移位,因此髁状突骨折在颌面部骨折中占有重要比例[1]。髁状突因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手术暴露相对困难,操作空间有限,尤其是髁状突囊内、颈部骨折,传统的耳屏前、颌后手术切口入路,难以很好地显露骨折端,进行复位固定。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对40例髁状突骨折患者,采用经腮腺入路直视下骨折复位固定,获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6月~2018年4月我科对40例髁状突骨折患者采用穿腮腺入路手术治疗。其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2(18~61)岁;髁状突矢状骨折12例,髁状突颈部骨折15例,髁颈下骨折13例;双侧骨折8例,左侧骨折15例,右侧骨折17例;合并下颌骨其他部位骨折13例。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2例,机动车交通事故14例,直接暴力打击8例,其他6例。所有患者均在2周内行手术治疗。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常规消毒铺巾。手术切口以耳垂为中心,向上沿耳屏前、向下绕耳垂向颌后,取一小“S”型切口(图1)。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腮腺咬肌筋膜浅面分离翻瓣,先纵向打开腮腺咬肌筋膜,逐层分离、结扎腮腺组织,至面神经、下颌后静脉平面,再适当向前切开、结扎腺体组织,充分显露面神经平面及手术操作视野;发现面神经向前分支,一般是颧颞支、颊支,根据骨折部位,选择开窗位置,打开咬肌至骨面,向上、下充分推剥后,将神经拉向一侧,显露髁状突断端及乙状切迹。术中可通过燕尾挺推乙状切迹向下扩大复位空间,或者于升支部外侧置入一小牵引钉(采用宁波慈北医疗器械公司的颌间牵引钉),利用12号针头经下颌角外侧皮肤穿刺,引导钢丝进入后,结扎牵引钉并向下牵引下颌骨,打开空间(图2)。拼对咬合关系、复位骨块后,对于髁状突颈部及颈下骨折,予两块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髁状突前后缘各放置一块)。髁状突矢状骨折予两枚2.0 mm长钉,拉力固定大块骨块,一颗与髁状突横轴方向平行,另一颗与骨折面垂直,两颗螺钉形成一定的夹角,骨块稳定且具有明显的抗旋转性。冲洗创面,充分止血,逐层缝合伤口,修复腮腺咬肌筋膜,常规放置橡皮引流条2~3 d,术后弹力套加压包扎,1周后拆线,指导张口功能训练,术后定期随访。

图1 切口设计图2 经皮穿刺牵引

2 结 果

2.1术后情况及影像学资料 术后40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涎漏发生,患者主观感觉满意。术后8例患者出现面神经颧颞支损伤,经House-Brackmann分级评定[2],Ⅱ级6例,Ⅲ级2例。术后1周指导患者行张口训练,张口度恢复至25 mm以上,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张口度<20 mm);36例术后咬合关系基本恢复,4例合并下颌骨其他部位骨折患者,出现咬合关系轻度紊乱,予颌间牵引钉弹性牵引。术后1周内复查CT,骨块复位理想,钛板、钛钉固定在位,无螺钉松动、骨块移位现象发生。髁状突骨折手术前后CT影像学检查比较,见图3(封4)。

2.2随访情况及并发症 术后1、3、6个月定期随访,无味觉出汗综合征、关节强直病例。其中,8例患者术后出现面神经障碍,均于术后1~3个月内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后复查,张口度均进一步改善,恢复至32~45 mm,张口无明显偏斜畸形;4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紊乱,经颌间弹性牵引,均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复查,骨折端愈合好,无钛板断裂、钛钉松动移位现象发生。

3 讨 论

髁状突作为颌骨唯一联动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周围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血管、神经及肌肉组织,且髁状突作为下颌骨的生发中心,具有一定的生长改建能力。儿童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及可塑性,髁状突骨折经保守治疗,能取得较好效果[3]。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髁状突的改建能力随之变差,其下颌功能的恢复只是咀嚼肌适应性调整的结果,而不是髁状突解剖位置的重建,骨折错位愈合,关节形态不佳,加上患者依从性的不确定性,张口训练不到位,后期易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粘连或强直等后遗症。而手术治疗可使髁突在解剖复位基础上获得痊愈,进而恢复关节形态和功能。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认为,对于成人髁状突骨折,不论髁状突骨折部位,只要骨折成角超过10°,或下颌支高度缩短2 mm,均需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4]。对于髁状突矢状骨折,骨块较大,骨块明显移位,脱出关节窝,具有明显功能障碍者,应行手术治疗,特别是矢状骨折线经过关节面外1/3至颈部内侧,碎骨块发生位移,这类骨折使用保守治疗多发生关节强直[5]。本组病例均遵循以上标准,选择符合手术适应证患者。

传统的髁状突骨折手术一般有两种手术入路:一种是耳前角形切口,另一种为颌下颌后切口。耳前角形切口,对于髁状突高位骨折可获得较佳的视野,但术中需打开关节囊,对于髁状突低位骨折,向下牵拉受限,显露不充分,切口向下延长,疤痕过长,易损伤面神经。颌下颌后切口,需掀起腮腺下极,骨面广泛剥离,较大力量牵拉周围软组织,易造成面神经的损伤,且术中视野局限,骨折固定难以做到钛钉与接骨板垂直,影响了髁状突的解剖复位和固定稳定性,难以实现对髁状突高位骨折、矢状骨折复位固定。经以耳垂为中心的穿腮腺手术入径,很好地弥补了以上手术方式的不足,具有如下优点:①切口较隐蔽,术后疤痕不明显;②手术距离骨折端路径最短,骨折端能够在直视下拼对复位,较容易实现骨折端的解剖复位;③钉道方向能与骨面垂直,固定牢靠;④术中无需刻意切开关节囊,减少对关节组织结构的损伤;⑤术中解剖标志明确,耳垂平面、髁状突颈部水平,面神经两干分叉越过下颌后静脉向前,解剖关系相对比较恒定,术中易于寻找。根据骨折部位,能够比较从容地选择开窗部位,对面神经加以保护,减少面神经损伤几率,避免手术的盲目性。

髁状突骨折手术中,骨块的复位和固定占据了主要的操作时间。以耳垂为中心穿腮腺路径,提供了较好的手术视野。对于髁颈、髁颈下骨折复位,将明显移位的髁状突头复位回关节窝是关键,由于髁状突周围关节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结构的牵引,能够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骨折端经适当的钳夹、咬合拼对即可对位,微型钛板固定为最佳方式,并尽可能地行双板固定,能更好地分散应力,符合生理情况下髁突的受力。

对于髁状突矢状骨折,由于关节窝的狭窄空间及翼外肌对骨块的牵引,骨块的复位较为困难,在工具应用上可考虑:①应用鼻侧粘膜剥离子,具有一定弧度及角度,方便对向前内下移位骨块的寻找、剥离,将髁突及附着其上的翼外肌向后上复位后,前后两把剥离子行兜底式的稳定骨块。②应用自制小皮钳、小巾钳,能够避开髁状突颈部骨面阻挡,对髁状突移位骨块进行钳夹,向外上复位稳定骨块。③应用下颌骨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钳嘴的特殊设计,使其可顺利避开关节凹等骨面阻挡,进入关节深面,有效夹持并复位骨碎块[6]。④通过燕尾挺的使用或者安置颌间钉、钢丝穿皮牵引,打开关节窝空间,抵抗下颌升支的短缩,笔者较推崇后一种方法,简单易行,完全不干扰手术操作空间,特别适用髁状突矢状骨折操作。术中操作上需注意:髁状突骨块的复位,应避免对翼外肌附着的过度剥离,避免损伤髁状突软骨,减少术后髁状突吸收的概率,减少术后并发症[7]。髁状突骨块复位稳定后,采用两枚长螺钉,侧向拉力固定,疗效确切,能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术中根据术前的CT测量选择适当长度的螺钉,保证移动骨块内有足够螺钉长度,无需刻意追求双皮质固定;注意拉力道的预备,提高侧向拉力,避免外侧骨皮质折裂;钻孔时使用导向器或穿颊器,避免对神经、血管的意外损伤;两枚螺钉,其中一枚应该与骨折断面垂直,另一枚辅助螺钉与其成一定角度,以获得明显抗旋转力[8]。

髁状突骨折常合并下颌骨其他部位骨折,针对骨折复位顺序,笔者认为应先行髁状突骨折的复位:①符合无菌原则。②针对下颌骨其他部位多发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骨折段难以做到解剖复位,下颌骨弓弧度、宽度恢复不到位,一旦固定,势必影响髁状突原有解剖位置,增加髁状突骨折复位难度,甚至使髁状突无法回到关节窝内,术后势必出现咬合功能的紊乱[9]。③合并下颌骨复杂骨折,先行髁状突骨折复位,可在骨折两端灵活调整情况下,对位对线,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减少术中咬合关系拼对的不利影响,有利术后咬合关系的调整。

综上所述,经以耳垂为中心穿腮腺入路行髁状突骨折复位,能获得较好的手术视野,解剖标志明确,手术安全可靠,适用多种类型髁状突骨折手术。术中加以合适的手术工具的应用,配合临床医生的操作,骨块能够得到理想的复位。术后能早期行使下颌功能,并发症少,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是比较理想的手术入路。但是随着关节盘复位在髁状突矢状骨折治疗的作用体现,对于有明确关节盘移位,需行关节盘复位的病例,手术切口对关节的整体暴露仍有限,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探索。

猜你喜欢
下颌骨腮腺面神经
瞬目反射与面神经运动传导检测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270 例老年人腮腺沃辛瘤术式的选择与改良
术中面神经肌电监测对腮腺切除术后面神经麻痹发生率的影响Meta分析
基于腮腺径线磁共振测量评估糖尿病患者腮腺形态变化的研究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下颌骨发育性缺损1例
大型前庭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个性化钛修复体在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是否结扎腮腺导管与并发涎腺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