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钦州市莫先生无意中发现,自己名下竟有130多家公司,注册地遍布数省。随着“个人所得税”App上线运行,“被法人”“被高管”等身份冒用行为频现。莫先生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更担心这些公司若有违法行为,自己会惹上麻烦。北京的熊女士在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也发现,她竟被注册为四家投资公司的监事。
个人身份信息被冒用主要分两种情形:一种是身份证丢失,原身份证被冒用;另一種是身份证委托给别人使用时被冒用。身份证被冒用,经常给受害人带来严重后果。某高校教师因丢失身份证,毫不知情地成了北方某建筑劳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兼股东,最近他被限制乘坐飞机、高铁。原来,他“被法人”的公司因欠款被告上法院,法院对他这位“法人代表”下了限制消费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身份证被冒用后,受害者可能背上两口“黑锅”:一是别人挣钱“你”纳税,二是别人欠钱“你”还钱。如果被冒用的企业出现问题,还可能遭遇消费行为受限、无法申请信用卡、无法获得政府采购市场的招投标机会等。
熊女士在发现“被监事”后,前往派出所报案,民警告知她这属于个人身份信息泄露,要想注销监事身份信息,还要通过工商部门。而工商部门告知她,这类情况目前只能走诉讼程序才能解决。“被法人”还需要不同的注销方式。如果身份被冒用注册成为公司董事等身份,还需要当事人提交相应证明材料、自费进行笔迹鉴定等多流程,每注销一个公司身份信息,要用半年左右时间。受害人在个税App上申诉身份被冒用,需在App端提交证据。但目前,该项工作没有明文规定办理期限。很多公安机关在为公民办理身份证补领时,不会对声明遗失的真伪情况做出判断,也不会对此出具相关证明。公民如果因身份信息被冒用遭遇严重后果,民事纠纷可向法院起诉,对涉及犯罪的情形可报案。
据一位法官介绍,在司法实践中,一旦涉入法律纠纷,受害人想要证明自己无辜,难度不小。要承担举证责任,如提供证据证明本人未参与、不知情,属于被冒用。被冒名登记为股东的,还要证明工商登记中非本人签名、未参与公司经营分红等。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从公民“被法人”事件频发来看,商事登记制度需严管,在配套举措上进一步完善细化。专家建议,从源头上解决身份证被冒用进行企业注册登记的问题,应建立统一的企业实名制登记系统。利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法人库、公安人口信息库,借助电子签名等信息技术手段,试点开展企业投资人、高管人员网上在线或窗口现场实名身份认证,探索从源头上防控冒用身份证信息进行虚假注册。(解答人:媒体人 叶含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