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查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9-06-26 08:36赵月娥桂茂崇张冠壮
智慧健康 2019年15期
关键词:颈动脉受试者硬化

赵月娥,桂茂崇,张冠壮

(海南省中医院,海南 海口 570203)

0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越来越随意,脑血管发生率也明显提高。连接大脑和心脏最主要的动脉便是颈动脉,该部位极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若不及时治疗,甚至威胁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硬化的诊断比较可靠,相关操作比较简便,还可以进行重复检查,目前已被广泛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早期诊断中[1]。文中通过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查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价值,选取两组受试者的资料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2 月至2018 年6 月住院治疗的160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160 名受试者临床资料选取在我院同一时期体检者,其中研究组160 例患者中,男为82 例,女为78 例,年龄为50-75 岁,平均(62.5±4.5)岁。对照组160名体检者中,男为76 名,女为84 名,年龄为52-75岁,平均(63.5±5.5)岁。两组受试者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2 检查方法

仪器选取美国Ge Vivid E9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2 MHz。检查者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受试者的颈部,将头偏向对侧。对两组患者均实施超声检查,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劲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管腔内径、阻力指数、斑块分布情况等,分别获得超声资料后完成检查[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受试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其斑块的形态学、声学特征以及斑块的易损性,以及血流动力学的指标。根据患者斑块的声学特征分为:①均质性回声:二维灰阶成像显示斑块内部回声均匀一致为均质性回声斑块。根据斑块回声与血管壁回声强弱的差异分类分为低回声斑块、中等回声斑块、高回声斑块。②不均质回声斑块:斑块内有20% 以上的回声不一致即可确定为不均质回声斑块[3]。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标准为,IMT 超过1.5 mm 表示斑块形成,IMT 超过1.0 mm 表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IMT 在1.0 mm 以内且光滑完整表示正常[4]。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数据资料均选取SPSS 20.0 软件分析处理,以χ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χ—±s)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 表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受试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72.5%(116/160)]明显高于对照组[28.12%(45/160)],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63.01,P<0.05)。

2.2 两组受试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对比

研究组易损斑块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对比

2.3 两组受试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对比

研究组受试者明显厚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受试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对比(±s)

表2 两组受试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对比(±s)

组别 例数 左-内中膜厚度 右-内中膜厚度对照组 160 0.67±0.15 0.69±0.12研究组 160 1.24±0.23 1.23±0.20 t - 28.425 19.532 P - 0.000 0.000

3 结论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及饮食习惯改变,该病发病率和发病例数均逐年增加,大量临床报道显示.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预后,降低致死致残率的关键[5]。因此,颈动脉超声检测十分重要。脑梗死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其关系密切,主要以脂质为主,其内膜较为敏感薄弱,而且极易导致破裂出血,这种情况属于不稳定斑块,可能会出现局部的血栓发生,还会使脑部的血流出现阻塞。与传统金标准颈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相比,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操作更为简便,对于机体无创伤性,具有重复检查优势,且价格低廉,适用于基层医院和高危人群筛查,从而实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早期预防和诊断[6]。

研究发现,本文中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63.01,P<0.05);两组受试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对比,研究组易损斑块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11.63,P<0.01);研究组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显著厚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受试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研究组缩期内最高的血流速度以及舒张期内最低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受试者,临床对比阻力指数,以及搏动指数中,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证实,颈动脉超声可以通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以及厚度检测,来鉴别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猜你喜欢
颈动脉受试者硬化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