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手抄本《倪氏杂记笔法》及相关问题考辨

2019-06-26 06:42栾圣栋
中国书画 2019年6期
关键词:杂记抄本笔法

◇ 栾圣栋

“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这句对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王铎日常习书状态的记载,广为今天书史论著所征引〔1〕。进一步追溯该句来源,当引自《倪氏杂著笔法》一书,作者倪后瞻,书法师承董其昌,与王铎同为明末清初人。

有清以来,《倪氏杂著笔法》于民间流传及影响甚广,因而今传本纷杂,篇名亦说法不一。就此,崔尔平相继在《明清书论集》以及《倪氏杂著笔法考》〔2〕一文中对其做了较为翔实的考证。崔氏认为,倪氏原书已佚,流传至今的版本大致有以下几种:听香室精写刊本《倪氏杂记笔法》;清代倪涛《六艺之一录》所录“倪苏门书法论”〔3〕;杜锡五编《书法秘诀》〔4〕(崔氏按:实为《倪氏杂著笔法》的节录本);清宁壑堂、钱塘丁氏秘藏《倪氏杂著笔法》精抄本二种;又有杨汝南、卓景元刻板刊行本名为《字学金针》(已佚)等〔5〕。关于此著作的篇名,则相应被称为“倪氏杂记笔法”“倪氏杂著笔法”“倪苏门书法论”“书法秘诀”“字学金针”等,暂无定论。今天多称之为 “倪氏杂著笔法”或“倪氏杂记笔法”。

《启功全集》第十八卷,影印启功手抄本《倪氏杂记笔法》(局部)

一、启功手抄本《倪氏杂记笔法》

2011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了《启功全集·第十八卷》,编者影印刊出了启功生前手抄本《倪氏杂记笔法》。文末跋语中,启功先生记载了该抄本的来源,即黄文燮“听香室”抄本〔6〕。值得一提,余绍宋在《书画书录解题》中亦著录有《倪氏杂记笔法》一条,并注明为“听香室精写刊本”,惜余氏交代“撰人未详”〔7〕,且未辑录正文。从版本的描述及篇名的一致性可以初步推断,余、启所见版本应属前述崔氏所列“听香室精写刊本”《倪氏杂记笔法》一脉。

从文本规模方面看,启功抄本《倪氏杂记笔法》较《六艺之一录》本“倪苏门书法论”更为详尽,但与崔尔平《明清书论集》中所收录的“钱塘丁氏秘藏抄本”《倪氏杂著笔法》相比则逊色不少,具体二者在篇章排序、句读以及文辞方面,也多有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启功抄本本身所具备的文献价值,且该抄本乃启功先生早期手稿书迹,尤其该抄本中先生就相关问题的几处考证眉批、跋文,具足书法与学术价值。

二、有关《倪氏杂记笔法》作者及其名号问题

有关《倪氏杂记笔法》(或称“倪氏杂著笔法”)的作者为倪后瞻(包括后人辑录倪氏散论而冠以“倪后瞻”之名的情况〔8〕,下同),我们在日常征引中并未对此着意。但在启功抄本《倪氏杂记笔法》篇末,先生经一番考证,并未提及“倪后瞻”,且另引出“倪灿”一人:

《六艺之一录》卷三〇三引此书,题曰“倪苏门书法论”,《国朝书人辑略》卷二“倪灿”条引题曰“倪氏杂记笔法”。倪灿,字闇公,号苏门,康熙年间人。此书殆为苏门平时杂稿,或谈论之语,黄文燮辑录之耳。辛丑五月元白再记,距抄时十五年矣。〔9〕

这显然与崔尔平《倪氏杂著笔法考》一文中认为倪灿与《倪氏杂著笔法》作者非一人,且倪灿并没有“苏门”这个号的观点相左。结合崔氏文中对这一论断的两处举证,笔者进一步结合《明清书论集》所收文本内部进行分析,若假定倪闇公即现存《倪氏杂著笔法》的作者,则难以合辙处另有两例:

余忆七岁时,读书东门王忆峰家,王邀董先生饮,余时即倾慕其风采。十六岁亲得笔法于南都,所谓口诀手授者。〔10〕

按,倪闇公于明天启七年丁卯(1627)生,其十六岁时是清崇德七年壬午(1642),是年董其昌(1555—1636)早已过世,岂能得见?又:

予十六岁过金陵侄孙直儒家,见其五百金所购欧书乐志论墨迹,予持以质之董先生,特为余指示一二……然心识其法,藏之胸中五十二年未尝轻以语人。〔11〕

启功 行书李白诗轴 51cm×33cm 纸本 钓鱼台国宾馆藏

根据此句“五十二年”字眼推断,主人公时年已68岁高龄,史料记载倪闇公62已仙逝〔12〕,何能出此言语?!由此可见,较之启功先生,崔尔平的结论更为可信。

那么,启功先生所谓“倪灿”其人是谁?清代《己未词科录》中记载:

倪灿,字闇公,号雁园,江南上元人,康熙丁巳举人,由吏部尚书郝惟讷、吏部侍郎张士甄荐举授检讨,请假归里着有《雁园诗集》。倪灿为诸生,即以淹雅著名,康熙丁巳举乡试,应博学鸿词,荐官检讨。(江南通志)闇公所著《明史艺文志序》穷流溯源,不下数千百言,可与姜西溟刑法序并称杰作。书法诗格亦秀绝一时。(全祖望笔记)〔13〕又,《清史稿》中记载:

倪灿,字闇公,上元人,以举人授检讨,撰艺文志序,与姜宸英刑法志序并推杰构,书法诗格秀出一时,有《雁园集》。〔14〕

可见,倪灿(字闇公)确有其人,且与《倪氏杂著笔法》作者倪后瞻属同时代人。而以上史料中的确未提及启功先生所谓倪灿号“苏门”的记载,而是号“雁园”。倪灿有《雁园词(集?)》传世的事实(今国家图书馆藏善本一种),亦可添一证。

综上,倪灿(号雁园)与我们通常认为的《倪氏杂著笔法》作者倪后瞻(号苏门)诚非一人。但倪氏二人相同者有二,皆为康熙年间人,皆以擅书得名。加之清代震钧《国朝书人辑略》中直接把“倪氏杂记笔法”文本归于“倪灿”条目下之误〔15〕,可谓致使启功先生未能“一探究竟”的直接缘由,此处一并澄清。

三、对倪后瞻生卒年问题的探讨

或因倪后瞻史料的匮乏,目前我们对于倪氏生卒年范围的探讨尚存缺憾,研究路径上,也只好通过对《倪氏杂著笔法》文本内部分析来推进。在这方面,启功先生无疑给我们树立了楷范。其在手抄本中,除文末的跋语之外,行间的眉批多达十余处,涉及对文本的句读、字词、引证来源等多方面的细致考辨实践。仅就倪氏生卒年问题方面:

丙戌春,学永兴楞严经真书,两月即弃去,仍临肥本兰亭,直到戊子元旦,始奋志毕生于此……如子昂三十八岁已宧就名成,余年四十一始有此志,不知何年得入古人之室。〔16〕

启功先生对该部分原文眉批道:“前云戊子始奋志,此云年四十一始有此志,则作者实生明万历三十六年戊甲。其十六岁见董思白于南都。时乃天启三年癸亥也。”〔17〕

无独有偶,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当中,亦结合其所见文本,对倪氏的出生年份进行推断:

编中自云:“余学在戊子元旦至康熙甲寅,凡二十七年,始摹古帖,备极苦心。”戊子为顺治五年,甲寅为康熙十三年,是作者生于万历三十八年,尤及为玄宰门人。至康熙十三年作此书,时年已六十有七。〔18〕

按,余氏所举论据,一方面并不足以直接得出倪氏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的推论;另一方面,余绍宋推算的结果之间又互相矛盾,若断定倪氏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则清康熙十三年(1674)时,倪氏时年应为65岁,此处余氏记载盖有阙误。

除此之外, 我们结合今天《明清书论集》所收录的《倪氏杂著笔法》文本,亦可举另一佐证:

吴门有以欧书得名,每字得白糨一厘,皆非法嫡。予十六岁过金陵侄孙直儒家,见其五百金所购欧书乐志论墨迹,予持以质之董先生,特为余指示一二,因屡愿习此一种。又苦其难合,遂弃去。然心识其法,藏之胸中五十二年未尝轻以语人。今年乙卯七月一日,在焦山传李锡万,是月廿五过南城脚下梁继武家,又传继武……后一年胡晋卿之三子名观从余学此法,又尽以授之,共传三人矣。〔19〕

显然“今年乙卯七月”“后一年”等句,是启、余二老当年未有机会得见的。尽管这两句出现了“今年”“后一年”这种明显的表述逻辑错误,但误差当不大于一年。按文意,“乙卯”为清康熙十四年(1675),上推52年,倪氏时年十六,则可推断倪氏应当生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与上文启功先生所得出的推论正相吻合。

综上所述,《倪氏杂著笔法》作者倪后瞻的出生年份即可初步推断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至于倪后瞻卒年,至少可以推定于原文中所提及的清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之后,具体年份待考。

结语

有关传世书论著作之性质、版本、篇名乃至作者生卒年等史实的基础研究,是学书者得以正确解读书论文本,从而进一步阐发、激活理论生命力的前提。对这一共识前提的体认,就要求我们今天学书者在上溯古人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虚心汲取。近年来,业界竞相影印已故当代学者未刊手稿,整理出版名家全集,蔚然成风,似窥得学术盛世之曙光。然而,就本文所引启功手抄本《倪氏杂记笔法》的“横空出世”,又不得不引发我们另一立场的反思:这是作者生前所愿吗?

启功 行书姜白石诗轴 133cm×32cm 纸本 1985年

1981年《启功丛稿》初版前言中,启功先生曾借引郑板桥《诗钞》中“死后如有托名翻板,将平日无聊应酬之作,改窜阑入,吾必为厉鬼,以击其脑”句来申明:“凡拙作零篇,昔已刊而今不取者,皆属无聊之作耳。”〔20〕然而该手抄本《倪氏杂记笔法》于今被影印、出版,乃至被视为研究对象,诚然我们并未征得也是无从征得先生允许的。

斯人已逝,唯愿吾辈后学在整理出版先贤手稿时,恪守一份严谨、敬畏之责任心,在学术研究中,能持有一份正视其成文时代材料之局限而不为所囿的使命感,从而辩证继承和弘扬先贤治学精粹,共同为构建当代书学体系的重任有所助益。

猜你喜欢
杂记抄本笔法
简论安大简《诗经》抄本中的讹误等问题
凿壁偷光
品读
浙江图书馆藏《三朝北盟会编》明清抄本考论
欧拉秀玛杂记
泰安杂记
几多笔法写思情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村居杂记
《左传》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