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绘画的“视觉语境”(第二十二讲)

2019-06-26 06:43主讲人黄小峰
中国书画 2019年6期
关键词:皇宫西湖语境

◇ 主讲人:黄小峰

◇ 时 间:2019年1月11日14:00—16:00

◇ 地 点:《中国书画》美术馆

第二十二讲主讲人

今天我们来看几幅宋代绘画。我很喜欢一个词“视觉语境”,语境就是“context”,大陆翻译成“语境”,在台湾翻译成“脉络”。我今天想谈的就是寻找一下宋代绘画视觉脉络,或者叫视觉语境。它和很多东西有关系。我会以3幅画为例。

怎么去认识一幅古画,怎么去理解它的语境?不少研究忽略了一个方法,就是用图像印证图像。如果在图像之间寻找,就要把很多图像编织成一个脉络。所以我们研究一张宋画,实际上我们要讨论的是我们所了解的所有宋画,争取把它编织成一个脉络,让它们相互之间可以证明。

这是《瑞鹤图》(图1)。去年底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当时流行一句话:“你不想去辽博看宋代最蓝的那片天空吗?”但是我去了展厅,我看到的是深蓝的夜空,并不是白天晴朗的蓝天。这一点对理解这张画有很大帮助,就是它有一个语境,它不是白天,它是夜晚。为什么要画夜空?宋代还有没有别的表现夜空的方式?会引来一连串的问题。

现在存世的三张徽宗名下的作品,类型差不多,一张是辽宁省博物馆的《瑞鹤图》,一张是故宫博物院的《祥龙石图》,都传是宋徽宗的作品。还有一张是波士顿美术馆藏的《五色鹦鹉图》。《五色鹦鹉图》跟其他两张画有点不一样,右边是书法,左边是画,一般学者都认为这张可能最后被换过了,古董商装裱时把图文调换过了。实际上如果大家仔细看的话,它有一个细部,它有一条线。先有一张空白卷,画条竖线,框定了画的面积,也框定了书法的面积,再让画家根据这个面积来画画,书法家根据这个来写书法。但是现在号称都是宋徽宗画的。

很多研究者都纠结于这是不是宋徽宗的亲笔,还是代笔。这张画可能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因为徽宗的落款讲得非常清楚,所有权是他的,御制、御书、并画。他画了,写了。

前面是诗序,后面是诗。头一句讲“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是政和二年,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上元节是元宵节,“上元之次夕”是第二天晚上。“忽有祥云拂欝”,然后“低映端门”。古代的皇宫最前面那个门都叫端门。然后,“众皆仰而视之”,众是谁?他的臣下,他的子民。这时候祥云来了,映着端门,大家就在看。祥云出现的方式不是从上往下,画里也表现得比较清楚,从底下往上升。那么就是“祥云拂欝,低映端门,众皆仰而视之”。

“倏有群鹤,飞鸣于空中”,突然二十只鹤就过来了。“仍有二鹤对止于鸱尾之端”,群鹤飞鸣于空中,然后两只鹤立在鸱尾。鹤舞在很早的时候就具有长生的含义,以及祥瑞的含义。再看“颇甚闲适”“余皆翱翔,如应奏节”。很多图像里会讲“仙人观鹤舞”,我们讲宋徽宗崇尚道教,跟这个都有关系。

“往来都民无不稽首瞻望”,整个开封东京汴梁的人都在看。“叹异久之,经时不散,迤逦归飞西北隅散”,然后这群鹤盘旋跳了半天舞,最后散了,飞走了。“感兹祥瑞,故作诗以纪其实”,这是一个祥瑞,所以要写首诗。这个诗和这个诗序是一个意思,也就是同一件事宋徽宗重复了两遍。

“清晓觚棱拂彩霞,仙禽告瑞忽来仪”,仙鹤是仙禽,所谓“有凤来仪”,他用了这样的典故。“飘飘元是三山侣”“两两还呈千岁姿”,然后是“岂同赤鹰集天池”“徘徊嘹唳当丹阙”,也是指这个皇宫。最后一句“故使憧憧庶俗知”,一定要让老百姓知道。

图1 [北宋]赵佶 瑞鹤图卷 51cm×138.2cm 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同样一个故事讲了三遍,我们可以讲彩云起来了,拂觚棱,仙禽来了,然后它们在如应奏节。然后这里面只差什么了?在他的诗和诗序里面都讲到了“都民观瞻”,即老百姓在看。这里面没有画出一个看这个景观的人。但是大家想一下他这是什么视角?是一个仰视的视角,是看天。也就是说,我们的视线升到了半空中,仰视看这个景观。他营造了一种特殊的视角。

祥瑞图的一个意义是使老百姓相信皇帝的统治是好的,所以出现了祥瑞。至于有没有真的发生过,并不是很重要。

这是故宫博物院藏的《踏歌图》(图2)。

画中间是云,山也像“仙仗”一般。杭州明明没有这样的山,为什么马远这样画山?南宋以后为什么都是这样的山?这隐含着一种仙山的含义。这种山带有想象性和一种特殊的视觉关系。

把《踏歌图》底下一半切掉,上边是云,云上托出了山,山上面有建筑物,建筑物掩映在松树里。

《踏歌图》这张画,我称之为“天上人间”。用云隔开了皇帝住的地方和百姓待的地方,是一个有趣的三段式结构。为什么说这是皇帝住的地方?你看这边是云,在这边这个云开了,露出了一段城墙。城墙的出现意味着这是一座城市,我认为画的就是南宋的首都杭州。

对比现代地图,西湖,钱塘江,杭州城。这个城墙,画法和《踏歌图》就很像,画城墙的方法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皇城就是皇宫,外城就是涌金门、清波门之类。所以《踏歌图》上画的那个城墙是内城的城墙,是皇宫城墙。再对比古代地图,就是《咸淳临安志》,是按照古代的方法画的城墙。

《踏歌图》的城墙标志着大内,有各种云缭绕,背后是凤凰山。这边是西湖。如果爬到凤凰山顶,往东能看见钱塘江,往西北能看见西湖。还有一个万松岭,种了很多松树,就是大内后头。

城楼背面还有一个建筑,像长廊一样。这个可能是南宋皇宫的正门,叫丽正门。从后头看就看到万松岭,看见凤凰山。

在《咸淳临安志》里还有一个写实地图,画的是西湖。西湖图画成一个写实的。皇宫在哪儿?我们还能看见,这边是“大内凤凰山”,这边是大内,然后这边是西湖,在这边是南高峰、北高峰。如果《踏歌图》一定有一个对景写生的视角,画家应该站在凤凰山后面的西湖旁边的山上,他就能看见山中间的那个山谷,看见云气缭绕的万松岭,然后看见最前面皇宫的正门。

《踏歌图》讲天上人间。一群老百姓在这儿踏歌,这就是人间。画上的诗头两句写皇宫,后两句写老百姓。前两句是天上,“宿雨清畿甸”,“畿甸”讲的是临安城,“朝阳丽帝城”,帝城讲皇宫。“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讲民间老百姓。《踏歌图》在中间的云隔开的两个部分,一部分描述的就是“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下了雨才会有云雾,所以“宿雨清畿甸”,上面全是皇宫,所以“朝阳丽帝城”。然后“丰年人乐业”,这边是麦子,是田地。麦子长势非常旺盛。“垅上踏歌行”,一拨人在踏歌。因为下雨了,从云雾里穿出了水流,能灌溉田里的麦子,意味风调雨顺。这个逻辑关系非常清楚,这张画是标准的宫廷画家的画,服务于皇宫的。

图2 [南宋]马远 踏歌图轴 192.5cm×111cm绢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既然画的是皇宫的休闲生活,为什么不画皇宫正面?这边是后花园,通过长廊可以到观景平台眺望钱塘江,如果翻过去也许还能眺望西湖。南宋宫廷画里很多表现休闲生活。

《瑞鹤图》看到了元宵节,《踏歌图》也有时间暗示,同样是元宵节,元宵节才会有与民同乐这样一个概念,老百姓在跳舞,皇宫在赏玩。

这首诗不是皇帝写的,但书法是皇帝写的,是宋宁宗写的,马远是宋宁宗时期的宫廷画家。有两个印,一个年代印“庚辰”,一个“御书之宝”。这首诗的作者是王安石。王安石诗本来叫《秋兴》,所以有“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有趣的是,皇帝把王安石的诗拿过来改成了春天的诗。这边是一株柳树,这边是一株梅树,柳枝没有长很多柳叶,关键是梅。宋代的时候,元宵节非常应景的两种植物就是梅和柳。

南宋元宵节,妇女出去赏玩灯会,头上戴什么首饰?一种叫玉梅,一种叫雪柳,可能是那种金属或者贵金属做成像小梅花一样的插在头上,再有一个小柳枝一样的插在头上。所以柳树和梅花在这里指的就是元宵节。王安石的诗前三句都是一样的,最后一句不一样,王安石的诗是“垅上踏歌声”,他改成“垅上踏歌行”,反而不如“踏歌声”押韵。

“踏歌行”是唐代以来一个乐曲的名称,比如刘禹锡的诗《踏歌行》,“歌行”是一种诗歌体裁,是一种表演体裁。“踏歌行”在一些重要宫廷庆典时表演,其中一个就是元宵,这里改成“踏歌行”也有这样的含义。当然不可否认,南宋帝后在绘画上题诗,经常会把前代诗歌改一下。有时候改有意义,有的时候改可能没有很多意义。在这儿改是有意义的,总之这是个元宵节。

注意,在远山上有一抹红色,淡淡的红色。“朝阳丽帝城”,朝阳就在这个地方。也就是说,这个画面跟诗歌是很有趣的匹配关系,画本身就是图解诗歌。

南宋山水里石笋状的山,可能最早来自李唐《万壑松风图》,这和仙境的表现有关。《踏歌图》有这种“仙仗”一样的山峰,就是把天上人间这个关系表达清楚。

为什么1220年元宵节要画《踏歌图》?拿文献和图像进行并置,这个并置不一定是可靠的。如果这幅画确实画于1220年元宵前后,是因为在前几年开始南宋和女真不断地打仗,重要的是南宋这几年经常打胜仗。就在《踏歌图》绘制前一年的嘉定十二年(1219),女真和南宋进行了一系列大战,南宋捷报不断,尤其一个非常关键的是枣阳保卫战。嘉定十二年(1219)二月,金朝大将完颜讹可发动大军围困枣阳,九月份终于被击溃,正史记载歼敌三万。然后同样是九月,山东的军阀归顺南宋。山东这个地方从北宋开始就是有绿林传统,金朝也控制不了,南宋也控制不了,是个真空地带。

这样的话,使得南宋领土在名义上新增了什么?正史里面讲,京东河北二府九州四十县。领土扩张了。从嘉定十二年(1219)十二月开始,有人归顺,信心膨胀了。从十二月开始,命将军统兵六万,分三路攻金人。战事延续到第二年正月,正好是这个《踏歌图》画的那个时候。虽然没能够最后胜利,但确实是一个军事上值得炫耀的时候,《踏歌图》跟这样的语境或许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

第三张画是《湖山春晓图》(图3),故宫博物院藏,团扇。

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一个赶考的情景。

大家看有一条黑色的东西,我以前简单地认为这可能是绢面破了。直到有一次,我看到露出一个太阳。其实这都是拜赐于这两年的高清盗版图片。这些高清盗版图片相当于考古再发现,我们以前看不到的东西现在能看到了。这样的话,我就有了重新观看这幅画的理由,因为我要解释为什么会有一个太阳,而且是彩云遮住太阳。

这边画的是一片湖泊,画的应该是杭州西湖。因为这个画家叫陈清波,这边有他的款。陈清波是杭州人,画史记载他非常擅长画“西湖全景”。很多南宋的宫廷绘画围绕西湖展开。他画的不是苏堤、白堤,他画的是西湖这边一片园林或者一片建筑物,应该是某个有钱人的家。湖对岸的路上有一个文人,骑着马,带着两个仆人,一个挑着一对箱子,一个扛着一把伞,往前走。这个人拿着马鞭,回身指着对面一个房子。

马的脖子底下系了一颗红缨。这个人穿着广袖的衣服。穿宽袖意味他不是长途旅行,长途旅行打扮都是窄袖,而且要戴一个类似风帽以挡雨。这个穿广袖,然后骑红缨马,仆人挑的行李好像也不一般,不是很多绘画里出现的大袋子,它是两个大箱子,而且上了颜色。所以这就是一个标准的短途旅行,游山玩水。

也就是说,这个文人很得意或者很富有,骑着一个红缨马,指着对面的楼,又出现太阳,什么意思?他对面那个楼是一个背面,它临水的一面只有很窄的一条路,这边有一个小门,它显然不是正门,这么大的宅院应该会有一个更大的门。这是围墙,院墙和楼是紧挨着的。

这边出现一架秋千,说明是树木茂盛、没有凋谢的时候。这个画面就把时间定在了清明节前后。清明节前后男男女女都可以出城去扫墓,踏青。在那时,荡秋千、蹴鞠、踏青,是非常重要的活动。这个秋千上面插两个小旗,是个大户人家。画面的时间是春天,又有一个骑着红缨马的士人,很可能是一个特殊时间,就是考试。

杭州是南宋首都,《梦粱录》里有一段记载,讲“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考中了地方的初试,就在省会参加乡试,乡试考中了举人以后,再到首都参加进士科考试。这个省闱就是进士科考试。乡试一般安排在每年秋天,农历八月叫“秋闱”。第二年春天叫“春闱”,安排的是进士科考试,三月上旬排日引试。因为在古代没有繁华的交通设施,没有电话电视,各地士子如何知道考试时间?大概估摸着每年都是三月上旬考试,他可能提前一个月就到了,在杭州住着。这样要租房子买家具,为了考试还要采买桌椅。当时都是自己买。然后每天或者定期去看,打听哪天考试。如果后天考试,今天就要住到这个贡院去。二月到首都,有的人会选择住比较便宜的地方,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住在寺庙里,寺庙里头禅房比较便宜,没人打搅。但是快考试了就得搬家,头一天晚上要搬到贡院前赁房待试,租这个钟点房或者就住宾馆了。然后考试前会画出考场座次图。

图3 [南宋]陈清波 湖山春晓图扇 25cm×26.7cm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科举试三年一次,不是每年都有,所以非常重要,即便是进士科考试,士人不下万余人。这万余人不一定都是各地举人,包括很多各种阶层的人。一个士人得带两个童子或至少一个,比如这个画里带了两个。

一万甚至两万余人涌到杭州,得去玩,游山玩水。文人写西湖的诗歌,很多是到这儿来考试时写的。这是考试文化,也是经济活动,要吃要住,比如铺席买卖如市,叫“赶试官生活”。

他带着仆人,骑着红缨马,游玩西湖。对古代的文人来讲,还有就是去结交朋友。很多人会提早到杭州打探消息,今年的考试重点是什么?有没有谁知道?明代的唐伯虎就是因为这个栽了大跟头。

楼上没有人,但是有条狗,在院墙外头。结合画面其他因素,这是一个早上,这狗肯定比人起得早,出来遛遛自己。人在房子里,窗户都关上。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语境。

画个太阳在朝霞里出现,有和考试相关的图像含义。在南宋,杭州流行去寺庙里抽签,求解功名、婚姻等。太阳是非常重要的图像因素。依据古代各种“签”的图像含义,云开雾散太阳就要出来,有将要做大官的含义。他看着对面的楼,里面有佳人。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且,画面有很多特别有趣的暗示,比如这条小路,意味着是在上坡,上山,终点可能不是西湖边,而是里面的寺庙。他可能去求签,求的签就是刚才这样的。

这条小路,一开始是湖边的小路,到这儿就开始模糊了。这条小路就是山上的路了,盘山路,他设计的逻辑是越走越高。

陈清波当过宫廷画家,但是这幅画不一定是给皇帝画的。面对这么大的考试经济,这张画本身就是这个赶试官生活的一部分。

今天的三个例子都讲完了,《湖山春晓图》这张画和一种特殊的考试经济或者“赶试官生活”有关,一个考试的语境。《踏歌图》《瑞鹤图》是宫廷绘画,跟元宵有关。这三个研究,实际上都是想揭示它的视觉语境。我用的最主要的方法还是图像和图像之间的比对,当然我也用了文献资料。不是讲文献资料不重要,因为有的时候,如果要用文献资料来对研究做关键性的推动,不如两个图像之间的互证来得更直接。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皇宫西湖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日本天皇在皇宫种水稻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皇宫的大门
跟踪导练(三)2
当西湖遇上雪
各国皇宫大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