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真伟 王红云(四川美术学院体育教研室 重庆 401331)
越野行走被美国《运动医学》誉为最接近完美的运动,起源于芬兰,由越野滑雪运动演变过来,是一种使用两支手杖行走的运动。是国际健身大众体育协会和世界心脏联盟重点推广的健身运动,现有40多个国家开展这项运动。越野行走的内容:平地行走、山地行走、手杖健身操、手杖力量训练、手杖游戏、定向越野、手杖韵律操、持杖跑。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将该项运动引入中国,2005年起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把它作为优秀健身项目向全国推广。2016第三届中华水塔国际越野行走大赛在青海成功举行,标志着国际越野行走大赛开始落户中国;持杖健走从2017起被列为全国老年人健身运动大会比赛项目。
越野行走手杖主要包括握柄、腕带杖杆、杖尖构成,握柄一般由橡胶、软木、塑料和泡棉等材料做成,腕带的设计类似手套,既方便抓握手柄还可以改变手的用力方向,利用腕带来支撑和推动手杖,减少手部震动;杆体很轻,它是用铝、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等高强度材料制成,每支约150g,具有支撑力强和弹性好的特点,可以弯曲、弹直;杖尖由金属尖头制成并配有橡胶小靴子防滑头,取下胶头,方便在冰雪、草地、泥土地上行走,撑地扎实,防止滑倒,助力行走,套上防滑头,在运动场、公路、水泥等光滑地面行走,手杖可以防滑、减震。
表1 手杖高度的选择
越野行走手杖有可调节和固定长度两种。每隔5公分就有一长度规格,可根据身高选用。正确选择手杖长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长度不合适,手杖的健身、保护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正确选择长度合适手杖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戴好腕带,前臂抬起到跟上臂成90度,手杖垂直地面,双手抓握手杖的长度就是合适的长度。平地行走时,手杖 的合适高度就是身高乘以0.66;山地行走,手杖正确的长度是身高乘以0.7即为合适的长度,而且一定要使用相同的两根手杖,这样才有利于平衡。
(1)越野行走的健身和治病作用。
越野行走使用两支手杖行走,通过手杖的前后摆动、撑杖、推杖的动作,上肢和肩、背、腰同时都得到锻炼,全身90%的肌肉参与了运动,同样的速度比普通行走心率提高5-17次/分钟,热量多消耗20%-46%。因此,在提高心肺功能,减肥、降“三高”,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效果显著。同时越野行走还有助于改善睡眠和增强人体免疫力。
(2)越野行走的保护功能。
①越野行走能够给关节减轻负担;
②越野行走手杖让我们的行走更加安全和有效,减少很多滑倒、扭伤的机会;
③越野行走手杖在杂草丛生的地段可以探明路况,驱赶动物特别是蛇。
(3)越野行走的运动价值。
越野行走可以利用手杖进行热身活动、持杖行走、手杖操、身体素质训练、伸展运动、体育竞赛、持杖跑等。
(4)越野行走是一项快乐的运动。
越野行走运动具有群体性,利用手杖进行游戏,越野走,可以可以亲近大自然,放松心情,促进交流、放松心情。
2013年4月中国越野行走委员会高校分会成立,越野行走运动迅速地在高校推广,2014年起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把它作为新兴项目引进到体育教学中,开设了越野行走课程。随着课程的开展,课程研究也不断深入,教学内容不断创新。现在全国有三十多所大学开设了越野行走课程,部分大学还针对体育专业的学生开设越野行走课程,为今后越野行走课程在高校推广和普及奠定了师资基础。
(1)越野行走课程设置。
越野行走作为一门课程,首先制定符合高校教学特点的教学大纲、教学讲义、教案,然后构建越野行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体系。越野行走课程在大一、大二两个年级开设,每周一次,每次课2学时,90分钟,一学期18周共36学时。
(2)越野行走课程教学板块。
越野行走课程的教学主要有理论讲授、实践教学 、辅助教学内容三大板块,实践教学中包括平地行走、山地行走,辅助内容包括手杖操、身体素质练习、手杖游戏、竞赛等。
(3)越野行走课程评价方式。
越野行走考核包括手杖操、平地行走、长距离持杖行走。
高校越野行走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热身运动、平地行走、山地行走、身体素质练习、手杖游戏、整理运动。
手杖是越野行走必备且非常重要的工具,无论是行走还是教学辅助内容都离不开越野行走手杖,它既有支撑、缓冲、减震的作用,还具有健身和保护的功能,减轻膝关节及腿部的压力,增加身体整体性的持续耐力,增加行走的稳定性,让我们的健身步行更加安全有效。
越野行走教学的准备部分我们可以安排热身运动或手杖操,目的是防止肌肉、关节、韧带损伤,使心肺功能“预热”。
(1)热身运动。
热身运动是适合所有越野行走教学的基础热身运动,利用手杖做呼吸运动、关节放松运动、身体各部位伸展运动,既可单人也可双人做。手杖在运动过程中就是一个辅助练习的器械,起着支撑、平衡、控制的作用。
(2)手杖操。
手杖操是越野行走不可或缺辅助运动方式。它是一种借助两支越野行走手杖所进行的体操练习,是在欧美越野行走热身运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向观赏性、娱乐性,技巧性发展。手杖操的发展,使越野行走运动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加强了柔韧性、力量、平衡性等身体素质的训练。
越野行走技术教学包括平地行走和山地行走,平地行走教学采用四步教学法:拖手杖行走、稍用力支持行走、戴上腕带行走、用力支持大步走。山地行走包括台阶行走、缓坡行走、陡坡行走。
(1)平地行走。
平地行走课堂教学我们采用“四步教学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基本掌握行走技巧,其中拖手杖行走是越野行走的基础动作。
练习过程中经常会前摆屈肘,后摆不够的问题,甚至出现”顺拐“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运用手杖做一些辅助练习。如用握手杖中部拎着手杖走的方法纠正手脚一顺的问题,为了强化以肩为轴前后摆臂,可以采用两人一组,前后站立互握手杖大步走,也可以多人联动,以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增加娱乐性。
(2)山地行走。
山地行走包括台阶行走、上下坡行走。台阶、上下坡行走,膝关节的压力要比平地行走高出好几倍,台阶行走和上陡坡行走多采用一拉一推的走法。上坡时,要充分发挥腕带的作用,手杖放在前面同时撑地,利用手杖支撑身体,利用腕带拉着身体向上,然后手臂弯曲,利用腕带推后面的手杖使身体上行;下坡时,手杖一定要放在身体的前面,比脚先着地,这样才能达到分散力量的效果,在行走过程中才可以减轻膝关节和腿部的压力,起着保护的功能。进行上下台阶练习,也可采取接力赛的形式提高学习兴趣。上下坡走时根据不同的坡度和高度要运用技巧,使用多种技术,可以双手交替推杖,也可以双手同时推杖,手杖既起着支撑保护的作用,还能维持身体平衡。
(1)场地行走。
越野行走基本技术掌握以后就进入行走实践,首先在田径场安排场地行走,要求技术动作要标准,步伐大,速度适中,熟悉撑杖、推杖的动作要领,在行走过程中手臂和手杖就是前进的引擎,手杖有助推我们前进的作用。教学中可以结合场地竞速比赛,提高练习积极性和团队精神,手杖可以作为接力的工具,用敲击手杖完成交接。
(2)越野行走。
越野行走都是长距离行走,在课堂上出于安全考虑大多安排环校园走,有时也安排远足校外公园,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制定越野行走课程行走路线、安全保障体系,手杖对膝关节的保护功能和助推功能在越野走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在越野走过程中时间长,地形复杂,行走的技术要求也有变化,不是一味追求大步走,有台阶,有山路,行走的动作都有所不同,手杖的使用也要根据路况调节杖尖,野外行走时遇到草地、泥地道路湿滑,手杖可以取下胶头小靴子,可以防止滑到受伤,使行走更安全,路途遇到危险,手杖还可以用来探路和驱赶虫蛇、恶狗,保护人身安全。
越野行走运动后都要做整理运动,放松僵硬的肌肉,消除疲劳。利用手杖做伸展运动,把手杖放在肩部和腰部做转动,手臂、腿部、背部拉伸放松,既可以一个人练习,也可两人配合做,伸展至轻微拉伸的感觉,保持状态20秒,伸展时要配合好呼吸,收放动作不宜过猛。
手杖在越野行运动中是最重要的手部工具,运动中就像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在越野行走教学内容的各个部分都要用到它,手杖在越野行走中起到引导、支撑、减震和保护的作用,教学中可以利用手杖的功能加以发挥和运用,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越野行走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在高校开展越野行走课程,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学会一项简单易行、可以作为终身锻炼的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