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毛泽东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2019-06-25 10:36高昂
新一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当代青年毛泽东启示

高昂

摘 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青年,青年一代不仅是民族复兴伟大征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更是中国梦的实现者和圆梦人。通过分析毛泽东学习、成长以及成为领袖的人生经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深刻剖析成功之道,引领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志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关键词:毛泽东;当代青年;启示

一、立志敢为天下先

毛泽东出生于风雨飘摇的十九世纪末,那时的中国“山雨欲来风满楼”,整个神州大地笼罩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由于家境贫寒,年幼的毛泽东一直没能走出狭小的韶山冲,对外面动荡的世界一无所知。直到十四五岁时,毛泽东从表兄文运昌那里借阅了郑观应《盛世危言》一书,“中国将亡矣”犀利的文字刺进毛澤东的双眼,幼小的心灵深受震撼,他望着眼前祖祖辈辈生活的这片热土,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几天后,毛泽东便立志求学,“以天下为己任”。1936年,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说,“我读了一本叫作《盛世危言》的书,我当时非常喜欢读这本书。作者是老的改良主义者,认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装备--铁路、电话、电报、轮船,所以想把这些东西引进中国。”“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我开始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带着“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誓言,毛泽东投身书海,确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人生目标,这一目标一旦确立,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何来“敢叫日月换新天”!

二、读书要为天下奇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他早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创奇事。青年时期,毛泽东曾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修半年,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中午只停下来买两块米糕吃,天天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在校期间他也曾在走廊里孤冷的煤油灯下、在昏暗的路灯下、在嘈杂的菜市场中苦读诗书,“缊袍敝衣处其间,唯精神之娱乐耳”。革命战争时期,无论条件多么艰难,他都想方设法从国统区购买书籍报纸,在马背上、在担架上,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中和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上都曾留下他读书的背影。毛泽东读书,涉猎的领域极其广泛,文、史、哲等无所不包,并始终坚持“不动笔墨不动书”的读书原则,仅《社会学大纲》一书毛泽东就读过十遍,并在空白处写下一万多字的批注。我们今天已无法统计毛泽东一生究竟读过多少书,但在他逝世后,经过相关负责同志整理,毛泽东藏书的总数为96473册,并留下大量批注手稿,可见其读书之多。”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的读书精神在新时代的中国依然熠熠闪光、催人奋进,值得当代青年所借鉴。

三、立足实践,注重调研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工作作风,注重实践调研。1965年,毛泽东在同程思远的谈话中曾谈笑风生地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他不仅是理论家,更是实干家,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1927年,毛泽东历时32天,在实地考察了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的情況后,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用他敏锐的眼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随后,毛泽东又立足中国国情,打破了俄国的革命模式,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的革命道路。1956年,毛泽东又根据中国实际、借鉴苏联经验,写下了《论十大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思想来源。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多年间,毛泽东进行过大小调研数百次并每年出京南巡,他先后到达过杭州、武汉等城市四十多次。正是因为毛泽东注重实地调研,才使他拥有了多彩的颜料和如椽的画笔,才绘就了一幅幅气壮山河的中国画卷。

四、批判创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毛泽东自小生活在一个“严父慈母”的家庭中,父亲凭借着做生意不仅赎回了祖父丢掉的土地,而且还积累了一定的钱财。从小有着经营头脑的毛顺生,便也想让毛泽东学做生意以便继承自己的一点家产,可谁知毛泽东竟然酷爱读书,这一时让“算盘高手”的毛顺生十分苦恼,甚至大打出手。而毛泽东却针锋相对,甚至以死相逼,最后竟然请求自己的亲戚劝说自己的父亲,后来毛泽东对斯诺回忆道,“我还是继续读书,如饥似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我听说有一个非常新式的学堂,于是决心不顾父亲反对,要到那里去就学。”就这样,毛泽东在反抗父亲的“强权”下开始了求学之路。后来,毛泽东也曾大骂袁世凯投降卖国,发动驱张运动,反抗强权。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实践论》《矛盾论》《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五、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由于毛泽东从小生活在农村家庭中,从他六岁起便开始干农活,为家里记账,父亲像对待长工一样对待他,看不得他闲着,于是幼年的毛泽东便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他始终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粮,每天节俭过日。青年时期的他,穿着补了又补的布鞋,吃着学校食堂一分钱的饭菜,却没有丝毫厌倦。小时候的经历影响了毛泽东的一生,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革命时期他提倡官兵平等,与士兵同穿同住,不搞特殊化,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如此。当开国大典如期而至,毛泽东却找不到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而当毛泽东身着一身崭新的中山装出现在天安门城楼时,里面竟然穿着破了洞的毛裤。一个共和国的领袖逝世时竟然穿着有67个补丁的睡衣,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令人惊讶的奇迹。而反观当下,更是令人汗颜!

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毛泽东的幼年和大多数孩子一样,经常受到病痛的折磨,而当他看到积贫积弱的中国人民因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而家破人亡时,毛泽东开始认识到,必须与命运抗争,改变病弱的状况,于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毛泽东体育锻炼的方式十分独特,阳光、风、雨、冷水,都成为毛泽东锻炼身体和意志的方法。在湖南求学期间,他每天坚持冷水洗浴,越是倾盆大雨的时候,他越兴致勃勃地出外锻炼。早在1917年《新青年》杂志上,毛泽东就曾发表过一篇重要文章-《体育之研究》“武勇之目,若猛烈,若不畏,若敢为,若耐久,皆意志之事。”“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热衷于体育锻炼的毛泽东使他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和强健的体魄艰苦奋斗二十八载,使他能够以坚强的意志带领中国人民昂首屹立民族之林!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进步,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新时代,新的时代在召唤着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青年为之奋斗。毛泽东曾对青年寄予深切厚望,“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青年一代应当珍惜历史机遇,胸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理想,增强本领,勇于担当,着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任志刚.为什么是毛泽东[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2]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3]毛泽东的体育强国梦.[N].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08-25.

[4]郑海平,曾德生.[N].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04-12.

[5]刘玉东.毛主席"我是靠经验吃饭的"启示啥.[N].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3-03-13.

[6]王刚.宝贵的精神财富,伟大的领袖风范.[N].人民日报,2013-12-24.

猜你喜欢
当代青年毛泽东启示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论网络环境对当代青年的影响
当代青年社会责任品格的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与青年社会责任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