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趣味性教学策略

2019-06-25 02:43吴瑜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

吴瑜娜

摘要:本文针对现阶段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实际,结合笔者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提出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中进行趣味性教学的六个策略:一是趣味性的情境创设策略;二是趣味性的实践活动策略;三是趣味性的几何史料整合策略;四是趣味性的信息技术运用策略;五是趣味性的和谐氛围营造策略;六是趣味性的探究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趣味性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1-0107

“图形与几何”是新课标小学数学的四大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包含图形的认识、测量、运动、位置关系及其变换等知识,以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应用意识等数学素养为核心,在小学阶段中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然而,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在现阶段教学中仍存在以下主要的问题: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主导课堂,学生缺少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将会直接导致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下降,学生也会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对知识的学习丧失兴趣。鉴于此,笔者将结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指出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中进行趣味性教学的若干教学策略。

一、趣味性的情境创设策略

《新课标》中强调,教学应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多样化情境,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将高深的学问简单化,实现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景。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以玩游戏、听故事、猜谜语、变魔术、唱儿歌等教学方式,在图形与几何知识中融入趣味性,唤醒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时,笔者先后设计了“你说我猜——找奖杯”“火眼金睛——找朋友”“我说你做——换座位”“奇思妙想——说景点”等游戏,让学生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沟通了生活场景与数学本质的联系,能迅速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品味数学之趣,体会学习之乐,从而轻松掌握几何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二、趣味性的实践活动策略

《新课标》中建议,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可以设立“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等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矛盾、观察、验证、操作等多种活动经验的积累,以促进学习兴趣、想象推理、应用创新、审美感知等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几何素养。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时,笔者设计了“欣赏角——摸角——摆角——画角——识角”一系列的活动,从学生熟悉的剪刀、时钟、红领巾等实物中选材,鼓励学生观察、触摸角,形成对角的直观感受,而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用小棒去摆一个角,接着在本子上画出角,最后一起学习角的构成和命名,将知识化难为易,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多动手实践,改变教师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过于侧重“说教”而忽视“实践”的现状;让学生在学习中质疑、探究、领悟,改变教师不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实践性的特征,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趣味性的几何史料整合策略

新课标中提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讲授几何知识时,教师以浅显具体的方式介绍相关数学史,如原始人对简单形状与图案的认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对各种简单几何图形面积和体积的研究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几何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关系,并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时,笔者首先在新课引入环节介绍了画圆的工具,圆规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夏朝,甲骨文“规矩”中的“规”即为圆规;其次,在探索新知环节引导学生掌握了圆的三要素,即圆心、半径和直径,再适时引入2000多年前我国学者墨子在《墨经》中对圆的描述和定义,并用动画展示,让学生感受“圆,一中同长也”;再次,在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探索不用圆规画图,在学生找出多种画图方法后,展示《史记》中大禹治水时“左凖绳,右规矩”的画圆法,以及数学家提出的“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思想;最后,用视频播放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圆,既让学生欣赏圆的美,又让学生感受到圆在生活中有許多的应用。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浓浓的数学文化气息,品味了几何知识的神奇与魅力。

四、趣味性的信息技术运用策略

新课标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恰当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发挥其在动态测量、轨迹跟踪、智能画图等方面的优势,可以把抽象的几何知识变得直观,让数学变得简单,却又不减弱数学的思考性。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动态演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几何生成过程,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时,笔者先让学生想象圆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过程,然后再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学生想象的过程,演示圆不断平均分而后重新拼合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直观看到将圆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从而通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整个推导过程不仅渗透了数学的极限思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在感受和认识图形的运动变化中,了解图形本身的特征和图形与图形之间的本质联系。

五、趣味性的和谐氛围营造策略

趣味性课堂氛围的营造,是推进数学学习的法宝。依据“图形与几何”课程基本理念,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了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运用以生为本的理念,从四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目标,进行分层教学。第二,教师以幽默风趣的、准确适度的、宽容激励的语言,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第三,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第四,教师以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竞争平台并进行有效的奖励,满足学生的虚荣心。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七巧板”时,笔者在授课之前对学生神秘地说:“小朋友们都见过小兔子吗?能画出来吗?你们相不相信,我不用动笔,也能变出一只兔子?”学生感到好奇,这时告诉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老师相信大家都能自己变出兔子,甚至更多的图形。”接着,介绍七巧板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分小组竞赛,自由组合形成新的图形,可以给作品命名并讲述故事,最后奖励上台展示最多作品的小组成员,赋予他们“最佳创意家”的称号。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提问、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及合理的评价,营造了师生和谐的课堂氛围。

六、趣味性的探究策略

趣味性的探究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小学生最初的学习,他们的思维是感觉和动作的结合,思维伴随动作,主要借助直观化、行动化的直觉行动思维与形象思维,通过图像、几何图形、直观模型等视觉化的图形载体来探究问题。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直觉行动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提取,而且有利于学生建立图形表象、概念及性质的图形知识体系,是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也是学好小学几何知识的保证。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时,笔者知道四年级学生还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开始阶段,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特意设计了“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算一算”等,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直觉行动思维与形象思维活动,既获得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又学会探索知识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并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趣味性教学的策略,如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注重积累活动经驗、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运用以生为本的理念及加强直觉行动思维与形象思维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把枯燥、难懂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露露.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1).

[3] 李 旭.培养学生几何素养要注重积累活动经验[J].教学与管理,2016(11).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第一小学   517000)

猜你喜欢
图形与几何趣味性教学小学数学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路径探究
浅谈趣味性儿童音乐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