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牙周病切牙区美学重建的作用

2019-06-25 02:37:52周亚丽李环宇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5期
关键词:牙槽骨牙周病患牙

周亚丽,李环宇

(无锡拜博口腔医院,江苏 无锡,214000)

牙周病多因口腔卫生不良、细菌(病菌)感染等影响,使得牙周膜、牙龈等支持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致病,为常见口腔疾病,据统计,我国牙周病发生率高达75%~86%[1],且随着生活饮食习惯改变,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患者牙周组织通常遭受破坏,使得患牙发生位移,伸长、 松动,将严重咀嚼、吞咽功能,并影响口唇部正常发育及切牙区美学,损伤患者面容形象,为其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困扰[3]。“红白美学”为口腔疾病治疗理想境界,随着医疗技术提升,对牙周病口腔美学要求也逐渐提高。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不但可有效消除牙周炎症,恢复牙周组织健康,并可纠正牙齿畸形,改善牙周硬组织美学,起到消炎、正畸双重功效[4]。本次我院为探究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实际应用效果,特行此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接收的牙周病患者98例资料,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9例,男23例(46.94%),女26例(53.06%),年龄23~56岁,平均(34.19±5.67)岁,病程11d~17个月,平均(6.92±1.05)个月,病症程度:轻度21例,中度28例;研究组49例,男22例(44.90%),女27例(55.10%),年龄21~57岁,平均(33.71±5.82)岁,病程10d~19个月,平均(6.73±1.18)个月,病症程度:轻度20例,中度29例,对比两组资料(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a.均行牙周X线检测,专科确诊为牙周炎,且牙槽骨为水平性骨破坏(破坏根长<1/3);b.切牙区牙齿发生明显移位、牙间隙增大;c.均存在咀嚼疼痛、牙颌畸形、吞咽困难等症状;d.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a.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或骨代谢障碍疾病者;b.重度牙周感染者;c.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全身感染等其他疾病者;d.妊娠、哺乳期女性;e.存在口腔手术、牙齿正畸史患者。

1.3 方 法

两组均行牙周基础治疗,加强口腔知识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刷牙、使用牙间刷、牙线方式。全面检查患者口腔健康,去除不良修体,对于出现龋齿损坏者可通过常规牙体填充,对于伴有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病症患者需予以根管治疗,随后根据患者病症情况,对于PD超过4mm患者,清洗龈上、龈下菌斑后行超声根面平整术或龈下刮治术治疗,并清除口腔牙结石或局部坏死软组织,清洗牙周袋,并取盐酸米诺四环素胶囊(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011,50mg*10粒)50mg置于深周袋内。对于牙周常规治疗4周后,牙周袋症状仍未明显改善或PD>5mm患者,需予以牙周翻瓣术治疗,并在直视状态下行肉芽组织刮治术治疗,此过程中需保证牙槽骨完整。

研究组在常规牙周治疗4个月后予以正畸治疗,正畸前全面检查患者牙齿位移情况,制定正畸治疗方案,并向患者告知正畸注意事项,提高患者配合度。借助直丝弓矫治技术,以“细丝轻力,微小牙移动”为原则,将托槽粘结靠近牙龈处,做磨牙处理后,粘黏颊面管,取直径0.014mm不锈钢丝将前牙压低,取直径0.012mm镍钛丝重新排列上下牙列,使用是“随行弓”固定未移动牙齿,并通过0.098~0.147N使用持续性轻力按压、重新排列牙列,促进牙间隙闭合。正畸治疗后每3个月到院做口腔卫生维护,检查牙齿矫正恢复情况,并指导患者注意保护口腔卫生健康,每日早晚及三餐前后正确刷牙,正畸矫正结束后通过舌侧固定保持器做永久保持处理。

1.4 观察指标

a.观察记录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牙周探诊深度(PD)及出血指数(BI)。BI采用分级记分法:0分:未见出血、炎症反应;1分:未见明显出血,但牙龈出现炎症反应;2分:牙龈组织呈点状再出血;3分:牙龈发生较大范围出血,并逐渐向边缘扩散;4分:牙龈出血溢出龈沟;5分:严重自发性出血。

b.探查治疗前后龈乳头高度(PH)及邻接点与牙槽骨嵴距离(BC-CP);PH:以相邻两牙最高点为参考基线,测量需评定龈乳头与基线的距离;BC-CP:由唇侧邻接点垂直插入牙周探针,测量邻接点至牙槽骨嵴的距离。

c.观察治疗后两组患牙松动度(TM);I度:患牙向颊舌部松动幅度≤1mm;II度:患牙向颊舌部松动1.0~2.0mm;III度:患牙向颊舌垂直方向或向颊舌松动度>2.0mm。松动率=II度松动率III度松动率。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x ± 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PD、Bl分析

治疗前两组PD、BI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PD、BI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PD、BI水平(x ± s)

2.2 PH、BC-CP分析

两组治疗前,PH、BC-CP均处于较低水平,无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治疗后PH、BC-C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PH、BC-CP水平(x ± s,mm)

2.3 患牙松动情况分析

在患者治疗后12个月内跟踪观察中,研究组患牙松松动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牙松动度[n(%)]

3 讨 论

牙周病为常见进展性、多发性口腔疾病,多由口腔卫生不良、病原菌按微生物感染使得牙周支持组织出现炎症性病变所致[5-6];牙周组织在前牙美学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常牙龈组织龈缘曲线完整,且龈乳头较高,具有良好支撑效果。而牙周炎患者因长期受牙周炎症硬性,对牙周组组织稳定性造成严重破坏,牙龈质地、颜色均发生明显变化,且受不平衡肌张力影响,患牙将出现一定病理性移位症状[7],随着病情恶化发展,口腔菌落不断增多,患者牙周组织长期缺乏支持,极易导致牙齿移、伸长,牙龈乳头高度降低、牙齿间隙增大等牙齿畸形生长;严重者甚至将出现前牙扇形移位,严重影响患者前牙美学,并极易继发咬合创伤,降低患者正常口腔功能[8-9],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恢复牙周组织美学为口腔科治疗牙周炎主要目的之一[10-11]。牙周治疗为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病常见方式,主要是通过清除牙周菌斑、坏死组织,借助药物抑制口腔、牙周炎症反应,以提高口腔清洁程度,改善卫生环境,进而抑制牙槽骨吸收,控制患牙畸形生长,但难以纠正、干预已发生的牙齿畸形情况,提高美观作用并不理想[12]。而牙周-正畸治疗主要是在控制牙周炎症的同时,通过合理正畸治疗,将倾斜、移位、伸长牙齿进行重新排列,以降低患牙菌斑生成、堆积面积,促进患牙与周围邻牙恢复正常连接关系,保证牙周组织健康,提高咀嚼功能,改善美观情况[13-14]。但对于成年牙周炎患者而言,正畸时间通常较长,病症较为严重,且成年人口腔卫生管理习惯较差,饮食结构复杂,加之牙槽骨破坏等影响,将进一步降低牙周支持能力及抵御功能,当患者咀嚼食物时,将大大增加牙周膜应力值,使得牙齿错位,加重牙周病变[15],因此在正畸治疗初期,可适量使用轻微矫治力,降低牙周力量,保证牙周健康。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牙齿炎症反应,以防止龈上菌斑向龈下转移,加重感染程度,影响正畸效果。且牙周-正畸治疗重建切牙区美学效果与患者龈乳头高度有着密切联系。人体相邻两牙接触去中存在龈乳头,多呈锥形状态,相邻牙距缩小,则使得龈乳头越细。而BC-CP则可有效反应龈乳头存在状态,据大量研究显示,当BC-CP<5mm时,龈乳头存在,BC-CP为5~6mm时,龈乳头有50%可能存在;且BC-CP越大,出现龈黑三角概率更高,可通过去除牙齿邻面釉方式,减小龈外简析,减小牙龈黑三角,本研究中BC-CP及PH水平均得到明显提高,表示牙周-正畸治疗可有效缩小牙间隙,提高美学重建效果。且牙周-正畸治疗中牙列附着值将发生降低,影响按牙龈附着功能[16-17],因此,需正确识别牙周易感区域,控制牙周病,保证牙周在正畸治疗中处于静止状态,可有效减小炎症及正畸机械造成的刺激,降低出血指数,并有效避免牙齿过度松动(P<0.05),提升切牙区美学重建效果。

在牙周-正畸实际应用中,由于成人牙周炎患者牙槽骨水平较低,牙龈黑三角数量较多、面积较大,可通过去除牙体组织方式减少黑三角,并需严格控制去釉量,若去釉过多,在极易引起去釉牙齿龋坏,通常去釉量需保证牙冠宽度与长度比值≥0.87;同时,去釉后所得间隙较大,需移动牙齿较长距离才可闭合间隙,因此,对邻牙去釉操作需在正畸治疗后期,即将结束时进行;若实施较早,去釉间隙则易使得医师对正畸矫正间隙分配造成影响,降低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PD、BI水平,降低PH,缩短BC-CP,改善患者口腔功能,并可显著降低患者患牙松动度,促进口腔正常咬合功能、咀嚼功能恢复,显著提升切牙区美学重建效果,提高口颌部美观度,应用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牙槽骨牙周病患牙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动态载荷与静态载荷三维有限元分析法的比较
意向性牙再植治疗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临床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应用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10
恒久性修复体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金属烤瓷桥在慢性牙周病治疗中的探讨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