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

2019-06-24 10:49尕藏杰布
世界家苑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本理念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尕藏杰布

摘要:生本理念是新时代教学背景下新型的教学理念,是指以学生为本来开展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绝对的中心来构建教学体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基于生本理念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知道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教师提起相应的重视。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引言:时代在不断发展,对于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导学生理论知识,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还要求发展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阅读能力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能力之一,基于生本理念知道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有利的影响,本文就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展开了探究。

1 基于生本理念开展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1.1 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引导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体验,主张激发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中进行阅读,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深入地探索学习阅读知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1.2 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与在课堂上进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极大的不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以课外阅读的形式开展的,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基于生本理念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感受阅读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学生的自主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地培养,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

1.3 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四项主要内容,关系着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引导学生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阅读课外阅读作品,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阅读的過程中发展自身的各项基本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现状

2.1 课外阅读不受重视

由于长久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往往过度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导学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课文中的写作方法等,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也只是通过课堂上的阅读训练与讲解课文等方法来进行培养,对于课文阅读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重视起学生的课外阅读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2 学生缺乏阅读兴趣

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的社会,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牢牢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在以前,学生在完成课堂上的学习后,缺乏丰富的娱乐方式,部分学生就会选择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乐趣,而到了现在,互联网中的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对学生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再加上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缺乏清晰的概念,最终导致了学生在课外阅读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3 学生缺乏阅读方法

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时,部分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拥有兴趣,会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但是,由于教师缺乏对课外阅读的足够重视,没有教导给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的方法,学生在阅读时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难以从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收获,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4 学生缺乏阅读作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交流变得越来越便利,电子图书等的出现改变了人们阅读的方式,丰富了人们的阅读种类,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选择的阅读作品种类得到了丰富,学生却缺乏自主筛选的能力,只能够凭借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作品进行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

3 基于生本理念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

3.1 明确学生自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基于生本理念知道学生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首先需要教师明确学生自主,让学生成为课外阅读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等各项基本素质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新知识的接受理解能力有限,在进行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来进行适当地引导,否则很容易出现漫无目的地进行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没有任何收获等情况发生,影响学生自身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课外阅读。例如,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狐假虎威》寓言故事时,在学生阅读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为什么森林里的动物们都害怕狐狸?为什么老虎会相信狐狸的话?老虎应该怎样去做,狐狸的诡计才不会得逞?在这篇寓言故事中,你学到了哪些道理?让学生结合这些问题去进行阅读,带着疑问去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独立思考,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去重点阅读狐狸带着老虎去森林里转,森林里的动物见了狐狸背后的老虎都很害怕的情节与老虎看到狐狸在森林里这么威风,最好也害怕狐狸的情节,结合这些重点情节来做出自己的判断,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从而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收获,加深学生自身对寓言故事的理解,意识到狐假虎威的真正意义,能够防范这样的情况发生,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3.2 进行作品导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也要注意适当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阅读缺乏清晰的概念,没有重视起课外阅读,并且严重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而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自主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若是遇到了学生不感兴趣的阅读内容,学生就很难一直静下心来坚持阅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被其它事物转移注意力,不愿再继续进行课外阅读,只有激发学生对于课外阅读作品的兴趣,学生才能够一直坚持下去课外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对学生进行阅读作品的导读,为课外阅读的作品设置一个有趣的导读,既能够让学生大致了解阅读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阅读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阅读。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童话故事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推荐,进行作品的导读,对学生进行引导,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天,下着大雪,如果在夜晚,你没吃没喝,还要穿着单薄的衣服去外面卖火柴,你会感觉怎么样?今天要推荐的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悲惨的身世,她在寒冷的冬夜里卖火柴,却很少有人买她的火柴,最后,无奈之下,她只能……在导读中为学生设置悬念,用悬念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于《卖火柴的小女孩》强烈的阅读兴趣,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课下主动地搜集这本童话故事,阅读这本童话故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地感受童话中描绘的情境,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3.3 延伸语文课堂,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在引导学生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时,由于课外阅读需要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许多学生都无法完全理解作品的内容,难以通过阅读作品分析出作品中蕴含的道理,从而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着许多名著的节选,这些名著是进行课外阅读的(下转页)

(上接页)优秀阅读素材,若是能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课外阅读的延伸,将这些教材中的课文进行延伸,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故事以及作品,就能够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亡羊补牢》时,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后,尝试着对学生进行引导,《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回答,教师继续对学生进行引导,像《亡羊补牢》这种故事中蕴含着道理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小故事中都蕴含了一个个为人处世的道理,你们要做的,就是通过阅读将这些道理分析出来,整理出来,根据这些道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随后教师为学生推荐几则寓言故事,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地分析寓言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主动规范自身的行为,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

3.4 构建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主动交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便捷,再远的距离,信息也能够在瞬息之间到达,以往在引导学生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时,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在许多时候都需要向教师请教或者与同学交流,影响学生自身的阅读质量,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平臺上及时地就阅读的心得以及疑惑等进行交流,打破学生课外阅读的局限性,从而加深学生对阅读作品的认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可以选择运用QQ、微信等现代使用范围广的通讯软件来构建交流平台,创建讨论群,将班级内的学生拉到群里,同时制订群内的规则,要求学生只能够在群里交流与课外阅读有关的知识,不得交流其它内容,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要及时地艾特教师,让教师来进行引导与解答。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就课外阅读进行交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3.5 营造阅读环境,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许多伴随学生终身的习惯都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阅读习惯也是如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学生,会逐渐习惯进行课外阅读,就算没有教师的引导,这部分学生也会主动地搜集课外阅读的作品,进行作品的阅读,丰富自身的见闻以及积累,作为教师,应当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利用环境来影响学生,逐步地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逐步让学生习惯去阅读,将阅读当作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的一角设立图书角,在图书角中补充图书,供学生在课下自由借阅,为班级增添一分阅读的氛围,还可以在班级内的墙壁上悬挂节选自各个名著中的优秀语句,让班级内充斥着文化气息,在每次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在完成教学后都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课下任务,让学生探索每日指定的课外阅读作品中的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活动,举办“读书大会”“读书推荐座谈会”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最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3.6 教导阅读方法,积累学生阅读知识

一个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时必不可少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既能够在课堂上运用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质量,又能够在课下阅读中运用阅读方法,深入地分析课外阅读的内容,感受阅读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进一步理解阅读方法的运用,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一定要注意教导学生阅读方法。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繁星春水》时,这是两部诗集,主题是歌颂亲情与友情,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教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诗的字里行间去分析,整理诗句所描述的内容,结合内容去感受诗中所创造的意境,同时也要注意分析诗句中的个别字词,分析这些字词在整个诗中起到的作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完成对学生的教导之后,让学生在课外结合阅读作品进行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运用能力,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教导学生注意记录阅读作品中的优秀语句,帮助学生养成记录优秀语句的好习惯,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为学生的作文写作积累下大量的写作素材,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够将生本理念的特点最大化的发挥,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教师,在日常的学习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习惯在课下进行阅读,逐步积累阅读知识,为自身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崔兰英.谈生本理念下的自主发展式阅读教学[J].甘肃教育,2018(04).

[2] 康小朵.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

[3] 丁凤秀.以生为本,亲历语言——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快乐阅读,2015(06).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加茂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生本理念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漫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